「烽火张垣」夜袭怀安城暨怀安城解放(上)

「烽火张垣」夜袭怀安城暨怀安城解放(上)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夜袭怀安城,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夜袭怀安城暨怀安城解放(上)

夜袭怀安城

1945年2月,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和军区召开了各区党委和二级军区干部会议。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在胜利进行1944年攻势作战的基础上,讨论并制定了《1945年扩大解放区方案》。在夏季攻势作战中,平北、察南抗日根据地军民,按照冀察军区的部署,迅速展开了察南战役和平北战役。1945年5月,为策应冀晋区的雁北战役,冀察军区察南支队也开始向集结在察南的日伪军发起攻势作战。

1937年7月13日,日本侵略军轰炸柴沟堡,8月27日县境大部被日军侵占,开始长达8年的统治。9月1日,日军在王家窑制造活埋3名妇女儿童的惨案。1945年5月9日,中共察南十三分区向二十团下达攻打怀安城的命令。经两天准备,5月11日晚部队急行军,于拂晓进至大要子水村隐蔽。

「烽火张垣」夜袭怀安城暨怀安城解放(上)

夜袭怀安城

怀安城位于张家口西南四十多公里京包铁路线以南。东邻宣化、西邻天镇、南邻阳原、北邻万全,是一座方圆八里的砖城。城墙高12米,顶部宽约6米,周长5.5公里,筑有东南西北四门,均有城门楼和瓮城。地势南高北低,玉皇阁为城内制高点。城内有环城路,并有三条公路分别通往柴沟堡、化稍营和天镇,是张家口的重要支撑点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敌兵力配置较强,有日军1个小队约20余人,伪军1个大队,约600余人,下属3个中队和1个警察中队。有2个中队守北门,1个中队守东门,2个小队守西门;日军驻于地藏寺,指挥部设于孔庙,城外设据点10余个。

「烽火张垣」夜袭怀安城暨怀安城解放(上)

夜袭怀安城

5月12日,二十团化装侦察。掌握敌情后,团党委针对敌强我弱及敌后攻城的特点,制定了夜袭怀安城的作战方案。12日晚9时,二十团从大要子水村出发,数小时急行军,夜12时入城外东南小树林里,各连依令进入阵地,割断敌人电话线,攻城准备就绪。(未完)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怀安县志》《张家口地方史》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