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命門

消費級基因檢測原本已經很激烈的市場,也不斷有新的選手加入,據基因谷預計,目前國內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的人數已經超過300萬,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家:

南方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截至去年已經累計檢測超過150萬例,今年預計在110萬檢測量。

截至今年3月末,美因基因共完成了約100萬份基因檢測,其中約44萬份為2017年完成的。而2018年美因基因每月的基因檢測用戶數平均約為20萬,且全部為付費用戶。

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命門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DTC 基因檢測企業23魔方截至今年3月共完成15萬例檢測。

同為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WeGene也在今年1月末宣佈B輪融資時提到,目前公司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個人基因組服務用戶也就剛超過10萬人。

截止目前水母基因已經完成了10萬例以上的基因檢測。

以中國目前的人口基數來計算,300萬並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市場開拓並不盡人意,絕大多數人對消費級基因檢測要麼一無所知,要麼持懷疑態度,行業內也打起了價格戰。

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命門

2017年8月8日,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將全套檢測“祖源+遺傳健康”999元的價格降到了499元。降價前一週,23魔方剛宣佈獲得4000萬元B輪融資。

WeGene也將原本999元的基因檢測產品降至499元。一半價格的壓縮,將消費級基因檢測(Direct-to-Consumer Testing,以下簡稱DTC)的營銷之爭升級到了價格戰。

但基於基因檢測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有很多公司不斷加入DTC 基因檢測行業。

近期亮相的全新品牌“口袋基因”採用了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把市場上全基因組級別的基因檢測拉低到---999元/份。“口袋基因”宣稱是全球第一個1000塊錢以內,基於NGS二代測序技術的個人基因組檢測。這種新型檢測由中科院教授領銜、國際科學家團隊聯合研發,首次將全球權威的《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的標準檢測向大眾開放。它為每個人檢測全基因組中1700萬個遺傳多樣性位點(精度 > 99%,可下載數據進行第三方分析),包括了成長教育、腫瘤疾病、營養藥物、鍛鍊社交等近千項檢測項目。“口袋基因”不論是總體位點數量還是檢測項目數量都遠超目前市場上已有的產品。在每個單項檢測的完整度上,“口袋基因”使用了有嚴格科研證據的所有位點,單個項目使用的SNP位點數甚至多達10萬個(身高預測),專業科研標準與市場上一個項目一個位點或幾個位點的產品形成巨大區隔。

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命門

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基因檢測仍然是一個新鮮事物,以已經做過檢測的300萬人計算,我國當前基因檢測的人口滲透率為0.2%,而美國的滲透率已達3.75%,還具有很大差距,預計五年後接受基因檢測的健康人群將達到千萬,產值近百億。

但是消費級基因檢測還存在兩個命門並未得到有效解決:

一、最核心的命門,就大多數基因檢測結果並未找到服務於健康的核心價值。

二、另外質量堪憂也是一個命門,發表在《自然》子刊《醫學遺傳學》上的一份研究顯示,某基因診斷公司研究人員重新分析了49例DTC的原始數據,並與臨床試驗數據進行比對,結果只有60%的致病突變為真實的,其餘40%為假陽性,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與癌症相關的基因。

質量的問題比較好解決,實驗室軟硬件設施好,質量體系完善,統一質量規範和加強監管,都可以提高檢測質量。

對於消費級基因檢測的核心命門,也有很多公司在嘗試解決,例如將基因檢測與人工智能結合的碳雲智能,圍繞消費者的生命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創建數字生命的生態系統,幫助用戶改良生活習慣並提供定製化、全週期、全維度的,把人體和居住有機結合的健康管理服務。

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知因KnowDNA近期正式對外發布核心戰略產品——未來圖。“未來圖”是一款基於多組學及個體基因數據解讀的個人動態健康管理項目。該項目依託於華大基因多組學高通量測序技術、專業數據庫以及國家基因庫等優勢平臺和機構,通過解讀分析基因數據,對個體健康進行預測和預警,幫助體驗者定製和持續執行個人健康管理方案。

不管是使用PCR還是二代測序,不管是999還是499,都只是表象,只是營銷上的差異和競爭,而非產品本身的競爭。但是更多的參與者,提供更多差異化的產品,對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來說是好事。眾多的參與者中,也許就蘊藏了能夠提供更多具有確定性價值的項目,能夠將基因科技與健康服務完美結合,使基因檢測達到產品本身刺激消費需求的階段。

消費級基因的目標很明確,不是儲存基因數據,而是要利用基因數據刺激健康消費,這還需要基因檢測行業人士的共同努力,打造更多具有剛性需求的產品,讓基因科技切實的為民眾健康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