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努力考上大學的農村孩子,畢業之後過得怎麼樣了?

說車妹

曾經,考上大學時農村孩子跳出苦海的唯一出路,農村老人常教育不愛學習的孩子,再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讓你在家裡打牛腿(幹農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不好受,想進城享福吃商品糧過人上人的日子,你就得給我好好讀書,這是你或者說全家的唯一希望。

話說那時的大學可真不好考呀,從小學到初中需要真槍實彈的拼刺刀,不像現在考個零分也阻擋不了小升初的腳步。從初中到高中,還要先參加預選考試,預選不上的話,連考高中的機會都沒有了,即使上了高中,考大學的希望依舊渺茫。

可能因為不容易吧,所以結果往往很珍貴,一旦考上了大學,就等於土雞變鳳凰了,就可以脫離農村戶口進城吃商品糧了,全家跟著都沾光,那是在農村考上個大學生,一個村的都跟著沾光。

可是,如今的大學好考了,但也不值錢了,找到好工作,就像當初考大學時一樣艱難。有很多大學畢業後的學生,在踏入社會時都感覺無比的迷茫,讀了那麼多年書,還不是和普通的農村青年一樣到處找工作下車間?

比他們多讀了那麼多年書,難倒這書是白唸了?

對於有夢想有追求的學生來講,書自然不會白唸的,某農藥生產企業又在某知名農大招了一批大學生,派到全國各地去實踐鍛鍊,服務市場。也給我派來了一位這樣的學生,當初我從心理上講是拒絕的,因為現在的大學生,即使是農村出身的孩子,很多也是很嬌嫩,根本吃不了農業這碗飯。

沒想到來的是個女孩子,這讓我更加的失望,企業給我派人過來是為我服務市場呢,我可不想他們派來個女菩薩,還得捧著供著。

沒有想到的是,雖然剛踏入市場,但人家通過所學的植保知識,很快就和市場接上了軌,和下面的農資零售店聊起天來,說得也都頭頭是道,對農業技術一點也沒有陌生感,這讓我很有感觸,專業的就是專業的,沒有讀過大學的年輕人可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對工作就那麼遊刃有餘的。

所以,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暫時的迷茫是影響不了什麼的,關於未來,還需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


佰秀農業

我安徽北部農村的,十個月大的時候1988年父親因為犯法被公安抓走判無期徒刑,媽媽帶著我和四歲的姐姐風風雨雨走過17年,其中的艱辛誰能瞭解,2004年我讀高二父親在獄中表現良好被假釋釋放,週末月考結束回家,路上有人說你爸爸回來了,我不信,到家發現我父親抱著叔叔家三歲的弟弟,突然一種莫名的失落~

我跟媽媽姐姐住著爸媽結婚時的三間石頭房,後來長大聽媽媽說:在我小時侯,鄰居端著一碗肉,問我吃不吃,我從來都是扭頭就走,媽媽覺得很欣慰.再大一點,我就開始上學了,家裡很窮,媽媽在水泥廠扛水泥包,一百斤一袋,每個月幾百塊錢,有時候媽媽上夜班,就把我和姐姐鎖在家裡睡覺,有時候夜裡有人敲門,很恐懼,可是在小學三年級之前水泥廠就關門了,家中沒有什麼收入,除了三畝地

這麼多年過去了,回想小時候,家裡窮的一週每天都吃土豆菜,暑假連續三四天都是吃麵條,而且調料只有鹽,因為其他材料要錢,沒錢買,從小我就能吃蔥薑蒜花椒青椒辣椒,因為這些每家小空地都能長出來,我家的小空地種了花椒,石榴,葡萄,櫻桃樹,因為從小我就知道買不起就自己種一顆~

小時候的玩伴選擇99%都在老家務農或工地幹活~感覺讀書有益


ccherer

我和老公就是農村的,因就讀於同一所高中而互相認識。小時候我家裡窮,每當辛苦勞作時父母就會告訴我,要想“鯉魚跳農門 ,”必須好好學習。

我們老家在四川一個很偏遠的鄉下,小學我在村校讀書,其實老師也只有初中水平。後來讀初中到了鎮上,每天上學要走四公里,放學就幫媽媽做各種家務。

為了我和弟弟能讀書,我們每年都要養很多蠶,媽媽用竹架子綁成一層又一層的平臺,這樣,就可以多準備些簸箕養更多的蠶,養蠶是個辛苦活,常常要熬夜。

當養蠶、飼養家禽,賣菜等已無法支撐我們一大家人的生活時,父母開始跟隨大眾外出務工,我和弟弟也成了隨著爺爺奶奶生活的留守兒童。

農忙時,只剩下我們一家老小親自割秧收麥,田土離家較遠,所以每次我都苦不堪言,卻也只能忍著。大人們就會對我們說,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知識才能改變命運!

在我們農村學校,能從鎮上的初中考上縣重點高中的都是極少數,那時縣重點中學重本上線率也不高,能考上大學,讀上本科,都是不得了的事情,誰家要出了一個大學生,都要辦酒慶賀。

也許自己天資愚鈍,最後勉強擠進了一所普通大學,老公考上了一本。等大學讀完,我們兩家都欠了不少外債,更不用說把平房改為樓房。

2004年大學畢業後我們從同學發展為情侶!並且趕上了畢業就失業的時代,我們選擇在省城打拼,剛開始月工資只有一千左右。

最初為節省開支,我們一群同學一起租房。慢慢的有些城裡家庭條件稍好的,通過幾年積累加上父母支助,都陸續買了房子遠離了我們,而我們才還清了外債。

那期間房價很高,同時房地產行業比較吃香,老公經過不斷摸索與堅持,在房地產公司呆了好幾年,做到管理層,終於有了些積累。我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事業單位!有了穩定的收入。

2012年我們在省城貸款買了第一套房。去年,又給父母買了當地的一次性保險,老人收入有了保障,今年我們又在老家城裡買了一套房用於投資。

現在有了孩子,所以打拼永遠不停,現在我們勉強算小康水平,也許我們沒有別人有能力,甚至比不上有些初中同學,因為他們早年外出打工,部分同學成了老闆,但那畢竟是少數人!

另外,我再說說我表弟夫婦。

表弟大學畢業後回家鄉考上了鄉鎮公務員,後來從鄉鎮慢慢的又考到了市上的交通部門,踏實肯幹的他現在已經是部門帶頭人了。

兩年前,表弟結婚也貸款買了房子,妻子也是農村出來的,現在是一名小學教師,她現在也在準備跟隨表弟考公務員。

農村父母對女孩子事業的最高要求就是工作穩定。所以,我們讀大學的女同學中,大部分是回到當地做教師。

當然,也有繼續讀研、讀博的,但是畢竟是少數。不過,人生沒有捷徑,我們也在各自的崗位上逐步積累,有了收穫!

讀了大學後,思維和格局發生了改變,進入社會後更懂得要與時俱進,繼續補充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真正改變命運!

本傑明·富蘭克林就是通過努力改變了貧窮的例子,有了自己的印刷廠後,他沒有停止愛研究的習慣,後來又成為州議會的書記員。

但他每天還是會為享受、學習、創造、娛樂、家庭和社交留出時間,成為現在流行的斜槓人才。

現在的農村父母普遍認為:“條條大路通羅馬,”現在考大學也不分配,就沒有我們當初那麼稀奇!孩子學習成績差選擇務工也同樣有飯吃!

但是,對於想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農村孩子來說,讀大學,確實是通往另一個臺階的捷徑,一個起點!


有書共讀

肯定混的有好有壞。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還是沒有什麼毛病的。(不知道題主為什麼要強調農村的孩子,上大學之後畢業過的怎麼樣?)


1.說說過得還不錯的一個例子吧。我也是農村出來上學的,還未畢業。家裡的堂哥要比我早些年上學,高中升學大學的考試(簡稱高考😂)考了兩次才考上心願的大學,那也只是一個二本學校,經過他的努力拼搏,在學校學習中努力兼職做家教來賺錢養活自己,減少家裡的開銷。

還在學校裡擔任了學生會主席的職位,從而得到很好的鍛鍊。雖然學的專業是金屬材料類的,但是像所有年輕人一樣,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

那年恰巧人人網崛起,在大學生中火熱傳播,他便開始做人人網來吸引全校師生的關注,像現在的微博一樣。

那時候做的還不錯,有好幾千人關注,但是沒賺什麼錢,然後還做了微博。

大學很快畢業了,開始實習找工作了,他的學校還可以,很快就有好幾家公司找他,一家在上海,那時候給工資一個月四千多,還是隻是實習工資,但是他拒絕了,又去青島的一家公司考察,然後還是拒絕了。上邊那兩家工作都是和他專業相關的。

但是他內心的想法是去一線大城市發展,絕對不去小城市,要做就做賺錢的,自己喜歡的。然後選擇了一個在大學中接觸到的行業。

他加入的新媒體運營公司開始做這方面培訓,他也在那裡供職,當時工資才漲到五千多,然後那家公司做到了本行業前三,他因為一些原因跳槽另一家做這個的公司,當然也是新媒體運營的。然後工資翻了一倍,基本是行業規則,跳槽工資翻翻。一萬多一個月,專注於培訓和代運營。還給BAT等一些互聯網公司做培訓去賺錢,記得上次朋友圈發的去中央團委做了一次培訓。

就這樣慢慢的積累經驗和人脈,逐漸改善著自己在北京的生活。

被一家龐大的教育集團老總賞識,挖到了他們的公司,工資也漲到了兩萬五千多,還有年終獎等等。從一開始來北京住的是合租小間,到現在有了一個相同事業的愛人合租的房子,房子變大了一些雖然是租的,也不是一個人了,有了一個相愛的愛人。


就這樣他們正在北漂中慢慢努力,農村來的孩子經過幾年努力也是可以做的很好的,聽他說前幾個月自己賺了三十多萬,離買房的目標越來越近,也剛剛結婚。

2.當然也有混的不行的,那肯定是沒有努力,或者努力的方向不對,希望大家不要放棄,在大學裡好好學習,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行業。專心去做,終有一天大家也會變的很幸福的。


校園攻略

說說我和我老公吧!我們都是農村出來的,是初中同學,大學又在一所學校,武漢的211財經類大學,我們是2012年大學畢業,快畢業時確定戀愛關係。之後他在杭州上班,我到上海讀研,2014年我研究生畢業回到武漢,他也辭去工作回到武漢,我們2016年4月領證,9月辦酒,我現在懷孕8個多月。我老公現在年薪30萬左右,長期各地出差,我年薪12萬左右,工作較為穩定輕鬆,所以懷孕八個月還在上班中。我們在武漢買了一套房,總價100萬.首付20萬,車子還沒有,這周準備去買。總體來說對現狀還是比較滿意的。

說說我們兩個的家庭情況。我老公家裡在山裡,三個小孩,他還有一姐一弟,他十二歲時爸爸車禍去世,三年後繼父到他家裡。繼父是建築工人,弟弟高中沒讀完也到工地打工一直到現在,姐姐初中沒畢業出去打工後來20歲不到就嫁到了重慶,跟家裡基本不聯繫。我去過他山裡的家,破的不能再破的瓦房,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我們買房子之前,我老公幫家裡在縣城買了一套商品房,總價40萬左右,首付13萬多,寫在他弟弟名下,我老公前後一共拿了10萬給家裡。他弟弟今年正月結婚了。我家裡也是農村的,不過比老公家裡情況好一點。我兄妹四個,我是最小的,我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已結婚,哥哥公費到國外讀了博士剛畢業回國。我爸媽很早留到武漢打工做生意謀生,前面在武漢買了一套商品房,首付20多萬。

我們兩個結婚,買房,買車兩邊家裡沒有提供任何經濟支持,而且我老公還一直在反哺家裡,平時也經常給他媽媽錢。我和老公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特別是由於一切都是我們兩個自己創造的,就覺得很有成就感!而且總覺得未來會越來越好!


Ally55


麻溜的蝸牛

我當年就是努力考上大學的農村孩子,我正是通過上大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以到現在我依然非常感激命運,感激自己曾經堅持不懈的努力。

回首往事,距離我離開家鄉已經十幾年了,但往事歷歷在目,那是一個偏遠的小縣城,而我家還在農村,當年和我一起從農村小學畢業到城裡上學的有八十多個人,可是沒等上完初中就只剩下一半了,因為實在太苦了,學校離我家五公里,每天早晨七點上課,我們六點就要從家裡出發,走一個小時的路才能到學校,因為離的太遠,中午又不能回家吃飯,只能吃點幹饅頭,晚上八點放學,走回家都九點多了,真正每天都是披星戴月,有的時候鞋不舒服,腳上都會磨出血泡,走路鑽心地疼。

就這樣,每天十公里,我整整走了六年,期間走過的路比紅軍長征還長,我身邊的小夥伴也越來越少,最後和我一起走出家鄉,走進大學的只有我和另外一個男生。

然後就是四年的大學生活,在那四年裡我的學費是助學貸款,生活費是我自己打工賺來的,中午其他同學都睡覺了,我出去發傳單,下午上課累得睡倒在課桌上,哪怕如此我也沒有掛過一門課,大學畢業的時候順利找到了工作,在那之前我們村裡的人動不動就給我媽說,農村的大學生又沒背景,上了大學也找不到工作,我媽曾經為此充滿了憂慮。

在我工作的第一年,我就攢夠了大學貸的助學貸款,我把那錢放在我爸爸手裡時,我爸爸由衷地說了句,還是上大學好啊,要不然一個女孩子怎麼掙得了那麼多錢呢?

再然後就是我跟我的男友結婚,他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我們結婚的時候沒買房子,就住在單位十幾平方的筒子樓裡,我的同事對此頗為不理解,問我幹嘛不找個有房子的,我條件又不差,是啊,不是我找不到有房子的,只是我愛的人那時還沒房子,但我相信靠我們自己買個房子不成問題,房子遲早會有,但愛情不是。

到今天我畢業快十年了,我們有了房子,甚至打算買第二套房子,精神也富足,我除了工作時常在網上寫寫我曾經的故事,那些我以為平淡無奇的故事卻吸引了無數的人,也因為此我甚至可以靠寫字為生,而這一切全都是上大學帶給我的,所以我感謝那些過往的歲月,那個努力奔跑的自己,還有那些在我奔跑的道路上幫助過我的人,謝謝你們。


陳蘭香老師

要說當今社會最慘的一代人,非90後大學生莫屬,尤以90後農村大學生為甚。為什麼90後大學生最慘呢,有以下三條理由:

一:高房價。高房價現在簡直成為整個社會剛需者的痛,而當今社會,90後年齡在18到27歲之間,是成家的正當年。現如今,買房已經成為標配,這一代人要承受高房價之苦。70,80後房子買的早,如今早已獲益頗豐,90後面臨巨大壓力,農村大學生家底不裕,更加痛苦。

二:低工資。現在社會是什麼都漲,工資不漲,或者說沒有物價房價漲得快。大學生,剛步入社會,工資在兩三千,三四千居多。而此時,沒有讀大學的,進廠打工的,自主創業的,學門技術的,甚至幹服務員的,都比大學生工資高。你說尷尬不尷尬。70後,80後大學生面臨的問題則好多了吧。

三:對象難找。男女比例失調,從80年代開始的計劃生育,到了90後這一代是最嚴的,也是比例失調最大的。同時,在80後出現的男女比例失調問題,由於80後可以通過年齡差消除,90後面臨的性別失調比是更大的。

以上幾個問題,不是無痛呻吟,而是當今90後大學生,特別是農村大學生的真實寫照。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苦,但是,拿這三個問題和80後比,他們面臨的情況可能就要好多了,80後苦在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吃不好,穿不好,但是當他們成年了,面臨的社會背景相比90後這一代還是不錯的。00後還未面世不好預測,但是放開二胎性價比會有改善,房價到時也差不多到頭了,人口減少,房子也多了。

90後真是步入社會最慘的一代,除了抱怨,接受事實,只能好好努力,憑藉自身,去化解遇到的時代難題咯。

文:時代為農


時代為農

1)無論是本科畢業生還是碩士畢業生,

高家庭收入、父親為管理或專業技術人員出身的畢業生從事行政或企業管理工作的相對比例更高,而低家庭收入、父親為農民或農民工出身的畢業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相對比例更高。但是從事專業技術性工作不利於擺脫家庭背景束縛,實現向上流動的重要途徑。

2)數據表明,同樣從事行政或企業管理工作,低家庭收入出身的本科畢業生和碩士畢業生的起薪分別只佔高家庭收入出身畢業生的53.8%和67.8%;父母為農民或農民工出身的本科畢業生和碩士畢業生的起薪分別佔父親為管理或專業技術人員出身畢業生的69.6%和75.8%。另一個吸納畢業生數量較多的職業類型——專業技術工作亦是如此。因此,與本科畢業生一樣,碩士畢業生同樣面臨著基於家庭背景的勞動力市場“歧視”。

3)低家庭收入、農民或農民工家庭出身的學生在理學或工學專業的相對比例更高,而高家庭收入、父親職業為管理或專業技術人員出身的學生在經濟學或管理學專業領域的相對比例更高,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碩士生都是如此。


卓越同行網

小姨子對象,清華碩士,老家安徽農村,現在國務院新聞辦做行政工作,工資不高,年薪10萬左右。倆人還沒在北京買房,壓力也挺大。但是通過自己的奮鬥將要實現夢想了。

我小姨子的堂弟,就是它姑姑家的孩子,北京理工大學碩士,現從事傳媒工作,外企,2016年在北京四環買了套房子,60平,首付150萬,去年掙了60萬。

說說我本人,濟南普通二本畢業,現在定居濟南,買房買車,娶妻生子,年薪10萬左右,但是一分錢也剩不下,抗風險能力很差。

以上就是我身邊的農村出來的上過大學的孩子的狀況。我看的很透,用功學習過得,一般混的都不差,學習那麼難都行,工作也不會差。我是混的最差的。學習不行,工作也不行。

其實我身邊很多沒上過大學的農村孩子,提早步入社會,很多都是自己做生意,未必掙得有我們上班族多。我樓下的鄰居,夫妻倆做門窗生意,一年純利10萬左右,夫妻很知足,也很幸福。詐一聽不少,但是兩個人啊,不交五險一金啊。我身邊沒上過大學的混的最好的,初中畢業,做鋼筋發財了,後來做地產,也很好。

人啊,怎麼樣都能過一輩子。看你如何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