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退守臺灣,竟不是蔣介石後悔30年的事

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兵敗臺灣是蔣介石後悔的事,卻不是他最後悔的事,這件事讓他足足後悔了30年,直到死去才忘記。

沒想到|退守臺灣,竟不是蔣介石後悔30年的事


蒙古國,俗稱外蒙古,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北、俄羅斯聯邦以南,是一個地處亞洲的內陸國家,蒙古國國土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里。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7世紀末,被納入清朝統治範圍。

從地理位置看,外蒙古毗鄰沙俄的西伯利亞地區。對領土充滿濃厚興趣的沙俄,對外蒙古這片廣袤的土地垂涎已久。只不過,當時的中國實力比較強大,他們只能吞著口水,默默地看著,等待機會。

沒想到|退守臺灣,竟不是蔣介石後悔30年的事


機會來臨!

隨著“九一八事變”的槍聲響起,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場避免了國家的滅亡和民族的災難的十四年抗戰。起隨著戰線的拉長,日本在戰場上愈發的難以‘得心應手’,當抗日戰爭陷入膠著狀態時,蘇聯突然答應蔣介石出兵東北,攻打日本關東軍的要求。

沒想到|退守臺灣,竟不是蔣介石後悔30年的事

天下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有免費的陷阱。對於斯大林來說,要他出兵,很簡單,只要:蔣介石承認外蒙古獨立的狀態。

​蔣介石自然不能將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拱手讓人,要知道喪權辱國的滿清政府前前後後割讓的領土也不過100多萬而已,他又如何能做第二個李鴻章呢?!

沒想到|退守臺灣,竟不是蔣介石後悔30年的事

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在丘吉爾和羅斯福的“撮合”下,1945年8月14日,時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的王世傑與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其附件。

​蔣介石一生自負,極少服輸,更別說公開作檢討。可在1953年召開的一次國民黨中央會議上,蔣介石罕見地向各位國民黨中央委員進行“檢討”。

沒想到|退守臺灣,竟不是蔣介石後悔30年的事

蔣介石說:“承認外蒙古獨立的決策,雖然是中央正式通過一致贊成的,但我本人仍願負其全責。這是我個人的決策,是我的責任,亦是我的罪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