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哀鴻遍野,中國實體店領先歐美10年!

曾幾何時,網上做生意是國內最賺錢的行業,沒有房租甚至不用交稅就能在網上賣貨,把實體店積壓得沒有一點生存空間。然而最近一份數據顯示,90%的電商賣家是賺不到錢的,而且1年關閉的數量達到了驚人的480萬家!



電商哀鴻遍野,中國實體店領先歐美10年!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原因並不複雜,當初電商賣家數量少,競爭也少,只要省去中間的經銷商成本,消費者就能買到實惠的商品,賣家也能獲取大量的訂單,薄利多銷,大家都開心。但是隨著賣家越來越多,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電商哀鴻遍野,中國實體店領先歐美10年!

隨著網店數量供大於求,網店的內部競爭就開始失控。根據數據顯示,一家網店要獲取一個新客人,普遍成本在148元左右,網店在付費推廣付出的費用佔了銷售總額的60%以上,這還沒有扣去成本等等。網店之間的競爭更為慘烈,為了生存下來,只能相互降價,你賣20我只要9塊9就包郵,產品品質也越來越次,賣假貨的商家越來越多。

電商哀鴻遍野,中國實體店領先歐美10年!

那麼電商現在哀鴻遍野,實體店就有機會了嗎?也不一定,實際上,電商內部的惡性競爭告訴我們成功的永遠是少數。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電商越來越不好做了。這話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網店有流量成本,實體店有房租成本,靠賺差價、經營落後的實體店,遲早會滅亡。

電商哀鴻遍野,中國實體店領先歐美10年!

那麼什麼樣的實體店才有機會生存下去呢?,馬雲告訴我們了,新零售。過去的一年多來,阿里的盒馬鮮生、永輝的超級物種、步步高的鮮食演義、美團的掌魚生鮮開遍了全國,這些巨頭全部都把目光盯緊了線下、盯緊了實體店。

電商哀鴻遍野,中國實體店領先歐美10年!

電商哀鴻遍野,中國實體店領先歐美10年!

當然,僅靠商家自己是無法完成新零售轉型的,更多是藉助新零售服務商的技術和產品。比如過去商家自己就能送外賣,但是訂單數少、配送效率低,導致外賣無法大規模運營,而美團和餓了麼就運用高效率的配送體系解決了這個問題。

電商哀鴻遍野,中國實體店領先歐美10年!

再比如商戶過去也用會員卡留存顧客信息,但是轉化效率低、而且不能主動營銷,掌貝就用門店全流程的會員體系,讓到店顧客都轉化成粉絲或者會員,根據消費情況推送對應的優惠,吸引顧客再次消費。

電商哀鴻遍野,中國實體店領先歐美10年!

移動支付、物流配送、智能營銷,中國實體經營都處於世界領先。由電商演化而來的“新零售”理念也處於全球前列。目前來看,雖然中國實體零售的創新力度、市場容量以及未來增長空間方面來看,潛力巨大。

電商哀鴻遍野,中國實體店領先歐美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