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銷售榜首到200億“賣身”,這個國產汽車品牌也沒落了!

奇瑞可能真的要"賣身"了!雖說近年來一直有"奇瑞要整體打包"出售的傳聞,不過一直沒有真正的動向,很多人也不太相信,這個九年來一直蟬聯中國自主品牌銷售榜榜首的"奇瑞汽車",需要把自己賣掉!

從銷售榜首到200億“賣身”,這個國產汽車品牌也沒落了!

根據相關消息,5月29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會上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全票通過了奇瑞汽車股份轉讓的決議。具體內容是奇瑞將以不低於200億現金注入的方式,吸引外來投資者以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車。

聲勢浩大的接盤者名單中,有兩位一直對汽車行業虎視眈眈,它們就是寶能和五糧液。

從銷售榜首到200億“賣身”,這個國產汽車品牌也沒落了!

1997年1月8日,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它起源於蕪湖市政府的汽車項目,從村辦企業起家,本來希望和一汽合作但沒有成功,後來從福特處獲得一條發動機生產線,才發展為零部件工業公司,再到後來的汽車生產廠商。

從1999年第一輛奇瑞汽車誕生到2007年的一百萬輛,奇瑞汽車一路走來也算是風光無限。僅僅八年就成為了中國自主品牌的第一把交椅。但從2017年開始,奇瑞就陷入了虧損的狀態,營業收入294.7億元,同比下滑10.59%,而今年第一季度,還在持續虧損。甚至連現金流都驟減至負31.22億元。

從銷售榜首到200億“賣身”,這個國產汽車品牌也沒落了!

資金緊張的奇瑞也曾想過借殼上市,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成功。

奇瑞連續幾年的銷售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品牌擴張嚴重,說起奇瑞大部分人的記憶還在奇瑞QQ上,雖然這款車只是低端產品,但是卻一直深入人心。2008年,奇瑞竟然一下推出了29款車型,也包括了令人詬病的奇瑞五娃,幾乎和奇瑞QQ一摸一樣,完全在蹭奧運熱度。

甚至奇瑞還出現過100款車型混戰,品牌內價位車型都很雷同,弱化了品牌形象又造成了車型之間競爭。

從銷售榜首到200億“賣身”,這個國產汽車品牌也沒落了!

而且奇瑞方面人事變動頻繁,經常性的更換營銷經理,導致營銷策略無法延續、品牌定位不明確,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期。然而,最重要的是奇瑞的質量問題,同一款車型就有很多投訴,甚至有"奇瑞奇瑞,修車排隊"的說法。

奇瑞的轉型之路實屬艱難,產品力度不夠,又不斷擴張品牌,進軍高端市場又屢屢受挫,再面對低端市場時,又發現性價比、質量不夠過關。這次懸崖勒馬的奇瑞,轉向了資本引入,未嘗不是個好辦法。

從銷售榜首到200億“賣身”,這個國產汽車品牌也沒落了!

根據相關消息顯示,目前已經有6家意向入股方已經進入到了談判階段。

寶能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以保險、物流起家,進軍地產領域失敗後,如今轉向資本一致看好的汽車領域。

去年寶能汽車有限公司註冊後,收購了觀致51%的股份,而觀致就是奇瑞旗下的品牌。所以寶能會不會一股作氣繼續收購奇瑞呢?與其他造車品牌不同,寶能沒有概念產品也沒有生產資質,倒是有不少地皮用於佈局新能源生產基地。如果加上奇瑞的股權,造車將名正言順。

從銷售榜首到200億“賣身”,這個國產汽車品牌也沒落了!

另一位買家就是五糧液了,17年時,奇瑞旗下獨資子公司凱翼汽車,變更為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為第三方持股,其實質為五糧液旗下全資子公司。

從銷售榜首到200億“賣身”,這個國產汽車品牌也沒落了!

五糧液一直希望能進軍汽車行業,並與該領域屢次"交鋒"。作為五糧液所在地宜賓市當然也會大力支持這一項目。

奇瑞汽車恰逢銷售下降、虧損爆發的初級階段,200億吸引投資者,無疑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最後祝奇瑞汽車能早日重回銷售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