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解《論語》枉讀書!來對照下您枉了嗎?

錯解《論語》枉讀書!來對照下您枉了嗎?

孔子先師

拋磚引玉,今天講《論語》里仁篇的一句話“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為什麼要說這段話呢?我們知道一般都是嚴父慈母嘛,父親通常比較嚴厲一些。所以,像孩子的話,在父親面前,還是比較規矩的,不怎麼敢亂來。可是如果父親不在了,孩子會怎麼樣?不用三天即刻迴歸本性,想幹嘛就幹嘛,自由啊,再也沒人管自己了。於是,之前不敢做的事情,現在可以做了,盡情的做了。這樣的子女,孔子認為不是好孩子,不是好現象,所以才講了“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錯解《論語》枉讀書!來對照下您枉了嗎?

論語

我沒見過有“父之道”是像我這麼解釋的,都變成父親的理想啊,職業啊,父親自己的行為規範啊,亂七八糟的狗屁不通。“父之道”說的是父親在世時,這個孩子的言行舉止包括起心動念。

還有這個“志”也理解的亂七八糟,其實很簡單啊,志就是想法和表現。我們比如,有個孩子喜歡賭博,父親約束著,這孩子介於父親的嚴厲,只是收斂不敢過於放肆,思想上並不明理,透出一股被逼迫的感覺,不屑的眼神,偷偷的也還跑去賭。這種情況,也是“志”,也是倔。孔子也認為不是好孩子啊,可不僅僅是要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哦。

“可謂孝矣”,解釋成孝道的話,雖然說也有那麼點意思,不過有點生硬含糊了。真正意思,是講:就是好孩子啦,好子女啦。

錯解《論語》枉讀書!來對照下您枉了嗎?

孔子講學

整句話正確的理解應該是這樣:一個人是不是一個好的子女?要看父親在的時候,是不是聽父親的話,會不會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會不會叛逆?會的話,就不是好子女了;當父親不在的時候,他的行為舉止是不是一下子就變樣了,沒人管了想幹嘛就幹嘛了?會的話,也不是好的子女。如果一個人可以有三年的時間,說話做事,和父親在的時候一樣不亂來一樣有分寸,那麼這個人就算一個非常合格的好子女了。

關於怎麼去正確解讀經典《論語》,其實不光要看原文,而且要結合實際來認識。如若不然的話,縱然學富無車,給你一個清華教授的帽子,也一無是處。【悄悄說個秘密,本人小學學歷而已,也就是個民間的小小算命先生而已,可是我就能這樣去認識,而您,有木有?】

錯解《論語》枉讀書!來對照下您枉了嗎?

論語導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