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電商這一年: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二手車電商這一年: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臨近歲末,關於二手車電商的討論熱烈了起來,各種模式的優劣得失又被翻出來激辯。

首先是因為蛋糕實在誘人。2016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將接近1000萬輛。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測,2020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將達2920萬。這意味著今後四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超過30%。以每輛二手車均價6萬元計算,2020年的交易總金額將達2.34萬億元。

其次是人們普遍認為二手車難做、更難賺錢,但B2B、C2C、B2C、C2B等模式的信徒一直進行著“不見棺材不落淚”的探索,近年來資本“下注”亦超過百億美元。

時至2016年末,各家已圖窮匕見,預計2017年將見分曉。屆時,X平臺與Y平臺合併、Z平臺大規模裁員將不再是“傳聞”。

今年12月初,號稱“二手車C2C鼻祖”的Beepi公司被傳“關停加州以外業務”、“僅剩80餘位員工”、“將與fair.com合併”。這家公司曾入選《福布斯》“硅谷最熱門的50家初創公司”,創立一年多估值就達20億美元,成為眾多中國C2C平臺的榜樣。它的隕落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二手車C2C交易模式的反思。

二手車交易“去中介幻想”

2016年,二手車電商領域的最大看點是對“去中介”的探索。

多數情況下,二手車交易雙方都是自然人,C2C是最自然的模式。“線下C2C”是最原始的二手車交易模式,即下圖中的模式①。

據估算,C2C模式在中國二手車交易中的佔比約為20%。在美國亦有15%,親朋故舊、同事、鄰居之間轉讓舊車圖的是方便、快捷,這些場景下,C2C是不二之選。

但C1(賣方)與C2(買方)的交易需求在款型、時間、空間方面往往難以匹配,中介應運而生。此為交易模式②,本質上是C2B2C(許多時候,B1、B2可以合二為一):

C1(私家車主)-B1(經銷商/4S店)-B2(經銷商/零售商)-C2(私家買家)

二手車電商這一年: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在4S店介入的情況下,買賣雙方的風險比較小,儘管價格不那麼誘人。

不幸的是,4S店以外的經銷商良莠不齊、還摻雜了大量個體車販。車販低買高賣,不擇手段賺差價,公眾形象基本上等同於“潑皮”、“騙子”,對二手車中介的厭憎即由此而來。

電商的興起為二手車交易帶來“便捷、高效、透明”的行業前景,人們相信互聯網將促進整個產業鏈的升級改造。

瓜子二手車、人人車、好車無憂是為買賣雙方提供各種便利的互聯網平臺,相當於線上汽車交易市場。由於不受場地限制,平臺可以展示的二手車及買賣意向理論上沒有上限。假如全中國有1億輛私家車想賣,互聯網平臺也能輕鬆展示,並且檢索起來極為方便。此為交易模式③,即“互聯網C2C模式”。

線上汽車交易平臺匹配供需方面的效率大幅提高,成本直線下降,這些都是線下汽車交易市場根本無法比擬的。“互聯網C2C模式”在中外都曾被創業者、投資者看好,消費者亦為“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而怦然心動。

在C2C模式下,平臺的主要工作是吸引流量,然後探索各種變現方式。這是互聯網人最擅長的套路,上手快、見效快、再融資快,因而此類項目深受部分投資人青睞。

創辦於2014年4月的美國公司Beepi,號稱“二手車C2C鼻祖”。打造了“上門提車/檢測+線上成交+送車上門”的二手車交易閉環。上線僅一年左右就通過多輪融資募集到1.5億美元,估值達20億美元。

中國二手車電商投資熱始於2015年,2016年雖然只有兩宗但融資額卻創出新高:9月,人人車D輪融了1.5億美元;一週後,瓜子二手車A輪融資2.5億美元。

美國二手車C2C明星“曇花一現”

但C2C二手車鼻祖風光不到兩年就“走下神壇”:2016年初的C輪融資,僅獲7000萬美元,不及原計劃的四分之一,估值也從20億美元縮水至5億美元;2016年末,又傳出Beepi被收購及裁員的消息。

Beepi的曇花一現或許說明美國人頭腦開始清醒了。

美國二手車市場高度發達,從1990年起交易量保持在4000萬至4500萬之間,為新車銷售量的三倍。空間如此之大,Beepi業績卻增長乏力,2015年上半年僅成交6000臺。Beepi的實踐說明,C2C模式效率低、車源少、匹配難。

此外,還應看到中國二手車電商的外部環境比Beepi差一大截:美國二手車市場早已度過蠻荒、步入成熟,車輛認證體系的權威性得到買賣雙方認可,個人徵信體系完善。

在中國,私家車主賣二手車屬“超級低頻”行為,社會徵集體系又沒有覆蓋到這個領域。賣家做的是是“一錘子買賣”,想的是“下次賣車得猴年馬月了,這次儘可能多賣!車有什麼毛病、出過什麼事故,你查不出來,我憑什麼告訴你。” 即使被當場揭穿,C2C平臺最多將其驅逐。

可以說,在中國購買二手車的專業性不亞於“朝奉”(典當師)。如果廚師看看化驗報告就給病人開藥,當醫生也太容易了。沒有完整的認證、徵信體系,普通消費者看看XXX項檢測指標,就能放心購車了?

再者,互聯網C2C平臺求的是交易量和總金額,面向的是VC,能照章辦事做好那200多項檢測,不誤導消費者就算良心企業了,不能指望平臺像自己家買車那樣認真。出現任何問題,讓買家直接與賣家交涉,平臺只是信息中介。

事實上,剛剛上路的中國二手車C2C平臺已經顯露了這樣的苗頭。例如2016年10月,重慶的雷先生花20萬元通過“人人車”購買了一輛二手現代格銳,工作人員聲稱該車已通過了249項專業檢查,綜合車況優秀。然而在辦理過戶時,雷先生被車管所告知車輛為事故車。業內人士認為,“所謂上百道檢測程序,大多數檢測都是走過場。”

不過,聰明的中國創業者不會象Beepi那樣眼看業績增長乏力還死守C2C原教旨。他們會或明或暗地與“車販”合作。2016年5月,就有媒體懷疑人人車正“異變”為B2C並有可能進一步變異為C2B2C模式。

臨近年末,宣稱“2016年內覆蓋300個城市,2017年覆蓋1000個城市”的人人車,覆蓋城市卻從2015年的95個減少到65個。

2017年,在估值壓力下,變異、刷單等現象可能會愈演愈烈。

“好中介”與“壞中介”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是全人類的夢想,中間商除外。

但是,想徹底消滅中間商只能回到小農經濟時代。商業社會離不開中間商,餐桌與農民地頭之間,蘋果用戶與富士康工人之間必有中間環節。

應當討論的不是中間商的存廢,而是它們的職責及費率。盡職盡責、收費合理的是好中介,反之就是壞中介。

例如,二手房買賣需要中介,但費率不應過高。有註冊公司經歷的人都知道,中介帶客戶“跑”完全套手續,包括銀行開戶、落實註冊地、安排兼職會計,最終收費不過幾千元。而鏈家等中介公司卻按總房款的2.7%取費,成交一套500萬的收13.5萬,1000萬的收27萬!提供了什麼服務,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憑什麼比幫人註冊公司高一百倍,動輒收取幾十萬中介費?

實際上,鏈家是將通過門店獲客的成本轉嫁給了房奴。遍佈全市、數以千計的門店,時刻出現在買家、賣家、房東、房客身邊。進去看一眼不要緊,守株待兔的中介會千方百計把進店者變成顧客。如此高質量、高轉化率的“流量”被鏈家們的線下門店“截流”,聯網公司只能望洋興嘆,即便在網上達成意向,買家總要到現場看房,鏈家們就有機會以門店為據點“截胡”。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數千門店、數萬中介人員的費用還是由房奴承擔。

2016年6月,廣佈門店的“鏈家”、“我愛我家”在北京簽約數達到1.1萬套,而房天下(費率0.5%)、愛屋吉屋(費率1%)合計僅有761套。

中介有好壞之分:壟斷資源、阻斷信息甚至威脅利誘、強買強賣的中介是壞中介,最明顯的特徵是收費畸高。二手房市場“壞中介”打敗“好中介”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典型。

二手車交易曾是“壞中介”氾濫的領域,因而“去中介化”口號非常容易深入人心。

去中介不如規範中介

與消費者相比,整天和車打交道的二手車商則精明得多,不需200多項檢測,只需看一看、聽一聽、開上車跑一圈。車商收車的專業水準遠超消費者,“打眼”的概率不高於“朝奉”。至少在收車環節,有必要讓自負盈虧的車商來把質量關。

中介“作惡”怎麼辦?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理念:好的制度使壞人變好,壞的制度使好人變壞。互聯網平臺與其高喊“去中介”不如規範中介、服務中介,把“壞中介”變成“好中介”。

二手車電商平臺相當於垂直的天貓,車商玩的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重複博弈”。在模式②中褐色的B是在線下處於無序狀態的車商,市場的管理者連有多車商都說不清。因為在許多情況下,車販子根本不進汽車市場的大門(去北京花鄉二手車市場大門外看看就知道了)。

模式④中藍色的車商是被互聯網技術服務並管理、制約著的群體。賣家的成交紀錄、信用等級、用戶點評都一目瞭然,差評多了會被降級直至逐出平臺。

二手車電商這一年: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打著“去中介”的旗號去搶車商飯碗其實有幾分幼稚。與車商合作,互聯網平臺的任務從“尋找車源”變成“整合車商”、“管理車商”,可以揚長避短。在這方面,為車商服務起家的易車網經驗最為豐富(易車起家的業務是為車商提供管理軟件及線上推廣)。

得車源者得天下

中國二手車交易量增長確定無疑,1000萬輛、2000萬輛、3000萬輛大關將在5年內依次跨過。但這不意味著缺乏行業經驗的互聯網公司砸錢就可以吃到蛋糕。

得源車源者得天下,而車源又是高度碎片化的。互聯網公司擅長聚攏碎片化的注意力,到了線下連收集空啤酒瓶都沒有優勢可言,更何況需要專業知識的二手汽車。

目前來看,高效、可靠的車源有兩個:

第一,C2B競拍平臺已經成為線上/線下車商獲取車源的重要途徑, 如開新、車置寶、車易拍等等。

第二,以4S店為代表的汽車經銷商。經銷商是汽車電商怎麼也繞不過去的存在,新車不能,二手車也不能。多數賣家都有買新車的需求,看新車時自然會尋問置換事項。多數經銷商已經與C2B競拍平臺建立了合作關係。車輛檢測在門店完成,車主甚至可以在店內實時觀看競拍進程。

除了以上兩個渠道,與整車廠商合作不僅可盡享4S店資源,還能“傍大牌”。比如2016年“雙十二”,易車二手車聯手奧迪、奔馳、大眾、路虎等推出“品牌認證車”,由生產廠家負責本品牌二手車的檢測。

2B的汽車電商必須有全方位的實力才能與車源渠道保持友好合作,如線上獲客能力、金融服務能力等等,否則人家憑什麼把車源給你?

從可靠渠道獲得保質、保量的車源,二手車由“非標”變為“有標”,互聯網公司“用武之地”大增,主要方向有兩個:

1)B2B

中國地域遼闊,經濟發展水平及環保排放標準不統一,二手車跨地區交易佔相當大的份額。一線城市、廣東等沿海省份為主要的二手車流出地。2016年初,國務院為促進二手車交易提出“國八條”,要求解除二手車的遷徙限制。

單一車商不見得同時擁有在廣東收車、在吉林賣車的能力,B1(收購商)與B2(銷售商)之間就有了交易需求。

二手車電商平臺可以為B2B交易提供便利及相關服務(特別是信貸、融資),雖然費率低,但成交量大、風險低。

以交易規模而論 ,B2B是當前二手電商的主流。其中,車易拍、優信拍的份額合計超過整個二手車電商的六成。

但在B2B模式下,互聯網公司很容易淪為“管道”,無法發揮獲客、引流方面的優勢,也分不到多少“湯”喝,所獲佣金甚至不能覆蓋成本。

今年6月車易拍宣佈裁員。創始人楊雪劍坦言,去年盲目擴張投入過大,只好選擇關閉部分分店。

2)B2C

至此,二手車交易到了鏈條的末端,但仍然有許多“門道”,互聯網公司最有機會爭一杯羹。易車二手車的業務重點主要分佈在這個階段。

首先是“增信”,免除消費者後顧之憂。如承諾所售二手車“非事故”、“非涉水”、“非問題車”並提供延保等保障措施。易車二手車聯合300家經銷商推出的“保障車”就屬於增信措施。

其次是確定合理的價格。消費者對車的質量放心後就要關心價格了,汽車電商最好採取與“獨立第三方”合作方式來確定價格,原因有二:

第一,估值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地方性,廣州的估值專家到哈爾濱恐怕難以讓人信服,而互聯網公司無力在全國自建有數百家“分號”的估值系統;

第二,由第三方機構估值顯得專業、公正,更容易取信於買家。

目前比較知名的二手車估值機構有精真估、公平價、車300等。

除了估值,還有信貸、保險、送車、售後……互聯網公司獲得利潤的機會就在這裡了。

不要想速成,不能吃獨食

基於近一年中外二手車電商的探索,可以初步得到三點結論:

第一,二手車交易涉及的“利益鏈條”太長,以C2C模式“吃十節甘蔗”行不通。Beepi受挫是個警示,外部環境遠不如美國的中國二手車電商遇到的困難會更大;

第二,二手車交易涉及的“利益鏈條”太複雜,並非外行砸錢就可以在短時間撬動,需要專業、專注的互聯網公司“深耕”,不要想速成(快速做大規模、快速融資、快速拉昇估值);

第三,二手車交易的蛋糕很大,但是從車源分佈之分散、交易流程之複雜、周邊之豐富等方面來看,不是一兩家可以“獨吞”的。互聯網公司做二手車,不要總想著把誰“去”了,要以開放心態,與眾多合作伙伴穩健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