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憑技術壯大聯想,後因無聊之爭被驅逐,如果有他華為或難超聯想

提及聯想集團,很多人都會想到柳傳志、楊元慶等高層領導人,甭管好壞。但其實,還有一個人對聯想早期建設發展立下了不可埋沒的功勞,他就是倪光南,中科院計算所公司(聯想集團前身)和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毫不誇張地講,如果沒有倪光南在國產技術上的自主創新,聯想很難成就過去擁有過的輝煌地位。那麼,曾作出如此巨大貢獻的倪光南為何會和聯想分道揚鑣,甚至是徹底斷絕來往呢?這其中還存在一段和華為有關的值得回味的故事。

曾憑技術壯大聯想,後因無聊之爭被驅逐,如果有他華為或難超聯想

打小篤定強國志向,為“中國芯”立下豐功偉績

倪光南出生在日本侵略中國下的1939年,那個年代是國家被欺負、人民歷經無數苦難的時候,也是從那時起,倪光南的內心便深刻認識到,只有國家富強起來才能不被他人肆意踐踏。所以,1956年他考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無線電系,並在後來以5年全5分的優異成績讀完全部課程,畢業論文裡談到了當時比較前沿的數字技術。

畢業後倪光南被分配到中國第一個計算機領域研究所中科院,從那時起,他的一生便徹底與計算機、信息產業、科技強國等緊密聯繫在一起。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工作中,倪光南參與研製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首創漢字輸入法中的應用聯想功能,放棄了高薪留任加拿大工作,毅然回國研製出完整的漢字微機。

曾憑技術壯大聯想,後因無聊之爭被驅逐,如果有他華為或難超聯想

之後,倪光南為了響應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口號,以“科學家”的身份下海,出任中科院創辦的計算所公司(聯想集團前身)總工程師,後改為聯想集團公司,他擔任公司董事兼總工。而正是這一“科學家”的身份品質,徹底了斷了倪光南想把全部生命和技術都貢獻給聯想的理想。

倪光南:被極其恭敬的請進聯想,卻被粗暴無情的趕了出去

事實證明,聯想擁有倪光南是完全正確的。在他的領導下,聯想先後面向市場推出了聯想漢卡,聯想微機等產品,幫助其聯想成就了“中國第一民族企業”的招牌。但很快,在經歷了最初的親密恩愛之後,柳傳志和倪光南兩人終於產生了嚴重分歧。倪光南作為科學家,希望聯想以技術確定主導優勢,加大對技術自主研發的道路,而柳傳志則提出了“貿易第一”的想法,倆人理念強烈不同,從而引發多年爭端,並在1995年以倪光南徹底出局而結束。

曾憑技術壯大聯想,後因無聊之爭被驅逐,如果有他華為或難超聯想

1995年6月30日,柳傳志不再提名倪光南擔任聯想總工程師,董事會研究後同意並免去了倪光南職位。這也就表明,倪光南在這個奮鬥數十年之久的聯想沃土上,徹底被人驅逐出局。

聯想曾與華為分庭抗禮,但終因道路不同而拉開差距

與聯想“金鑰匙”出身所不同,當年任正非創建華為的時候身上還揹負著累累債務。因此,當聯想選擇進軍華為核心陣地通信設備領域的時候,便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巨大優勢,當時人戲稱“北聯想、南華為”。

曾憑技術壯大聯想,後因無聊之爭被驅逐,如果有他華為或難超聯想

但後來結局呢?聯想在失去倪光南,確立“貿易為重”理念的情況下,因通信設備領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才的研發,所以兩年之後聯想便決定放棄了該行業,另一邊華為卻潛心搞技術研發,克服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搖身成為全球第一大通信設備製造廠商。

2010年後又是華為和聯想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時華為宣佈進軍聯想核心陣地——手機業務,最終結果顯而易見,憑藉不斷的產品創新和麒麟處理器自研能力,現在的華為已經是國內手機市場份額第一名,而聯想卻相差甚遠。

曾憑技術壯大聯想,後因無聊之爭被驅逐,如果有他華為或難超聯想

如果當初聯想沒有放棄倪光南,選擇全身心打造核心自主技術創新,會不會也是今天另一個華為呢?當然,平白無故的臆測顯然是不對的,但事實證明,放棄倪光南是聯想集團歷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