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遊戲有錯嗎?騰訊和馬化騰被指責,但這次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時值六一兒童節之際,新華網發表了一篇題為《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的文章,內容嚴厲指責以騰訊為代表的遊戲廠商屢教不改,不加收斂的利用遊戲對青少年產生危害,再次指名道姓般將騰訊和馬化騰推向了輿論漩渦。

做遊戲有錯嗎?騰訊和馬化騰被指責,但這次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一手責任,一手收入,騰訊和馬化騰左右為難

的確,由於騰訊旗下眾多類似《穿越火線》《王者榮耀》等端遊或手遊的盛行,使得不少青少年兒童瘋狂沉迷其中,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以騰訊去年最賺錢的《王者榮耀》為例,根據騰訊瀏覽指數平臺相關數據顯示,關注該遊戲的用戶當中,12歲及以下用戶佔比4.78%,12歲-17歲的用戶佔比18.53%,也就是說,《王者榮耀》00後的用戶佔比達到了23.31%。並且由於很多低年齡段用戶沒有自己的手機或身份證,通常都會使用父母的賬號登錄,因此實際情況應該會比統計數據還要多。

而根據騰訊公司發佈的2017年營收財報顯示,去年整年總收入2377.60億元人民幣,其中游戲收入就達到了978.83億元,佔比41%,近乎一半,可見遊戲業務對騰訊來說多麼重要。更關鍵的是,騰訊在財報中明確指出,自研《王者榮耀》是其最大功臣,成為中國最流行的智能手機遊戲,在中國各應用商店總收入排行榜中始終排名首位。

做遊戲有錯嗎?騰訊和馬化騰被指責,但這次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可見,一邊是不斷來自媒體、父母、社會各界的謾罵指責,另一邊又是公司營收的核心保證,對於騰訊和馬化騰來說真的是左右為難,忽視其中任何一方都會給自己招來滅頂之災。

輿論壓力一夜間紛湧而至,背後是對手在推波助瀾

其實社會各界針對騰訊遊戲的廣泛指責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甚至可以說媒體時不時就會撰寫幾篇類似騰訊毒害青少年的文章,但為何此次各大自媒體會一夜之間集體爆發,將矛頭指向騰訊呢?這自然是背後有對手在推波助瀾。

做遊戲有錯嗎?騰訊和馬化騰被指責,但這次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做遊戲有錯嗎?騰訊和馬化騰被指責,但這次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由此可見,騰訊這次四處被“黑”,不僅僅是存在自身原因所致,同時也是被競爭對手抓住了致命要害,從而在今年的“六一兒童節”之際變得格外不好過。

做遊戲有錯嗎?騰訊和馬化騰被指責,但這次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最後,回到關鍵點上,騰訊做遊戲到底有錯嗎?並沒有錯,世界上開發遊戲的廠商比比皆是,現在實力薄弱的中國遊戲產業也是絕對不可忽略的一環,但是,騰訊沒有充分利用自身技術防範青少年防沉迷,甚至還大肆靠皮膚道具、惡意篡改歷史英雄來縱容未成年人迷戀遊戲、進行氪金,這便是大錯特錯了。這也許就是此次為何會把對手抓住要害拼命攻擊的根本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