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譏諷皇帝:皇帝舒服還是王爺舒服?皇帝微笑道謝,殺心大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古代皇權一向都是至高無上的象徵,容不得任何人侵犯。在中國古代君與臣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止過。臣子功高震主,皇帝就會猜忌疑心。倘若臣子居功自傲,橫行霸道,傲慢無禮,這便會引得皇帝的猜忌和厭惡,欲除之而後快。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人,陳國開國將領侯安都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向絕路。

大將軍譏諷皇帝:皇帝舒服還是王爺舒服?皇帝微笑道謝,殺心大盛

侯安都

陳國的皇帝陳霸先有三大開國猛將,候安都便是其中一個。此人跟隨陳霸先多年,戰功赫赫,手握重兵。但是有一缺點,就是性格不好,不但脾氣暴躁,容易衝動壞事,更是不知道進退。他的這個缺點可是由來已久,想當初和陳霸先一起開創基業,決定攻城,順利到達,但是在兵臨城下的關鍵時刻,陳霸先卻下令不進攻等候命令。這個時候作為先鋒的候安都本該是靜觀其變,或者提出建議,但衝動暴躁的候安都直接跑人面前去開罵:"我們本來就是造反的,還在這裡墨跡等死嗎?"

大將軍譏諷皇帝:皇帝舒服還是王爺舒服?皇帝微笑道謝,殺心大盛

陳霸先

這話誰聽了都會不高興,好在陳霸先雖心裡不痛快,也下令攻城,最後一舉攻下城池,殺掉王僧辯,奪得南朝霸權。這一路打仗下來,候安都功勞顯赫。但是他留給人的印象就有了陰影,耿實是不錯,但是不懂得察言觀色也是不可取的。時間很快就到公元559年,這年陳武帝駕崩了。皇帝駕崩太子繼位,但當時的太子還被扣押在北周,後宮皇太后不表態,滿朝文武更是無人吱聲,這個時候候安都站出來,說"現在到處都在打仗,國能沒有主嗎?我們沒有太子,不是還有陳蒨嗎?他戰功不小,為什麼不按照遺詔來。"最後在他提劍逼皇太后交出"玉璽",陳蒨順利做了皇帝。

大將軍譏諷皇帝:皇帝舒服還是王爺舒服?皇帝微笑道謝,殺心大盛

陳文帝陳蒨

陳國剛決定了皇帝人選,扣押太子的北周就把人放了,其目的就是讓他們回去內鬥。已經做上皇位的陳蒨肯定不樂意,他找來了候安都,表明自己該退位了,侯安都回復皇帝:陳國只能有一個天子,太子回來了只能是王爺。出去迎接太子回宮的候安都報告說,太子回來路上溺水死了。按理來說陳蒨這個皇位能夠做上並做得穩,都離不開候安都這個大功臣,對他也是很尊重。可是真實的情況卻是候安都越來越放肆,不但聚眾飲酒作樂,更是包庇人殺人放火的屬下,更有傳出說在某次飲酒中,當著大家的面向皇帝問出"是做皇帝好還是王爺好?"太子事件本來就是皇帝心中的刺,這會還被當眾問,直接觸皇帝逆鱗。

大將軍譏諷皇帝:皇帝舒服還是王爺舒服?皇帝微笑道謝,殺心大盛

陳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