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

後臺讀者青龍攬月

問:

小馬宋老師,打擾了: 1.能力和知識什麼關係? 2.懷才不遇的人思維模式大概什麼樣? 3.怎樣可以檢測自己的能力? 如果願意,盼回,多謝多謝。

我的回答:

1、能力和知識是什麼關係呢?

在我看來,對於個人來說,他掌握的知識就是他的能力,他的能力就是他掌握的知識。

你很可能會說,總覺得哪裡不對。

是的,因為我們對知識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對個人而言,他的知識就是他理解、相信並且踐行的原則、原理、技巧等等。請注意,他擁有的知識不是他考試得滿分的那些知識,而是他理解、相信並且踐行的才是他擁有的知識。

而如果他能把學來的知識恰當的運用,這就是他的能力。

我再來定義我認為的能力,所謂個人能力就是一個人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的能力大小與他擁有的知識是成正比的,而且,幾乎相等。

我們舉個例子,可能會更容易理解。

比如說,上過大學的人幾乎都懂得概率這個東西,概率是客觀存在的,但如果你的概率考試得了100分,卻還去買彩票,就說明你並不擁有這個知識,也不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

如果你買彩票僅僅是娛樂那還情有可原,如果你指望靠彩票發財,那隻能說明你並沒有靠概率論來處理問題的能力。

我們可以簡答的計算一下,中國福利彩票的雙色球的彩票獎金為總銷售額的51%,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用10萬塊投注,每次全買,然後再把所有獎金全買,如果運氣正常的話,你買10次之後,手裡大概只剩下100塊。

再舉個例子吧,高校中講《消費者行為學》的老師,沒有幾個能用行為學的方法解決學生出勤和作業的問題,儘管《行為學》中提供了大量的可以改變學生行為的方法。

再比如減肥吧,我們都知道減肥其實只要調整飲食結構和運動就可以了,這對99%的人絕對有效,這是個非常簡單的知識。但是,絕大部分人減肥都會以失敗告終,為什麼呢?實踐啊,不想動啊,想吃甜食啊。

所以,知道一些東西,和知道並相信且踐行是兩回事,後者才是你擁有的知識,而一旦你擁有了知識,你也就擁有了能力——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懷才不遇的人的思維模式大概是什麼樣的?

首先我承認世界上一定會有懷才不遇這種情況,但這種情況並不多見,而且往往發生在文學藝術領域。

如果你要說工作事業上懷才不遇,我認為這大都是那些所謂懷才不遇者的託詞,尤其是在這樣一個人人都可以展示才華並且靠才華獲得收益的時代。

我這麼說的前提是,行動能力也是一個人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說看過幾本哲學書,讀過一個博士學位就算有才華,我覺得這不是才華,那只是表面現象。表面現象和真正的能力之間差別巨大,記住。

所以基本上,不會存在懷才不遇這種情況。

3、 怎樣可以檢測自己的能力?

我已經說過了,所謂能力,就是你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想檢測你自己的能力,那就直接去找個問題來解決和處理一下吧。

其實,一個人在公司裡的地位如何,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情況來檢測,就是當公司遇到一個屬於你的領域的難題,大家會首先想到誰?那這個人就是公司裡能力最強的那個人。

寫出簡潔完美的代碼是程序員的能力,設計出實用、美觀的海報是設計師的能力,幫老闆迅速找到合適的員工是HR的能力。

本來我以為,自己有沒有能力一個人一定很清楚,後來我才發現其實我錯了,有不少並沒有什麼能力的人,他真的以為自己很有能力,而且覺得同事和客戶都是傻逼。

比如一個廣告公司的設計師,他會非常驕傲地向客戶宣佈,他們不懂什麼是美感,LOGO應該小一點才有國際氣息。他卻從來不去戶外廣告的現場去看看,客戶的LOGO能不能看清楚。

有一天,我看到北京有條地鐵線裝了圍擋閘門,結果地鐵的燈箱廣告就被擋住了中間部分,可是,設計師卻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了中間,結果就是那一批燈箱廣告基本沒人看到說了些什麼。

那麼,是不是應該把廣告信息放到海報偏上的位置呢?

有些設計師,設計一個外賣點菜摺頁,也不考慮紙張大小,結果印刷出來連價格都看不清楚,他卻驕傲地覺得自己是個很好的設計師。

所以現在我覺得,一個人先要有專業上的羞恥感,才是檢測自己能力的第一步。

謝謝,希望對你有點用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