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畫影業」許一頂:做青年導演的“爭氣機”|我有大咖

導語:

他曾打造《魔宮魅影》《怪談》《臨終囧事》等眾多驚悚佳作,在驚悚片江湖風生水起。跳出驚悚題材製片領域,在娛樂、文化行業從業二十餘年的他,對影視行業發展也有著自己的見解和格局。

他致力於影視行業的“傳幫帶”,用超前的眼光和腳踏實地的作風,發起了亞洲青年導演訓練營爭氣機計劃。他願意做青年導演的“爭氣機”,在我國影視行業不斷髮展的過程中,為電影工業不斷添磚加瓦,提供動力。

他就是——開畫影業CEO、“爭氣機計劃”發起人許一頂。

「開畫影業」許一頂:做青年導演的“爭氣機”|我有大咖

開畫影業CEO、“爭氣機計劃”發起人、製片人許一頂

博爾塔娜:

您是開畫影業的CEO,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開畫影業,您創立開畫影業有怎樣的目標和追求?

許一頂:

新聞中經常說“新電影要開畫了”、“影片開畫票房是多少”等等,而且“開”是張口的,“畫”也是張口的,當時想取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我就覺得“開畫”很好。開畫影業“KAI”中的“K”代表“key”,是一個鑰匙、一條途徑。我覺得電影人做電影肯定要找到某些支點,開畫影業就是通往電影的“路徑”和“鑰匙”。“A”代表電影拍攝時喊的“action”,也代表著我們要行動起來。一個電影項目可能籌備很多年,但是如果沒有行動就永遠都不可能達到目標。所以,“action”是做電影的立足之本。“I”代表“idea”,包括電影人的頭腦激盪,也包括對電影的不同理解。“KAI”連在一起,正好是中文的“開”字。所以我對電影的理解就是,我們找到支點,擁有好的想法,然後通過行動把它做出來。這也是“開畫影業”的初衷和目的。

博爾塔娜:

您在驚悚類型影片領域有很多製片經驗,如何拍好國產驚悚片?

許一頂:

與其說我有經驗,不如說我們團隊很有經驗。這些年與文雋、葉偉民搭檔,我們團隊一直致力於做驚悚片,我們團隊最早做了《繡花鞋》,之後的《京城81號》,以及後面的《魔宮魅影》,包括《臨終囧事》、《怪談》等等。每一家公司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標籤,驚悚片就是我們的標籤。很多人都認為國內驚悚片是粗製濫造、小成本的代名詞,用番茄醬、音效來嚇人等等。其實不是這樣的,驚悚片要看怎麼去做它。我們可能會把它做得很大,很精緻。但因為國內的審核體制,而且我們沒有分級制,影片拿出去就是所有人觀看的,所以一定要自圓其說,不能說有鬼,對我們來說也是個挑戰,戴著鐐銬跳舞。在國際上,2016年詹姆斯·溫的《招魂2》票房是非常非常高的,我們一直也在探討以哪一種方式能把驚悚片做得更好。我們也在想未來是不是可以做一個在水底發生的故事。中國電影人需要不斷創新,因為觀眾的水平已經很高了,電影作品要與觀眾相匹配。

「開畫影業」許一頂:做青年導演的“爭氣機”|我有大咖

《魔宮魅影》海報

博爾塔娜:

您開創了國內“喜劇驚悚”的類型片,在您看來“喜劇驚悚”與其他驚悚片相比有哪些特點?

許一頂:

“喜劇驚悚”就是按照喜劇精神的方式去做驚悚片,其實前些年香港有很多這種類型的影片,比如洪金寶大哥演的那些作品都是這種風格,只是內地沒有做過。所以我們前幾年做了嘗試,當時是葉偉民做《人在囧途》打造了徐崢、王寶強之後,想再做一對“活寶”,我們找到了包貝爾和香港喜劇演員詹瑞文,拍了《臨終囧事》。只是當時的檔期不太好,在宣發上我們也沒有科學規劃,所以票房一般。但是這部影片在網上點擊率還挺高,很多人覺得好玩,反映出一些溫情的內容,講述瞭如何去看待生死離別,笑中有淚。很多人說“喜劇驚悚”類型是我開創的,這只是大家的美譽而已。我們只是做了一部跟其他類型有點不一樣的影片,更多是在做一些類型的疊加,探討“喜劇+驚悚”的效果會不會更有意思。

博爾塔娜:

香港驚悚片大師葉偉民導演是您多年的合作搭檔,在您眼裡葉導是一個怎樣的人?

許一頂:

我們合作有六七年了,有很多互補的地方。首先他是個工匠,可以把項目做的特別好,因為香港電影體系是一個工業體系,對電影項目穩妥把控是他的一個特點。第二,他不願意走“回頭路”,就是不想重複自己。葉導拍攝過很多種類型的影片,不斷挑戰自己,讓很多不可能變為可能,這是我很敬佩他的一點。第三,我們都有一些小情懷,我總覺得內地電影工業體系相對來說比較弱,應該靜下心來好好的去做點東西。我們倆共同發起了“爭氣機計劃”,就是想在電影工業裡面找對人,做好青年導演的“傳幫帶”。所以,我認為他是一個“實踐派”,而且非常有擔當的電影人。

博爾塔娜:

除了驚悚片,您也曾打造《既然青春留不住》等青春愛情題材影片,在青春愛情類型影片的製作上,您有哪些經驗?

許一頂:

我覺得每一部片子首先要梳理它的質感和脈絡。如果說做青春片,我的感覺就是首先要找到好的、適合的演員。我認為張翰和陳喬恩的選擇是對的,他們當時都沒演過電影的男一女一,《既然青春留不住》是他們的第一部主演電影,他們也很用心。第二,就是故事一定要有共鳴,有些青春片很狗血,與觀眾距離太遙遠了。無論是製作人也好,導演也好,有的時候要把視角打回到觀眾,從觀眾的角度去看影片,它能讓你笑,讓你哭,就成功一半了。還有就是選演員一定要從長遠考慮,現在很多人選演員是誰火我找誰,但是電影都是有製作週期的,所以“上升期”的演員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還有一個小經驗就是儘可能把影片宣傳、發行前置,不要說拍完了之後再去想。這些可能是一點粗淺的經驗,更多的需要在實踐中去總結。

「開畫影業」許一頂:做青年導演的“爭氣機”|我有大咖

《既然青春留不住》海報

博爾塔娜:

近年來互聯網影視發展迅速,影視產品越來越趨於網絡化,開畫影業在網絡劇、網絡大電影方面有怎樣的發展規劃?

許一頂:

隨著互聯網影視的發展,今年開畫影業在提出“爭氣機計劃”之後,已經在互聯網端口開始做一些佈局。我們現在與一線視頻平臺在合作超級網劇,目前在馬來西亞已經開始拍攝,後面我們還將做更大的網絡資源聚集。其實我覺得互聯網影視只是一個作品的表現形式、呈現平臺的變化而已。最早好多導演排斥網劇、網大,他們覺得網絡就是小,就是Low,就是粗製濫造,但現在不是了。現在看網劇《無證之罪》也好,《白夜追兇》也好,包括綜藝節目等,其實已經有很多影視行業中最精銳的部隊開始做網劇了。所以開畫影業已經開始佈局,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的精力、時間,在新的互聯網平臺上做一些內容。

博爾塔娜:

當電影市場吸引到越來越多的票房,影視周邊的發展也逐漸受到關注,您如何看待影視衍生品?

許一頂:

在好萊塢,影視衍生品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個人覺得未來衍生品市場會越來越大,但現在國內衍生品主要問題是產品良莠不齊。有些電影做出來的衍生品盜版滿天飛,就是市場不規範的表現。但可能在未來的5到10年裡會越來越規範。就像前些年我們聽音樂一樣,現在大家都開始要付費了,看電視也付費了,所以衍生品它肯定也是要走進納入正常軌道的。第二我覺得衍生品它會越來越多樣化,不像之前的一個玩偶、一個主角的東西,未來衍生品能給你無限的想象空間。所以我對衍生品是非常看好的,但是千萬別把市場做的魚龍混雜,別把市場走歪了,如果這個市場它乾乾淨淨,我覺得未來是不可估量的。

博爾塔娜: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繁榮,需要更多的青年導演站出來,聊一聊您發起的“爭氣機計劃”吧?

許一頂:

亞洲青年導演訓練營爭氣機計劃,簡稱“爭氣機計劃”。“爭氣機計劃”的第一個含義是,只要爭氣就有機會,如果不爭氣,機會都沒有。第二,“爭氣”是蒸汽的諧音,蒸汽機是1860年工業革命的源頭,我認為我們應該做一些電影工業的改變。第三,它有火車頭的概念,“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帶動的每一節車廂就是我們要扶持的電影人,我們願意帶著有夢想的人一起啟航。如今行業內都很重視扶植青年導演,比如青蔥計劃、甯浩“壞猴子72變計劃”等,但我跟葉偉民導演想做的不僅在國內,而是面向全亞洲的青年導演訓練營計劃,集合中國內地、港澳臺、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新導演。這裡的“新”不只是指新入行的電影人,還包括從其他行當轉型做導演的電影人,如演員轉型做導演的陳虎,編劇轉型為導演的張承(《瘋狂的石頭》編劇)、歌手轉型當導演的柯有倫等等。在“爭氣機計劃”中,由行業資深人士幫扶和提供資源,為新導演的成長和創作助力。

「開畫影業」許一頂:做青年導演的“爭氣機”|我有大咖

亞洲青年導演訓練營爭氣機計劃

博爾塔娜:

“爭氣機計劃”對青年導演有怎樣的具體扶持內容?對跨界轉型的“新”導演有怎樣的支持?

許一頂:

“爭氣機計劃”由葉偉民導演擔任導師,他在電影行業裡摸爬滾打了30年,從《百變星君》到《投名狀》、《人在囧途》,再到《京城81號》,葉導拍過很多類型的電影,他知道電影工業的每一個環節,那這些正是現在新導演所缺乏的。對於新人導演,“爭氣機計劃”會通過項目實戰,通過網絡劇中的部分劇集,再到小成本的大電影等項目,幫助新人導演不斷成長。對於新人導演,一是實戰,二是健康,三是可控。對於跨界轉型導演,比如說柯有倫,大家以前對他的定位就是歌手,也演了一些電影,那怎麼讓他成為導演呢?肯定要找到一些“抓手”來支撐他。我們可以給他定位叫“亞洲車神”二代,因為他父親是柯受良,是“亞洲車神”。於是我們讓柯有倫父親柯受良創建的“黑家班”核心班底再次迴歸,組成車技特效團隊“黑影特技”。我們可以為柯有倫貼上“熱血”、“青春”的標籤,重新包裝他。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打造一個導演。

博爾塔娜:

從電影行業發展和新人導演的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您對行業新人有哪些建議和寄語?

許一頂:

我覺得首先第一個就是要腳踏實地,就是不要著急,很多東西急不來,很多東西是水到渠成的。電影是一個失敗的藝術,你要想怎樣規避失敗,別總想著成功,沒有那麼容易成功。雖然2017年國內電影票房突破500億,但是要理性分析,這500億有一半是好萊塢的片子,然後《戰狼》、《羞羞的鐵拳》佔到80億,五六百部片子分剩下的100多億票房,平均下來每部片子才幾千萬。所以,新人導演做電影一定要腳踏實地。第二,新人導演不要眼高手低,電影行業其實有工業屬性,要遵循這個工業的規矩。有些新人導演會標榜自己,對所謂的“爛片”進行批評。我覺得新人導演要知道拍一部電影是多麼的不容易,不能眼高手低。第三,要有“共享共榮”的概念,就是說新導演一定要找相互幫襯的人,而不是單打獨鬥。現在很多新人導演覺得有一個好的想法,一定要自己好好把它做出來,其實不是這樣的。有句話叫“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相互幫襯才能做得更好,所以我們做資源共享的“爭氣機計劃”。

博爾塔娜:

您是在影視製作行業從業多年的資深製片人,在影視行業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感悟?

許一頂:

第一就是“化繁為簡”,前些年做好多東西的時候,感覺像是“大雜燴”,總是什麼元素都要有,希望所有人都看你的片子,其實現在想來是不可能的。現在是影片想要做什麼端口,就要把對應的受眾想明白了,而不是拍一部全民都要去看的電影。第二就是做事風格,就是在做事風格上也要化繁為簡,影片是有時效的,一部影片只要有了足夠的支撐點,就可以開始做了。第三是敬畏之心,很多人最早做電影的時候,總是想先衝上去再說。近幾年資本不斷湧入,很多人覺得有錢就能拍電影。其實不是這樣的,還是要對整個行業要有一顆敬畏之心。最後就是持之以恆,行業資源就像一個“接線板”,只要你慢慢做,就可以不斷連接,不斷匹配,所以需要一部一部做下去。此外,每部電影都有它的命,就好像打漁。有時候沒趕上漁市一條沒撈到,也有可能撈上來就是一千斤,但你不能說我的網破了、不打漁了。在電影行業做久了就是這種感覺,所以還是要持之以恆。

結語:

許一頂認為,“爭氣機計劃”的第一個含義是,只要爭氣就有機會,如果不爭氣,機會都沒有。第二,“爭氣”是蒸汽的諧音,蒸汽機是1860年工業革命的源頭,“爭氣機計劃”應該做一些電影工業的改變。第三,它有火車頭的概念,“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帶動的每一節車廂就是要扶持的電影人,“爭氣機計劃”願意帶著有夢想的人一起啟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