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想像”只是概念重新組合!人類無法理解沒見過的東西

滿多人把“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這類勵志語當成座右銘,包括我也是~但今天看見一個說法,簡直一秒摧毀過去所有價值觀,那就是-“人類想像不出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

“哈哈哈屁啦哪有這種事~”(手指移向手機返回鍵)

“等等等等,先聽我解釋!”(拉回)

舉一個常見的例子,東漢王符描述傳說生物“龍”的時候說到,它擁有蝦眼、鹿角、牛鼻、狗嘴、鯰須、獅鬃、鷹爪、魚鱗、蛇尾等特徵,這樣的描述彷佛將想像力發揮到極致,具體勾勒出一種“從未見過的生物”的形象,只是上述九種生物……通通是我們生活中可以見到的呀!

所謂“想像”只是概念重新組合!人類無法理解沒見過的東西

同樣是“龍”,再來談談“恐龍”吧。沒有一個人類親眼目睹過恐龍的形象,所以當古生物學家挖出恐龍骨、逐漸把完整結構拼湊起來後,也是用熟知的蜥蜴、鱷魚等爬蟲類來想像古代恐龍長甚麼樣。隨著最新化石證據出爐,人們又轉換成用“超大型公雞”在想像恐龍。嗯,都是我們曾見過的事物。

所謂“想像”只是概念重新組合!人類無法理解沒見過的東西

從上述兩例可以說明,人類很難、幾乎是不可能想像出從沒見過的事物。我們無法透過語言形容,讓色盲患者理解“紅”是一種甚麼樣的顏色;也沒辦法用文字描述,讓先天性耳聾患者感受鳥類的鳴叫。

難道現實世界中,真的不存在“我們沒見過,可是想像得出來的物件”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有,但又不能完全說有。”

以下圖為例,左邊是三維空間下的一個立方體,但當它投影在二維空間旋轉時,看起來就變成一個邊線不斷重合又分離的平面圖形。

所謂“想像”只是概念重新組合!人類無法理解沒見過的東西

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右方的圖形仍有“立體感”,那是因為我們活在三維空間,見識過真正的立方體長甚麼樣子。但對於僅能辨識二維空間的生物來說,就只會看見形狀不停變換的多邊形……

相對的,假如把四維空間的物體投影至我們三維空間生物的眼前,又會是怎麼樣的呢?下圖是由電腦模擬出來,一個“超四面體”(相當於三維空間的立方體)投影至三維空間時的模樣。

我們看見的就是一個不斷向外滾出來的詭異立方體,但有人能形容得出來,它在四維空間中長甚麼樣子嗎?

也就是說,人類一直以來都只是在發現我們能發現的東西,所謂創新,也是將已存在現實中的物件重新組合而已。有沒有突然覺得腦袋破了一個洞呢?其實有點像《星際效應》這部電影裡頭說的,也許外星人一直離我們不遠,只不過是用更高維度的視角觀察著,而我們無法察覺罷了。

“所以人類並不具備創造的能力?”

“嗯,嚴格說起來就是把既存事實排列組合。”

“所以你寫的小說……”

“噓,閉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