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為什麼會換logo?揭祕萬國不為人知內部祕密

大家認識肯定“iwc”但是絕對不認識“Universal”,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今天我就來告訴你,他們之間的關係,讓你在你的朋友圈嘚瑟下

1868年,美國人Florence A.Jones跑到瑞士創辦了“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

意思很直白,“國際鐘錶公司”。這個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IWC”。

萬國為什麼會換logo?揭秘萬國不為人知內部秘密

當“IWC”涉足於華人市場的時候,出於宣傳的需要,將“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翻譯為了“萬國”。

這是一張1990年的廣告海報,發佈於中國香港地區,上面清晰地標誌著繁體‘萬國’字樣。

萬國為什麼會換logo?揭秘萬國不為人知內部秘密

但在中國大陸,“IWC”卻沒有使用“萬國”這一名稱,而是被翻譯為了“國際”牌鐘錶。被叫做“國際”牌其實沒什麼,但問題在於“萬國”的中文名字卻同時被另外一個鐘錶品牌“Universal”使用。

“Universal”和“International”這兩個英文單詞都有‘包含廣闊’的意味,它們被翻譯為“萬國”都是沒錯的。

同時,也不是“Universal”故意搶了“萬國”這個中文商標,根據香港知識產權署查詢,“Universal”官方於1956年就在香港申請的是“宇宙”牌商標,並一直使用。被翻譯為“萬國”,其實是中國大陸翻譯的非官方行為,“Universal”自己也不想這樣。

因為翻譯的緣故,所以陰差陽錯地“IWC”在大陸叫做“國際”,在香港叫做“萬國”。“Universal”在大陸叫做“萬國”,在香港叫做“宇宙”。

萬國為什麼會換logo?揭秘萬國不為人知內部秘密

兩個鐘錶品牌的名稱如此混亂,無疑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判斷,不利於品牌宣傳和銷售。到了1993年,“IWC”背後的歷峰集團正式向中國大陸申請了“萬國”商標,並在1997年獲批。至此,“IWC”在香港和大陸的中文名稱得到了法理上的統一。而“Universal”直到2011年才讓大陸的中文商標和香港一樣,統一為“宇宙”。

除了在中文上換過Logo商標以外,“IWC”也在英文上換過。

“IWC”的全稱是“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多達25個字母,加上採用的是花體書寫,所以也不便於大規模地宣傳 和 讓消費者記憶。在1960年代初,萬國開始在錶盤上不再單單使用“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商標,而是加上了更加簡潔明瞭的“IWC”字樣。到了1980年代末期,“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商標在錶盤上就消失了,僅僅保留“IWC”。在這近30年的過渡時間裡面,花體書寫的全稱 和 簡單粗暴的簡寫並存。

萬國為什麼會換logo?揭秘萬國不為人知內部秘密

可能有人會覺得花體的“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更優雅、雋永,而“IWC”過於直白了。但萬國認為,在茫茫表海裡,簡單粗暴的“IWC”商標能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品牌,只有先認識了,才有下一步的深入瞭解 和 掏錢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