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工程请道士作法:要迷信,还是要自信?

文/马进彪

核能工程请道士作法:要迷信,还是要自信?

施工单位的资质认定,就是一种施工能力的法制化认定,头上顶着这样的资质,就应当能做好相应的工程施工,但为何非要多此一举地请个道士,来念合法资质与规章制度以外的“经”呢?这里面的原因很玄妙,说起大型政府工程项目,那也是各种乱像的重灾区和集散地。从过往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经常有一些工程发生垮塌事故,但立案调查之后发现,里面的猫腻比桥墩还多,内部的漏洞比蜂窝眼还密,当然,最终就会成为豆腐渣工程。

一项大型工程结果的好与坏,既取决于施工方自身的技术能力,也取决于规章制度的执行,但同时,它还是一个良心活。因为制度的执行,最终靠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换言之,即使大型设备再多再好,也取代不了良心上那颗定盘的星,如果良心上那颗定盘的星发生了倾斜,那么再好的设备也撑不住垮塌的豆腐渣工程。

钱塘江大桥,横贯钱塘江南北,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至今已“80岁”高龄,被人们热捧为“最坚强的桥”。然而,在当初修建它的时候,并没有人请道士前来念经作法,因为建设者们知道,最好的“经”就是心里那颗定盘的星;最好的“法”就是按规章制度办事,选好真材实料。唯心的东西,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尚无可厚非,但如果使之替代唯物世界里的哪怕是一砖一瓦,那都极为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