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土專家”走上廣西首府大學講臺,你信嗎?

5月30日,《北歐時報》以《廣西南寧:銘記民族精神 培養大國工匠》為題,用整版篇幅對廣西河池市韋啟初、羅華清、方文展、姚亮等4位“草根藝人”走上南寧大學講壇,傳承非遺文化,培養大國工匠給的新聞予重點報道,並在首府南寧部分學校颳起“最炫民族風”。

大山深處“土專家”走上廣西首府大學講臺,你信嗎?

到國商院授課的姚亮(左1)、韋啟初(左2)、羅華清(左3)和方文展(右1)。

大山深處“土專家”走上廣西首府大學講臺,你信嗎?

銅鼓傳承人韋啟初(左1)在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向學生們講解銅鼓製作技藝。

第一次走上大學講臺的韋啟初深入淺出地從銅鼓產生、發展、用途講起,特別是對傳統工藝的探索、創新以及屢破世界最大銅鼓吉尼斯紀錄的不服輸精神,贏得了學生們的陣陣掌聲,也激發了學生們爭做大國工匠的強烈慾望。

大山深處“土專家”走上廣西首府大學講臺,你信嗎?

韋啟初在授課

信息工程系16級產品藝術設計班學生劉家義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就聽說過廣西是銅鼓之鄉,但對銅鼓所知甚少,聽了韋大師的課,讓我知道了源遠流長的銅鼓文化的發展脈搏和民間藝人攻堅不為難的不服輸精神,我也想做韋大師一樣為國爭光的民族工匠。”

大山深處“土專家”走上廣西首府大學講臺,你信嗎?

毛南族儺面傳承人方文展(左1)在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向學生們傳授儺面製作技藝。

剛剛參加第十四屆中國(深圳)深圳文博會歸來的非遺項目毛南族木雕技藝(儺面)傳承人方文展向同學介紹了文博會的盛況,以及毛南族儺面在文博會上受到中外客商熱捧的場面,勉勵學生們心中要有民族文化的根,才能更好的為國效力、為國爭光。

大山深處“土專家”走上廣西首府大學講臺,你信嗎?

毛南族儺面傳承人方文展(左1)在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向學生們傳授儺面製作技藝。

仫佬族剪紙藝人羅華清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農婦”,成長為八桂天工獎金獎的獲得者,再到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會員,走過了一條艱辛而漫長的路,她對仫佬族傳統文化的堅守感動了到場聆聽講課的中外學生。

大山深處“土專家”走上廣西首府大學講臺,你信嗎?

仫佬族剪紙傳人羅華清(右1)在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向阿爾及利亞留學生米都傳授剪紙技藝。

來自阿爾及利亞的留學生米都感覺剪紙太神奇了,他一邊纏著羅華清傳藝,一邊興奮地說:“中國的剪紙太神秘了,剪出的人物、動物像真的一樣,我太愛這門技藝了。”

大山深處“土專家”走上廣西首府大學講臺,你信嗎?

仫佬族剪紙傳人羅華清(右2)在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向學生們展示創作的剪紙作品。

姚亮的課程互動性、趣味性強,特別是他在幾分鐘時間裡,就和同學們組成了以音樂銅鼓為主、配有沙錘、手鼓等樂器的“樂隊”,演奏了《山歌好比春江水》《義勇軍進行曲》等歌曲,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博大和神奇。

大山深處“土專家”走上廣西首府大學講臺,你信嗎?

音樂銅鼓傳人姚亮(右2)在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指導師生演奏音樂銅鼓。

姚亮說:“幾天的授課,我們把民族文化的精髓傳授給學生們,讓他們感受到民族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同時,通過媒體的傳播,也把國商院傳承民族文化、培養大國工匠的辦學理念傳遞到瑞典、丹麥、挪威、冰島等北歐國家,展現了國商院師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了信心。”

大山深處“土專家”走上廣西首府大學講臺,你信嗎?

姚亮在傳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