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朝鮮族多嗎?為什麼?

十三說電影

青島朝鮮族很多,

據韓國官方機構統計,2018年初有20萬朝鮮族,生活在青島。

青島地區是韓國企業最多的地方,遠遠高於北京、大連、煙臺等地。生活在青島的朝鮮族,大部分都是最近十餘年,從東北遷移過來的,遷移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工作。(青島朝鮮族,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只有3211人。)韓國人在青島辦了上萬家企業,為青島朝鮮族提供了數以萬計的工作。

來青島的朝鮮族首先是男子,在韓國人的工廠裡打工。他們在青島立足後,許多人就把家屬(父母、妻子、兒女)帶過來,使得在青島的朝鮮族人口迅速增多。隨之而來,學校、飯店、賓館、旅行社、車行、租賃行、超市等服務於民族群體的相關生活設施,相繼出現。

近年來,青島的朝鮮族企業崛起得很快,創辦了上千家企業,其中一些規模做得很大。青島朝鮮族教育水平高,在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等任教的有100多人。青島朝鮮族消費能力強,人口占城陽比例不到10%,消費佔了城陽區總體消費的90%。


據第五次人口統計(2000年),朝鮮族在國內有192萬人,幾乎全部都住在東北(其中吉林有100萬朝鮮族,黑龍江、遼寧有幾十萬朝鮮族)。

根據日本名古屋大學櫻井龍彥教授前幾年做的調查,如今的朝鮮族是向國內外人口移動最為活躍的民族。目前中國200萬朝鮮族中,有50萬人移居東北以外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60萬人居住國外(其中韓國有40萬中國朝鮮族,日本、美國、俄羅斯也不少)。其中與外國人結婚女性超過7萬人。朝鮮族遍佈全國各地,跟韓國人全國各地投資建廠有很大關係。

人口流出方向,主要在北京,山東的青島、煙臺,遼寧的大連,江蘇的蘇州、南京,以及上海等地工作、生活,當然還有數萬國內朝鮮族,在韓國工作、生活。30%的朝鮮族居住在北京、上海、青島、杭州、成都、武漢、西安、濟南等大城市。還留在東北的朝鮮族,主要是留在吉林延邊。

韓國官方機構:青島朝鮮族有20萬人

據韓國媒體韓聯社2018年5月11日報道:

韓國旅外同胞財團(overseas koreas foundation)表示,為了幫助居住在中國的朝鮮族青年創造條件自立和加強職業的專業性,將在青島大元學校實施職業研修。


財團面向30名朝鮮族青年,從15日至8月3日運營為期12周的韓餐烹飪、美容美甲、咖啡師等課程,同時還將開設韓國曆史、韓國文化等課程。講師由當地專家構成,課程還提供在相關企業實習的機會。

財團有關人士表示,居住在青島的朝鮮族達20萬人,此次開課的目的在於確保他們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將通過就業諮詢等幫助朝鮮族年輕人在結束研修後順利就業或創業。

(韓聯社報道截圖)

韓國旅外同胞財團(overseas koreas foundation)

韓國旅外同胞財團(overseas koreas foundation),是韓國的官方結構,是韓國政府為了幫助全球朝鮮族職業發展而成立的組織。

(韓國旅外同胞財團大樓)

(韓國旅外同胞財團官網)

(全球朝鮮族,在韓國旅外同胞財團開辦的課程上,學習韓國文化)

青島為什麼朝鮮族多?因為青島是韓國企業最多的地方

早在2007年,青島的韓資企業已超過4000家,成為中國境內韓資企業最多的城市。

韓資企業中從業人員超過44萬人,佔青島市外資企業從業人員的56.7%,常住青島的韓國人口超過10萬。

中韓兩國1992年正式建交。韓國總理韓德洙在2007年4月啟動的中韓建交15週年暨“中韓交流年”致辭中說,韓中兩國地緣上相近,文化上相似,經濟上互補。中韓雙邊貿易額不斷擴大,韓國對華投資不斷增加。韓國三星、現代汽車、LG、SK、韓進、樂天、POSCO、錦湖、希傑、斗山、GS、曉星、大宇等大企業集團紛紛來近鄰山東投資。

十年前,在中國的韓國人主要集中在青島30萬人、北京20萬人、上海15萬人、煙臺15萬人、威海8萬人這些區域,最多時候每年在中國生活工作的韓國人達330萬人之多。

膠州,城陽,不少的韓國人在此定居生活,大大小小的韓國飯店,超市,KTV遍地生花,拉動了經濟,促進了就業。

很多朝鮮族,在韓國人的公司、工廠打工,也有很多朝鮮族自己開了公司、工廠,或者開門店、超市、餐飲等等。

青島朝鮮族會經商,辦的公司超過1000家

開始,來青島的許多朝鮮族與韓資企業密切相關,他們在韓企打工,許多人經歷了一個從普通職員、科長、理事(理事在韓企屬於上層管理幹部)到獨自辦企的成長曆練過程。韓資企業為朝鮮族人士提供了一個鍛鍊的平臺,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後許多韓國老闆回國,由朝鮮族人接手許多韓資企業,也有一部分朝鮮族人,從韓資企業出來獨立辦企業。據統計,在青島的朝鮮族企業有1000家左右,其中城陽區就有朝鮮族註冊的有限責任公司42家,朝鮮族註冊的個體戶300多家。

青島朝鮮族教育水平高,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朝鮮族教師超過100人

在青島的朝鮮族人群教育水平較高,他們當中除了辦企業以外,許多還分佈於大學、文化領域,例如在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等高等學府任教以及在其他事業單位工作的朝鮮族有100多人。

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朝鮮族教授、博導—元光

青島朝鮮族消費能力強,占城陽區不到10%人口比例,消費佔城陽區90%

隨著朝鮮族人口的增多,在朝鮮族社會內出現許多民間團體,如青島朝鮮族企業家協會、青島朝鮮族科學文化人協會等。青島還駐有吉林的《延邊日報》、黑龍江的《黑龍江新聞》等報刊的支社,發行朝鮮文報刊。此外,朝鮮族群體的消費也很可觀,例如在青島市城陽區人口總數中朝鮮族人口所佔比重不到10%,而他們的消費額卻達到該區消費總額的30%以上。


青島朝鮮族重視教育,有兩所朝鮮族學校

在青島,隨著朝鮮族人口的相對聚集,民族教育應運而生。如今,青島已有兩所朝鮮族民辦學校,它們是碧山朝鮮族學校和西元莊朝鮮族學校。

碧山朝鮮族學校,位於青島市李滄區天水路,是青島市教育局批准的山東省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朝鮮族學歷學校,是一所具有朝鮮族民族教育特色的民辦學校。

西元莊朝鮮族幼兒園,位於青島市即墨區通濟街道西元莊。

城陽:青島韓國人的主要聚居區

青島韓國人最多的地方,是城陽區。同樣,青島朝鮮族最多的地方,也是城陽區。

城陽很多地方,牌子是中韓雙語的。

韓國人為什麼喜歡喜歡城陽?

原因,很簡單,因為距離機場近。韓國人喜歡在機場旁邊扎堆,方便坐飛機回韓國。

北京望京為什麼韓國人多?因為距離首都機場近;

上海龍柏為什麼韓國人多?因為距離虹橋機場近;

青島城陽為什麼韓國人多?因為青島流亭機場,就在城陽。

所以,北京望京、上海龍柏、青島城陽,自然成了韓國人在中國的三大聚集區。

(青島流亭機場)

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中國朝鮮族遍佈國內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

(朝鮮族住在大城市的很多)

2013年,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在一篇名為《關於中國朝鮮族人口遷移的研究》的論文中,提到:

朝鮮族佔192萬人,這與全國總人口13億相比,其規模如同滄海一粟。但從流動人口的比率來看,如今的朝鮮族是向國內外人口移動最為活躍的民族。


在朝鮮族總人口中,現50萬人移居東北以外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60萬人居住國外。其中與外國人結婚女性超過7萬人。

以1992年中韓建交為契機,與韓國有血緣關係的朝鮮族比較容易到韓國打工。韓國也制定了接受中國朝鮮族勞動力的相關法規。這樣導致了大量移民的發生。現在,生活在韓國的朝鮮族已達到40萬人。

改革開放後,開始有外國企業到中國投資。韓國企業也謀求廉價的勞動力和流通渠道,到中國來投資辦廠。因語言容易溝通並對同胞的信賴和安心感,很多韓國企業僱用朝鮮族。因為在城市裡就職的機會增多,這樣促使了朝鮮族向國內的沿海城市為中心的經濟發展地區遷移。從農村向城市的遷移並不只限於朝鮮族,在全國都有這種現象。然而,從上升機會多和人口遷移的規模上,朝鮮族遠遠超過其他民族。

現在,居住傳統地區的人只有35萬人,大部分離開原來的居住地。通過人口大遷移,現在松花江遼河流域40萬人,京津地區15萬人,黃河下游地區(山東)20萬人,揚子江下游地區5萬人,珠江三角洲5萬人,其他地區5萬人。在過去,朝鮮族只生活在東北地區,現在發展到全國上述五大經濟發展地區都有朝鮮族。


興和鄉案例

文銀實曾調查過的黑龍江綏化市興和鄉。   

在興和鄉,戶籍上的總人口為 3700人左右。而實際上居住在興和鄉的人口只有總人口的一半。1996年,遷移到國內城市的人口比例分別是:北京22人,天津20人,上海10人,吉林52人,大連37人,瀋陽47人,其他地區269人,共計457人。現在興和人居住比例最高的是青島地區,青島地區是韓國企業最多的地方。從這裡可以推測,上述的其他地區269人當中大部分人移居到青島。

(論文截圖)

(日本名古屋大學櫻井龍彥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