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山西北路梆子藝人“十三旦”,是怎麼出名的?

旭傑54528

“十三旦”,藝名,他自幼開始學北路梆子,原名侯俊山(洪洞人),在太原喜字科班學戲。13歲扛正樑,成為名噪一時的紅角,“十三旦”的藝名不脛而走。後來,他常去宮廷為帝后獻藝,深得西太后慈禧和光緒的賞識,被賜黃馬褂,賞六品頂戴。他首創而唱紅的《小放牛》取材於晉北等地,不僅平民百姓喜歡,而且帝后及王公大臣們也交口稱讚,清大學士徐桐麟曾讚譽“狀元三年一個,十三旦蓋世無雙”。

像“十三旦”有這樣藝名的藝人們,什麼時候進入的梨園行,以及他們成名於何時,一看藝名就知道答案了,比如“十一生、十二紅、十三旦、十三紅、九歲紅”等名角的藝名,都是根據他們學藝或唱紅時的年齡起的。9歲唱北路梆子出名的高玉貴被稱為“九歲紅”。他自幼跟著舅父“九條龍”學藝。他的爺爺“茭杆紅”、外祖父“絳州旦”、父親“靈芝草”曾在北京搭班唱戲,進過紫禁城。五人在北京素有山西梆子“五仙”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