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一壺好茶,脫離不了好的茶葉,好的茶具和好的泡茶之水。除此之外,泡茶之水的注入方式對茶的品質影響也有很大的軟性因素。這是因為注水的方式是在泡茶過程中唯一需要人工完全控制的環節,其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緩、水線的走勢、高低、粗細都是人為控制,這些都會對茶湯的口感、溫度、濃淡、飽滿度產生影響。而注水的方式同樣有講究有螺旋式注水、環圈注水、單邊定點注水、正中定點注水。

1.注水的快慢

主要影響到浸泡過程中水溫的高低,且順便影響到水流的急緩,除了跟茶湯滋味的濃淡相關以外,也影響到湯感和香氣的協調性。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2.水流的急緩

急流:令茶葉旋動,茶和水在接觸第一時間的相對高溫下浸出融合度高,且和空氣摩擦程度增加,令香氣高揚,茶湯的厚度和軟度則會相應下降。

緩流:令茶保持相對的靜止,接觸水的茶底緩慢的溶出,在出湯的時候再一次在較低溫度下融合,令茶湯的厚度和軟度上升,層次感加強,同時令茶湯的香氣下降。

主要影響到滋味和香氣和湯感之間的協調關係。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3.水線的高低

高衝:水流在空氣中降溫較多,水與茶葉激盪較強。

低衝:水流在空氣中降溫較少,水與茶葉激盪較弱。

水線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來做沖泡時的微調。

4.水線的粗細

水粗:水注滿壺的時間短,衝到壺裡的水溫高。

水細:水注滿壺的時間長,衝到壺裡的水溫低。

水線的粗細主要關係到注水過程中水的流速,除了跟水的動靜有關外,也跟注水的時間和速度相關,同樣,水線的粗細也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調手段。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5.注水位置

正中定點注水

正中定點注水的方式則一般適合香氣比較高的茶。這種注水方式,茶底只有中間的一小部分能夠和水線直接接觸,其它的在一種極其緩慢的節奏下溶出,這樣令茶和水在注水的第一時間的溶合度最小,茶湯的層次感也最明顯。

意思就是如果希望讓茶湯高香,我們就快水猛衝,讓茶葉在容器中翻騰激盪,充分和水摩擦;如果希望讓茶湯綿密柔軟,就讓水流在一個點上穩定而緩慢地注入泡茶器皿。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正中定點注水是一種較為極端的方式,通常和較細的水線、長時間的緩慢注水方式搭配使用。這樣只有中間的一小部分茶和水直接接觸,其他部分則在一種極其緩慢的節奏下浸出,讓茶和水在注水的第一時間的溶合度最小,茶湯的層次感也最明顯。這個方式比較適合滋味比較清新、但層次又比較豐富的茶,比如香氣豐富的祁紅、英紅。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單邊定點注水


它指的是注水點固定在一個地方,這能讓茶僅有一邊能夠接觸到水,茶水在注水開始時溶合度較差。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注水點在蓋碗壁上,會比注水點在蓋碗和茶底之間,要融合得更好些。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這種方法是最輕柔的,一般是為了避免茶湯浸出過快過多而產生苦澀,如果茶量不小心投放過多,出湯很快的茶或者茶葉較碎可以使用單邊定點注水,並且快速出湯。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6.注水走線

螺旋形注水

螺旋形注水線,會令蓋碗的邊緣部分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觸到注入的水,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時間溶合度增加。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螺旋形注水比較適合沖泡一般的紅茶和綠茶,以及一些茶泡到後期,滋味變淡的時候使用。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環圈注水

顧名思義,它指的是注水時水線沿壺蓋或者杯麵旋滿一週,收水時正好迴歸出水點。需要注意的是,注水時要根據注水速度調整旋轉的速度。這樣令邊緣部分的第一時間接觸到水,而慢慢向中心茶葉蔓延,慢慢浸潤。這種方式比較溫柔,需要一定的浸泡時間。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在沖泡比較細嫩的茶葉時,比如龍井、碧螺春、金駿眉建議採用這個方法。

同樣的茶和水為何會泡出不同的味道?

以上提到這些方式可以根據不同的茶葉來作搭配使用,因茶而異,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口感也不同,例如:有一些茶咖啡鹼含量非常高,含有的物質豐富,要想沖泡好,則需要用獨特的沖泡手法。採用沿杯壁定點注水的方式,這種沖泡方式茶葉不會被水衝擊。並且出湯也不要太急,出湯過急湯質會變差,苦澀味也很強。

茶界有“香靠衝,湯靠吊”的說法,簡而言之就是在沖泡茶時,想要讓茶湯高香,就用快水猛衝茶葉,使茶葉在器皿中快速翻滾,讓水和茶葉充分接觸。而想要讓茶湯綿密柔軟,就採用單邊定點注水,讓水慢慢的注入器皿中。

==============================

關注行業最新動向,分享茶與生活文化

觀茶語錄:美好生活從一杯茶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