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3系列衝鋒槍為什麼被稱為“黃油槍”?

官破曉

美國M3系列衝鋒槍外形類似給機器加黃油的“黃油槍”,故有此綽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衝鋒槍發展的巔峰時期,衝鋒槍的出現很好的填補了栓動步槍和機槍之間的火力空白,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裝備過的M3衝鋒槍。

湯姆遜衝鋒槍是美軍二戰的主力武器之一

在M3衝鋒槍之前,美軍裝備的充分起是著名的“芝加哥打字機”—湯姆遜衝鋒槍,這確實是一款可靠而且好用的武器,但是也並非完美無缺,首先,她的採購費用相對於其他同類產品顯得過於高昂,其次由於零件較多結構較為複雜,湯姆遜衝鋒槍不利於大規模的量產。

MP40衝鋒槍的結構也十分美觀

在1941年,美國陸軍總署注意到在西歐戰場使用的幾種衝鋒槍具備相當高的效費比,特別是納粹德國的MP40衝鋒槍和英國的司登衝鋒槍,這些低成本、易生產的衝鋒槍在實際表現上和湯姆遜衝鋒槍相差不大,於是陸軍總署開始招標一種發射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或.45ACP彈的全金屬結構衝鋒槍,這把槍應該在外形上與司登類似,並且像司登一樣價格低廉、易於生產。這款槍在經過測試以後交付給美國軍隊,並被命名為M3衝鋒槍,根據測試結果,M3在當時無論是在威力、可靠性還是壽命上,都優於其他同行,並且同時有發射.45acp和9mm的兩種版本。

按照設想M3衝鋒槍應該是一種一次性武器+

M3衝鋒槍最初的目的是設計一種一次性武器,一旦損壞乾脆就直接丟掉,然而,1944年,前線上衝鋒槍數量擁有顯得捉襟見肘,美軍只能大量生產M3衝鋒槍上的一些易壞部件來維持部隊手中的M3衝鋒槍數量,而各型湯姆遜衝鋒槍也由於替代者的數量不足,而一直使用到戰爭結束。


軍事新觀察

M3衝鋒槍,又稱為“M3黃油槍”(M3 Grease gun),這是一款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二戰期間大量製造的廉價的0.45口徑輕型衝鋒槍,使用.45 ACP(11.43 x 23 毫米)手槍子彈。於1942年12月12日開始裝備美國陸軍並稱為“美國衝鋒槍,口徑為 .45,主要用來取代同樣是.45 口徑,但價格昂貴的湯普森系列衝鋒槍(M1928A1,M1和M1A1)。在二次大戰期間,該槍共生產了將近60萬支。在國內早期的一些戰爭題材影片中,經常能見到該槍的身影。


給機械打潤滑油的“潤滑槍”在外形上與M3衝鋒槍有相似之處。

1941年美軍兵器委員會對西歐戰場上出現的性能突出的衝鋒槍很是感興趣,尤其是德國發射9毫米魯格彈的MP40衝鋒槍與英國的斯登衝鋒槍,於是在1942年10月開始投資研究發展相當於美國版的斯登衝鋒槍。當時的要求如下:全金屬槍身,可在只轉換少數零件後使用.45口徑的自動手槍子彈(.45 ACP)或是9毫米魯格彈,容易使用,與斯登衝鋒槍一樣的功能與廉價。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內陸分部的喬治·海德被任命負責設計M3衝鋒槍,內陸分部的總工程師弗雷德.裡克桑普森生負責準備生產的模具。11月間樣品槍已製造完成提交陸軍試槍,在樣槍的測試中居然得到了95分的高分。整個測試期間共發射5000發子彈只有兩次故障。最早的樣品槍被稱作T15,除去保險的樣品槍被稱作T20。在通用汽車公司引導燈分部於1942年12月正式量產該槍之前,又進行了幾項小的改進。早在開發階段,該武器的設計就按要求側重於簡化生產工藝,增加了易用性和轉換的能力,例如把M3轉換成發射9 x 19 毫米帕拉貝倫手槍子彈。

一共有37國家和地區曾使用過M3衝鋒槍,中國也40年代中後期自行仿製過該槍,並命名為36式衝鋒槍。解放軍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時期也列裝過該槍。該系列槍族服役時間很長,一直到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還有部分美軍的工兵駕駛員配備了M3A1型衝鋒槍。不過數量已經不多,其大部分的M3與M3A1在1957年後就被美軍回收了。只有少量裝甲部隊士兵與卡車駕駛員並一直使用到上世紀90年代。

M3衝鋒槍又被稱為“黃油槍”,之所以被稱這個名字,是根據該槍的外形特點而起的。因為M3的槍是圓桶狀,再加上前面的一根圓形槍管,整個看起來像給汽車或機械打潤滑油(黃油 家裡有親屬在機械廠或汽修車上班的同學們一定知道這種常見的潤滑油)的潤滑油槍。因此,該槍也叫“黃油槍”


陶德中士

M3衝鋒槍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於二次大戰時期大量生產的廉價.45口徑衝鋒槍。於1942年12月12日開始服役,取代造價昂貴的湯普森衝鋒槍。由於外型像是替汽車打潤滑油(黃油)的潤滑油槍,也叫黃油槍(Grease Gun)。

儘管湯普森已經經過簡化,但鍛壓的機匣終究不能避免,於是美軍決定研究一種新的衝鋒槍,新衝鋒槍需要滿足以下要求:全金屬槍身,可在只轉換少數零件後使用.45口徑的自動手槍子彈(.45 ACP)或是9毫米魯格彈,容易使用,與斯登衝鋒槍一樣的功能與廉價。因此M3全槍大量採用衝壓件,其機匣就是圓柱形的鋼板,外形很像黃油槍。

二次大戰期間,共生產了將近60萬支。大多數的M3使用.45口徑的自動手槍子彈(.45 ACP),亦有2萬5千支使用9毫米魯格彈。這些使用9毫米魯格彈的M3有不同的槍管、槍機、與彈匣槽,可以直接使用斯登衝鋒槍的彈匣。

儘管M3已經比湯普森簡單很多了,但M3衝鋒槍還經過了一次簡化,結構進一步精簡,取消了原來相對複雜,故障率高的上膛曲柄。直接在槍機上鑽一個手指孔,手指伸進去扣上膛,改進後的衝鋒槍稱之為M3A1衝鋒槍。在1957年以後美軍大部分的M3和M3A1已經被收回。少量被裝甲車乘員與卡車駕駛一直使用到1990年代中。1991年波斯灣戰爭中尚有工兵駕駛配備M3A1衝鋒槍。

現在菲律賓,日本等國家依然保留有部分M3/M3A1衝鋒槍。

我們是輕兵器愛好者,專注於傳播輕武器與戰術文化,帶你走進炫酷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美國M3系列衝鋒槍是1943年因湯姆遜衝鋒槍造價高昂,不宜大批量裝備,而重新設計的新衝鋒槍,當時參考了世界上許多衝鋒槍,包括著名的司登衝鋒槍,主要特點就是極易製作,造價低廉,火力兇猛,短小精悍,適合機械化部隊裝備作戰,於1943定型生產,《亮劍》中日軍山本特戰隊使用的就是此槍,當然此槍在《亮劍》中此時還沒定型生產呢!因為M3系列衝鋒槍特別像加油脂的黃油槍,所以被美軍戲稱為黃油槍,後來此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大量裝備,比如加裝了喇叭口狀消焰器的M3A1等!.


卓爾不凡36

因為M3的外形特別像打潤滑脂的黃油槍。




Bzwbz


因為那時候的黃油槍長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