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中生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激情和上进心?985学姐告诉你

网友一:

中学六年,特别是高中三年,可谓是兢兢业业的勤奋学,为了一个好的大学,学校管理特别严,每天晚上还上晚自习,加上家长的期待,自身压力特别大,另外高中的竞争力很激烈,每次考试完了都排名,跟据名次基本上确定了所考的大学,同学们努力再努力,加油再加油,最后终于考上大学了,可松了一口气。

人上了大学后发现,大学的管理与中学不一样没有那么严,竞争力也不激烈,所学学科的成绩与中学的会考一样,都合格了就可以拿到大学毕业证书,我认为这就是考入大学后普遍缺乏激情和上进心的原因吧!

为什么高中生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激情和上进心?985学姐告诉你

网友二:

大学缺乏对学生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在高中被限制的太多,到了大学以后,突然感觉没有人管他们了。大学里除了上操,除了打扫卫生这些最基本的一些事情,还有人管,至于你学不学?学的什么程度?将来干什么,应该不应该有理想,有责任感?应该不应该为将来而努力?这些都没有人管你,完全靠你自己的感悟和自觉。大学生,仿佛是一群迷茫的孩子,在入学以后就开始变的自由散漫。

网友三:

心理懒散脆弱。尤其是没考到名校心里产生落差的孩子,因为自暴自弃而混日子不在少数。二本学校里上学混日子是常态,打破常态是需要极大勇气和毅力的,因为周围人的态度积极上进的极少,消极随意是多数,动辄遭人讥讽诟病不是任何人都有勇气面对的。

把上大学当成起点而不是终点,象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时间,把大学生活主动筹划的有声有色而不是被动无奈的随波逐流,大学这段生活绝对会学有所获、习有所得的。

为什么高中生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激情和上进心?985学姐告诉你

网友四:

首先,在你紧张一段时间后,一旦可以放松,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要多一些,再多一些。然后,在大学又没有人要求自己,所以,就慢慢的开始彻底的失去了上进心和激情。其次是,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高中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对我们说“现在好好的学习,等到到了大学,你句自由了,没有人管你学习,”既然,高中听了三年这样的话,那么到了大学肯定要好好的放松一下。

网友五:

一、由于高考前的环境相对闭塞,把上大学当成终极目标的不在少数,以为只要上了大学就能找到个待遇不错的工作,上了大学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

二、不适应大学以自学为主导的学习机制,耳边没了管教和唠叨,把大学当成了“放飞自我”的天堂,学习住宿、吃穿用度,有人供养着,再不济打零工补贴零花的机会也多,上了大学意味着尽情享受个人自由的开始。

为什么高中生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激情和上进心?985学姐告诉你

网友六:

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事情,没有恒心去坚持,可能做一件事情,做了三两天后遇到了困难和挫折,身边也没有人去帮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放弃了,失去了激情和上进心,慢慢地堕落下去。第三是在高中的时候,老师经常说,现在的你认真学习,等到了大学,你就真正自由了,没有人回去管你,想做什么事情就可以去做什么事情,当然法律之外的事情是不能做的。听了三年这样的话,潜移默化的作用导致自己不知不觉有了这种心理,从而慢慢没有了激情和上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