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國旅遊業走不出“購物怪圈”?

隨著我國旅遊業漸漸的完善和成熟,出門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標示,但是不時還會傳出“惡性跟團遊”的新聞,大多也都是跟團中的購物環節所致,但是在全民抵制旅遊購物的同時,為何我國旅遊業仍是走不出“購物怪圈”呢?

有時苦口婆心的勸說親朋購物團不好,質量太低,玩不好,等等。 人家聽不進去啊! 不在乎啊! 你說購物團帶你去購物都是坑,人家回覆你了:不買東西那叫旅遊嗎?

跟他們說你購物團別看團費超低,但是加上購物的錢(買的還是假東西),每個人的花費並不低,不比自由行少。

人家回覆了:我購物團花的錢和自由行差不多,我還買東西了呢!

為何我國旅遊業走不出“購物怪圈”?

舉一個例子,就拿泰國的蘇梅島而言,遊客最鬱悶的是,怎麼導遊都不推薦他們去玩自費啊?或者購物的地方太少等問題。

其實遊客實在是想去的話,導遊會按照正常的價錢去賣客人一日遊行程,購物的話,就帶去,也幫忙砍價,要是跟老闆熟,就直接叫打折,自己也能順便賺點錢。

然而蘇梅島就只有一個商場,跟國內三線城市的一個小購物廣場差不多,除了比較乾淨,佈置得比較精緻一點,基本沒兩樣啊。遊客大老遠來一次,為什麼不好好享受旅遊?要購物的去曼谷,要放鬆的,可來蘇梅島啥也不幹幾天,浮潛,釣魚,曬太陽,多麼美好。

為何我國旅遊業走不出“購物怪圈”?

國內客人對價格敏感,喜歡底價團。團費低了,成本並沒有下降。要知道旅遊時利潤很低的行業,成本早就被壓縮到了極點,地接方面也不會因為國內市場價下降,就會減低地接價格,因為地接價格基本也到了谷底,大家都是要吃飯,利潤又從何而來呢?低價團便是讓遊客上車容易下車難!

為何我國旅遊業走不出“購物怪圈”?

雖然上面的例子只是個例,有很多人會說“旅遊就是需要帶一些特產”,這種觀點無可厚非,但是若把購物當作旅遊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不是得不償失?買東西其實只是旅遊途中順便的一件事而已,就國內的旅遊業,首先

現階段大部分人還把購物作為旅遊重要的一部分人情社會,出來一趟,要買當地特色做禮物。其次國人貪便宜輕體驗旅遊回來,大家看到的都是一樣的景區照片。最後大家對旅遊理解狹隘,導致太多景點的建設是迎合這種購物團的如果認為旅遊就是在景點照相,然後圍著走一圈,再買點紀念品帶回去。那隻能參加購物團。

為何我國旅遊業走不出“購物怪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