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們不是公會,是MCN”

“娛加娛樂作為國內領先的直播經紀&短視頻MCN機構·····”

你沒有看錯,最近很多公會和娛加一樣,頭銜後面悄然加上了短視頻MCN的稱號。

於是乎,前腳還強調自己是藝人經紀公司、忙著造星的公會們,如今紛紛加入了MCN大軍中。

風口之下,公會想要分得短視頻這塊誘人蛋糕,轉型短視頻MCN也無可厚非。只是短視頻不同於直播,轉型路上,公會們究竟是水土服不服呢?

“不好意思,我們不是公會,是MCN”

公會抱團成立MCN

“我們想重新以短視頻MCN機構入駐微視,有沒有大佬的短視頻IP想一起抱團?”

4月18日晚,某直播公會的相關負責人小杰在行業群裡發了這麼一則信息,很快吸引了其他業內人士的注意。

“我們之前是以達人機構的名義入駐的,不是MCN機構,現在想以MCN機構的名義入駐,但旗下IP的數量不夠。”小杰說道,他們現在的目標是PGC達人。

“現在還哪有什麼達人可挖的,早就全挖乾淨了。”另一家公會的負責人阿本則表示,自從微視砸30億搶人之後,公會跟達人可謂狼多肉少。

阿本原先在美拍做直播,後來做了公會負責人。相較於其他直播公會,他表示他的優勢在於“外援多”,因為認識很多美拍的短視頻達人。

他們現在還沒有入駐微視,並非不滿足要求,而是在等待具體的合約落實。“前期我是計劃先投放大概30個人左右,先試試。”可見,他們早已做好了入駐的準備。

小杰、阿本並不是個例,最近轉戰微視的公會不在少數。之前在朋友圈發佈“招募主播”的公會負責人,這一個多月裡似乎統一了口徑,變成“招募短視頻達人”。而他們也搖身一變成為了短視頻機構甚至MCN機構,宣稱對接官方、掌握一手資源。

“微視短視頻達人招募,結算價格300-3000元”、“國內頂尖經紀公司對接騰訊官方,有一手的公會資源,大量熱門扶持”、“騰訊微視長期招優質短視頻達人”......

這陣風到底是怎麼吹起來的?為什麼直播公會們突然就轉戰短視頻平臺?

早在抖音風靡全網的時候,就有直播機構開始試水短視頻,比如國內某知名公會就在抖音上孵化了好幾個達人,而且粉絲過百萬。但當時抖音並沒有MCN的概念,直到今年3月份抖音正式發佈MCN合作模式,公會們才逐漸邁向了“直播公會+短視頻MCN”的道路。

可以說,公會做MCN從抖音開始有了苗頭,但在微視得到爆發。

也有公會一開始就有短視頻內容的相關佈局,且本來就有短視頻資源。YY直播的某公會負責人就告訴小紅,因為YY本來就有短視頻內容,他們去年就開始招募短視頻達人。

手握短視頻達人資源的直播公會=MCN機構?

隨著短視頻行業的發展及爆發,MCN模式憑藉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高效的變現能力被看好。換言之,MCN能夠實現內容創作、生產、經營以及變現的體系化。快美妝CEO陸昊指出:“MCN首先需要具備從孵化、創業、運營以及管理的整個體系,其次要為創作者提供品牌匹配和流量資源。”

MCN不是想做就能做,其本身有一定的門檻。如今紛紛掛上MCN牌子的公會,到底有沒有底氣和實力支撐起MCN?

轉型MCN,水土服不服?

自今年2月開始,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陸續開放直播,一時間各大公會以直播的名義湧向短視頻。

人馬已經到位,糧草卻沒能先行。

今年3月以來,短視頻問題頻出。直播、上傳捕獵野生動物視頻,利用平臺售賣假貨,未成年懷孕生子成熱門等現象紛紛被媒體報道,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短視頻瞬時被推上風尖浪口,平臺紛紛進入整改和自查階段——快手上線家長控制模式;火山則下架了同城和直播兩大板塊;而抖音直播還沒正式運營就被叫停,等待著進一步的通知。

監管的收緊讓以直播入局短視頻的公會陷入困境。“我們從年前幾天就開始招募主播,現在都還沒上線,一部分招募主播們去了其他平臺直播,另一部分就直接流失了,畢竟他們等不了這麼久。”某公會負責人向今日網紅大倒苦水。

倒是3月份放出的微視狠砸30億現金補貼投入內容建設吸引了公會們的目光,MCN模式成了一個不錯的入駐方法,可做慣了直播的公會想要轉型為短視頻MCN,平臺和用戶買單嗎?難!

直播、短視頻用戶口味不一樣

不少大公會旗下擁有著直播平臺頭部主播,但主播們在短視頻的“戰績”卻相差甚遠。其中普遍受歡迎的還是生產內容的遊戲類主播,而泛娛樂主播在短視頻內則不那麼吃得開。

“不好意思,我們不是公會,是MCN”

(快手網紅抖音評論區)

調性不同是一大原因,之前擅長炒作、江湖氣息濃厚的快手主播楊清檸、炫邁、仙洋等人陸續入駐抖音,就被抖音用戶留言請回快手。

另一原因還在於這類主播的“技能”並不太能刺激到短視頻用戶的G點,出了直播平臺少有人識。除非主播有作品傍身,或在直播平臺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亦或是主播們的作品在短視頻平臺成了爆款。如以上三點兼具的馮提莫就以一曲《佛系少女》刷屏抖音,成為第一個抖音粉絲千萬的主播。

“不好意思,我們不是公會,是MCN”

馮提莫畢竟是個例,大多數公會旗下的主播還處於走出平臺無人識的階段,想要在短視頻內捧紅他們,還需要團隊的支持。

平臺門檻導致高成本低迴報

對一些小型直播公會來說,想要轉型做短視頻MCN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招兵買馬需要時間,專業人才也並不好找,想以現有的主播資源,在兼顧直播事業的同時進軍短視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再看大型直播公會,配置一個專業視頻團隊的不在少數,這也是不少公會成功走上短視頻之路的先決條件。如直播公會天匯星娛在微視打通企鵝號之前,就已經是“2017年度企鵝號優秀合作伙伴”,在其他短視頻平臺發展也不錯。

“不好意思,我們不是公會,是MCN”

(花椒主播關妙甜獲百萬打賞)

可對於部分重心並不在短視頻的公會而言卻並不那麼划算。小紅帽CEO孫晨告訴今日網紅,“想要孵化一個短視頻網紅需要的時間等各方面成本不低,如果只是為了補貼,對於大部分主播們而言拋下直播轉投短視頻是不明智的。”

某位行業人士聊到曾有公會入駐微視後提交了250條短視頻,最後通過的只有5條,而主播們因為耽誤直播時間而錯過的打賞或許更多,這樣的高成本低迴報這也讓不少公會撞了頭。

持續內容生產和策劃能力不足

“即使秀場主播們成功入駐了短視頻平臺,但在平臺內顯得單一且技術含量不高的內容是無法持續吸引用戶的,這就考驗一個機構持續策劃生產內容的能力了”孫晨說。

“短視頻是需要思考和策劃的,主播已經習慣了直播打賞的方式,比較難沉下心來思考,而怎樣讓團隊保持高質量高產出呢?從這一點來說是專業團隊也需要思考的問題,對於初來乍到的直播公會團隊更是一大考驗。”就連專業的MCN機構工作人員也感嘆“想要持續輸出內容很難,短視頻的回報更慢更難。”

雖然種種困難橫亙在公會轉型MCN的路上,但總有人突圍。最近據說就有一家直播公會做到了一條視頻1.2萬補貼的好成績,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在部分平臺孵化出了知名度較高的短視頻達人,無論是直播還是短視頻,終究是內容至上。

分得短視頻蛋糕,之後呢?

互聯網風口之上,短視頻是人人都想來一口的蛋糕,如何咬下消化並快速轉型,成了公會們目前最關注的問題。

“我們旗下的主播和短視頻達人是分開的。”L公會負責人告訴今日網紅,他們旗下擁有200+短視頻達人。因為機構目前定位主要是高顏值美妝類和搞笑類IP,因此在在業務拓展的過程中吸納的達人,直接對準各短視頻平臺中間力量的同類網紅,“素人和秀場主播我們是不招收的。”

“不好意思,我們不是公會,是MCN”

今日網紅獲悉在抖音還未大火的去年,某公會就已經和一批百萬級的抖音網紅達成了深度合作,達人的待遇極佳。

不少公會也表示,平臺發放的補貼幾乎都讓利給了高端達人,“補貼是暫時的,但人才是長久的。”

除了外援,從公會內部培養和孵化網紅也是部分公戶的轉型計劃之一。像一直播、美拍上許多主播的調性其實與抖音、美拍等短視頻內容十分契合,甚至本身就是一名優質的內容生產者,他們就是公會首批重點培養的對象。

“不好意思,我們不是公會,是MCN”

在嘗試多種方式後,部分直播公會目前平穩轉型短視頻MCN,但前路漫長,之後怎麼走?是他們需要思考的事情。

“想要做下去的MCN絕對不是跟風搶補貼,未來的發展更重要。”L公會負責人說道,“要合作就要對達人負責負責,也是對公司負責。”

對於未來短視頻的發展與變現,L公會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們收購了專業的編導團隊,為主播們定製小視頻模板,自制網絡短句。與此同時,他們還將往淘寶、廣告以及藝人經紀等相關業務拓展,“換一個角度就會發現短視頻變現並沒有那麼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