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很久没有给大家带来低音炮的试用了,今天讲的产品其实在今年6月的CIT之后,我就一直想试。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拖到现在。

雷鸣发布了新旗舰FV25hp双15低音炮之后,确实受到了不少好评。但是这门炮,绝对不是我的菜——虽然这款炮有非常全面的低频表现,但过大的体积和超重的体重,都让我不太喜欢。

发烧初期,我们往往会被一些体积巨大,重量吓人的家伙所打动。但经历过几次欲仙欲死的搬炮之后,往往很多人都会把目光放在体积控制得相对理想,但性能却又还不错的产品身上。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于是在CIT上看到FV15hp的小弟L22之后,我产生了兴趣进行试用。

只是确实因为今年太忙了,工作和家里的事都巨多才拖到现在。

Rythmik L22

在开始L22的介绍之前,我先来讲讲我对这种堆叠式双单元低音炮的看法。实际上,在我发烧生涯中,第一次听到这种结构低音炮的体验是并不好的。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这是我听过的第一台这个结构的低音炮,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那么一定是“垃圾“。

这是一台来自于snell的产品,虽然当年的1900、2900、C7都是很经典的产品。但这款双12的炮是不折不扣的烂货——体重轻、单元差,有严重的箱声。

要论品质还比不过当时几千块的杰士RW12低音炮。

但是不是这种结构的问题呢?绝对不是!!!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因为采用同样结构的JL G213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低音炮之一。

好了,回到正题,开始看本文主角雷鸣L22低音炮。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这款低音炮中国售价为13800元。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这双12英寸密封式低音炮。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看单元和之前自家的LVX12单12英寸炮用的同样的单元。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这款低音炮长得有点高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不过还好,不算特别深。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从背后看来,典型的老美产品,没什么美感,比较务实。

这款低音炮并没有给出PEQ和XLR接口,让我有一些不爽。毕竟这是一款超过1W元的产品。

但雷鸣的老板Brain确实是一个非常随意的家伙,他的F15hp和FV15hp,就出现过一批货有XLR接口,而一批货没有XLR接口的事情。

虽然他发明了超低音伺服技术,从技术上来讲,算一个人才。但做产品这种随意的方式,我认为非常不可取。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那为什么L22并没有XLR接口也敢卖到13800元呢?就是因为这款炮装备了600w的炮放以衣两个12英寸的单元 。

而背后的调节上,Brain还是给出了几种聆听模式。这几种模式的极低频截止频率是有一些区别的。

简单的讲,就是有些低频下限给得多一点,有的给得少点。给得多的一点,低频听上去会绵软一点,给得少一点的,低频打击力会猛一些。

老规矩拆开玩

因为LVX12并不太重,所以我想当然的以为这台低音炮的重量无非就是LVX12的重量加上一个12英寸的单元 。

但是我在搬这台低音炮的时候,我发现我从平地直接把他抱起并不轻松。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原来这货也是80多斤的水平,这确实让我有些意外,所以必须拆开看看。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我的手机是IPhone7 plus,可以看出磁钢并不小。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大多数低音炮是用一组正负音箱线连接炮放到单元,而所有雷鸣的低音炮,两个组线连接单元到低音炮。这是因为雷鸣的低音炮都有Direct Servo Technology(DS闪电反馈伺服技术)。

而什么是低音炮的伺服技术呢,简单的说低音炮单元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可控的失真出现。

而伺服技术会一直对低音炮单元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控,但单元失控了,便会给予相应的信号,给予纠正。

所以,传统低音炮只会有炮放到单元的信号,所以只需要一组喇叭线传输信号给低音炮。

而拥有伺服技术的炮,单元还要反馈信号给炮放,所以会有两组喇叭线。就像下图,一组用于功放给信号到单元 ,而另一组用于单元反回信号给低音炮。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DS闪电反馈伺服技术由美国知名电磁学博士Brian Ding布莱恩丁创立。Brian博士从1986年起,便开始制作超低音,他本人出身电磁专业,而音响基本上是理论物理学,声学加上电子学的产物。

在雷鸣刚创立的上世纪80年代末期,拥有伺服技术的超低音基本上都是高端产品的,而伺服技术基本上由威力登提供。

Brian当时想让自己的低音炮也拥有这一领先的技术。而在制作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当时威力登伺服技术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威力登的伺服技术在刚启动的时候,会造成低音炮单元的前后晃动,从而影响了瞬态的表现。

Brian采用了这种技术一段时间后,开始研究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伺服技术。他本身是工科专业,采用了建模的方式想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建模,然后分析,最后才是设计。

最终,Brin我找到了建立算法的方式实现伺服技术。也正是因为算法的先进,也使得雷鸣的伺服技术可以在导相式低音炮上使用,而其他品牌的伺服技术只能使用在密闭低音炮上。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箱体内部一如既往的结实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虽然是Class D类放大,但依然用了一只很大的环牛。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非常的高大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电路板还算比较规整

接下来,开始接入系统的实战部分。

历史上最有特点的雷鸣

如果你问我雷鸣低音炮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想我一定会脱口而出——丑!

当然这是一个半真半假的玩笑,实际上低音炮里面的颜值担挡真心不多,但雷鸣的产品确实在其中算不太好看的,主要是过于美式的傻黑大粗。

不过相对于大哥FV25hp,L22还算长得美的。

不过这也不奇怪,因为FV和LXV系列全是倒相炮。炮体积天生更大,而且必须前面开洞,所以外观更不好设计。

F和L系列,都是密封的,更容易做得四四方方,相对来说,外观算是过得去。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STARKE的SUB36是三单元12英寸炮,购买SUB36的人,我敢讲有一半都是被颜值所打动的。

L22放在旁边也不算特别难看,但是确实比较高。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低音炮一但长得高,还真不是好事情。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因为相对于低音炮大,高会更难摆位。我家里最好的炮位,就是这里。但如果L22对我来讲,这样摆放的话,就挡着我的银幕了。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还好,双单元低音炮,只要没有采用弧形箱体设计,大多数都是可以站立,也可以躺下的。所以,我找来专用的音箱垫材,让他躺在银幕下面。

大家看,是不是不管从实用性(不挡幕),还是外观观感(让低音炮看起来更美观)上来讲,这样都要好很多。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这款低音炮的声音表现。

我先讲两个点,第一是L22和比他便宜的雷鸣低音炮对比,第二是L22和比他贵一点点F15hpHP对比。

L22和比他便宜的低音炮对比:

这里直接讲结论,没有可比性,L22除了多霸占点往上的空间,他和L12、LVX12和F12系列对比,他都是明显胜出的。

不管是打击力、声音清晰度、声音厚度、声音密度、低频的下潜和声场,均胜出。

L22对比F15HP:

这才是更有意思的对比,因为双12英寸600W D类放大低音炮,与单12英寸600W H类放大密封15英寸低音炮,从某些角度上来讲,他们是有点势均力敌的意味。

但实际上,我认为这两者依然有档次上的区别。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注意单元的外观和描述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以及低音炮本身的重量,以及炮放板的功能等等。

我们不难看出,F15HP在这一方面是超过了L22很多的。

但听下来是什么感觉呢?我认为L22在低频响应的速度 、低频的线条感、低频的声场上都是强过F15HP的。

但是低频的宽松度,那种大开大合的感觉,以及低频大气感上,是不如F15HP的。

这实际上,更多是双12英寸与单15英寸,由于音盆大小差距,带来物理特性上差距所引发的区别。

12英寸响应更快速,但不够宽松大气。

15英寸宽松,但响应必要然慢一些。

L22的听感是一种我原来没有听过的雷鸣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 ,其实我并不太喜欢雷鸣这个品牌,这并非因为我不太喜欢雷鸣的外观造成。

两大超高性价比的低音炮SVS和雷鸣,他们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优缺点。

SVS动态大,声音猛,但声音太过粗狂,低频缺乏线条感和细节。

而雷鸣恰恰相反,在FV15HP诞生之前,他的动态是小于SVS的,你总会觉得他的低频细节丰富,但看电影就是不够猛。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SVS全新的16英寸两款产品PB16 Ultra在低频清晰度上,比前代产品PB13和SB13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而雷鸣FV25HP则展现了吹枯拉朽,要拆房子一般的超大动态。

你可以讲对两个高性价比品牌来说,他们在性能上确实拓展到了新的高度,但这两款产品我从性能上我认同,但我并不太喜欢。

或者换句话来讲,我自己不会掏钱买,因为他们都过于笨重和占地方。只适合于别墅地下室的体积,也让他们会错过很多喜爱音响,但空间受限的用户。

我个人一直都更加喜欢在体积、重量、性能上三者做到均衡的产品。我认为这一类产品,才是表现品牌商在工业设计与声学设计造诣上的典范产品。

这些年来,我确实也在各个价位上找到过一些这样的产品,他们后来也被市场证明,非常受欢迎。

在用过L22之后,我认为这款产品可能会成为雷鸣整个系列低音炮之中的爆款。

原因在于,这款炮的性能非常的均衡:

首先,L22体积不算大得过分,而且可横可竖的摆放方式,让他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其次,这款炮由于采用了双12英寸的设计,所以在低频的打击力、低频下潜以及低频响应速度三点上,都没有明显的短板,它的性能非常均衡。

最后,这款炮的声场和清晰度,确实就这个价位而言,还真的算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

雷鸣的其他产品,不管比L22贵还是便宜的,我认为就低音炮各项表现的性能均衡度上,还真不如L22。

实际上几天试用下来,我也明白了为什么雷鸣推出的是L22而不是用阳级铝盆去打造款F22。

因为如果这款低音炮采用和高端F系列一样的盆,那么它如何定价?他的性能必将超过F15HP,这对于产品线划分及销售界定,还真是一个麻烦事情。

如果给这款低音炮提一点建议,我个人是认为可以再加多一些Punch感,让他再有打击力一点。

不过,玩Hi-Fi出身的Brian适合一直都更喜欢完完全全均衡的低音炮,这可能并不太适合他的口味。

另外,横放和竖放,声音有变化吗?答案是有!


每一面墙会对低频进行6dB的增益,如果把低音炮放在墙角,便会增益为18dB。
当L22竖放时,地面会增益一个单元。而横放时,两个单元均被地面增益。
而就我家里的听感而言,横放不管从听感还是美观的角度上来讲,都更好。

写在最后: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问我,这款炮和STARKE SUB36之间该做何选择,他们的声音又有怎样的区别?

本文的最后就用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两个炮价格相差几大千,我认为并不完全算一个级别的产品,但确实都属于多12英寸单元的产品,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STARKE SUB36在声音的凶狠程度、低频的解析力和线条感、低频的打击力和火爆程度上,都在L22之上。

但是L22在极低频的能量以及声场上是完完全全胜过SUB36的,特别是摇沙发的能力上,它比SUB36要强。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曾经在台湾精研视务所上,曾经有网友问过我,STARKE的IMF和雷鸣的伺服技术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到底哪个更好?

我当时给予这位网友非常充分的解答 ,今天我把这一内容分享在这里。

IMF和伺服技术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单元在运动中的失真,但他们的原理和方式却完完全全不一样。

STARKE IMF:

IMF这一技术的拥有者是STARKE的首席技术官Dan,目前在STARKE上应用的是第三代,这是一种在磁路上动手脚减少单元在动运中失真的技术。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我们都知道喇叭发出声音是该振摸进行活塞运动推动空气,而在传统磁路的喇叭上,振膜被推到最远端和压缩在最近端时,两种状况受到的磁力是不一样的——离磁钢远时,磁力小;离磁钢近时磁力大。

所以,当单元离磁钢最远的时候,因为磁力变小,他的运动状态会变得不稳定。而IMF技术,就是在磁路上进行改造,让振膜不管运行到哪里,都是在同样强度的磁场中。

雷鸣的DS闪电反馈伺服技术:

STARKE是从单元上动手脚,杜绝失真的出现。而雷鸣的伺服技术不是这样,他是采用一种算法并把相关电路设置到炮放之中。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伺服电路会直接监控单元的运动状况,一但发现运动状况出现失真,单元振幅和方向出现问题,他会在驱动信号上给予相应的补偿和修正,让单元的运动回归正常。

举个例子,这好比要解决开车打瞌睡,车会跑偏的问题。

一种方式是杜绝开车的人产生问题——比如睡好觉再上路,比比如开车途中喝红牛或者咖啡让人保持清醒。人没有问题,车就不会跑偏,这是STARKE的IMF技术。

这是一种新的家庭影院雷鸣!Rythmik L22双12英寸低音炮简单体验

另外一种方式更像是现在汽车上装备的车道保持系统,如果你人在打瞌睡了,汽车在行进过程中会自己轻微修正方式盘,同时通过振动以及各种提示音尝试唤醒驾驶员。这是雷鸣的伺服技术。

虽然都是解决低音炮运行中失真的问题,但这两者的原理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

就我个人更言,我更喜欢STARKE的技术,因为这个技术本身就会让单元在不损失动态的情况下,控制失真得到良好的声音清晰度。

而雷鸣的炮,有时候你会觉得就是差那么点速度 ,或者打击力不够凶猛,其实就是因为伺服技术干预的原因。

但为什么雷鸣的炮会比SVS的声音清晰,这也是伺服技术带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