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盲目依賴人工智能,海信幫歐尚開了近 300 家無人便利店

不盲目依賴人工智能,海信幫歐尚開了近 300 家無人便利店

作者 | DavidZh

對於新零售領域初創公司繽果盒子(BingoBox)來說,2017 年 9 月 28 日應該是個難忘的日子。

這一天,繽果盒子在北京發佈了面向無人零售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小范FAN AI”。而它的大客戶,法國第二大零售賣場歐尚(Auchan)超市卻選擇結束雙方的合作關係。

9 月 29 日,在歐尚位於上海楊浦區的中國總部樓下,原來安裝著的繽果盒子也被換成了由海信提供的無人便利店。

從 9 月底到現在,歐尚已經聯手海信旗下智能商用子公司在上海、成都、蕪湖等城市開了近 300 家全年營業的無人便利店,被命名為“歐尚一分鐘”。

按計劃,歐尚超市打算在 2018 年將這種無人便利店總數增至 1500 家。這也是連鎖零售賣場裡第一家公佈無人店開店目標的跨國公司。但無人零售作為“新零售”的一個分支,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經過市場驗證。

無人店的購物體驗核心是自助結賬

從外形上看,這個店面像是由集裝箱改造而來,但尺寸規格要小很多:六米長三米寬,高約 3 米,正面和左側面全部是一面完整的強化玻璃。

不盲目依賴人工智能,海信幫歐尚開了近 300 家無人便利店

海信無人便利店的硬件負責人孫濤介紹說,設計這個放在室外的無人便利店時需要考慮非常多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整個空間結構的穩固和安全。

在很少有人關注的便利店右側和後側,海信採用了類似貨運集裝箱的波浪形鋼板作為立面支撐,頂部是一塊略帶彎曲的鋼板,從而方便排水。空調室外機和電源總線接口被安置在背部左側,用一扇帶鎖的網狀門做區隔。這樣做的好處是易於維護。

不盲目依賴人工智能,海信幫歐尚開了近 300 家無人便利店

不盲目依賴人工智能,海信幫歐尚開了近 300 家無人便利店

如果要購買的東西和進店人數都不多,從掃碼進店到結賬出門的全過程最快用不了一分鐘。這也是海信的客戶歐尚超市稱之為“歐尚一分鐘”的內在原因。

硬件設計特點:多重防盜損和模塊化

在商品安全層面,海信在店內設計了多重防盜和監控措施。天花板對角線的頂端安裝著兩臺廣角攝像頭,可以觀察到店內貨架和商品情況。正對進門位置的天花板上也安裝著一臺攝像頭,可以用來識別人臉和身體姿態,進而判斷店內顧客意圖。

斜向下對著 POS 機的方向上也有一臺攝像頭,主要用來監測顧客掃描商品和結賬時的行為動作。這枚攝像頭所監測到的掃描動作測次數,可以跟雲端生成的訂單項目做對應。如果出現不匹配的情況,說明顧客的確通過假掃/漏掃騙過了無人店內的監測系統。

不盲目依賴人工智能,海信幫歐尚開了近 300 家無人便利店

不過,按照海信方面的說法,從歐尚一分鐘已有的運營數據來看,近 300 家無人店的盜損率要遠低於普通商超賣場 0.3% 的盜損率。

在人為盜損之外,考慮到不同城市的氣候、地形等環境因素差異很大,海信對便利店內外部做了多個層面的防護設計。比如在上海,夏天室外氣溫輕鬆超過 40 ℃,無人店採用雙層玻璃真空隔熱設計,鋼板中間也填充了隔熱材料,室內溫度由海信自家的空調自動控制。這可以避免甜甜圈、巧克力等食品融化的情況出現。

在北方空氣重汙染地區,海信無人店還提供新風系統,讓店內 PM2.5 指數保持在健康水平。在南方,考慮到水災隱患,海信無人店底部專門做了防水設計。

從設計壽命來看,海信無人店的箱體壽命超過 20 年,內部裝修和硬件壽命可達 8 年。但考慮到零售業變化非常快,無人便利店業態又比較新穎,海信在進行硬件設計時採用了模塊化策略,咖啡機、冰櫃等設備都可以靈活選裝。

無人店選址的關鍵是人流量,最多 2 年收回投資

在線下開實體店的關鍵前提是選址,無人便利店也不例外。通過跟歐尚的合作,海信總結出來的選址經驗是,店面周邊每天經過的人流量達到 2000 人就可以考慮開店。從概率上考量,這個數字應該就是無人店的進店人群基數。

此外,海信也跟騰訊、阿里有大數據層面的合作。根據騰訊提供的固定人群和異動人群的漂白數據,海信也可以為零售客戶提供無人店選址建議。

其它的選址因素還包括管轄權問題。比如在城市公共街區的路邊或交叉路口開無人店,通常來說不是個好選擇。因為這些位置的管理權在城管,如果沒有相關手續和許可,很容易被拆除。

最適合開無人便利店的場所是中端住宅區、企業園區、校園等。這些場所不涉及管轄權的問題,本質上是引入了一種額外服務。

具體到落地安裝問題上,海信無人便利店出廠時就將內部裝修、電器、佈線等所有工作搞定,部署時只需要接通外部的電源總線即可。所有系統功能測試正常後,無人店就能立即開業。

除了硬件設備,海信還為歐尚等客戶提供管理無人店的軟件工具和雲服務。在手機上安裝專門的 App 並與無人店綁定,管理者就能隨時隨地查看店內的溫度、貨品和交易情況。海信無人零售項目負責人程君永表示,通常來說一個人可以管理 5-10 家無人店面。對於商家客戶來說,這確實減少了相當可觀的人力成本。

不盲目依賴人工智能,海信幫歐尚開了近 300 家無人便利店

為了保證 7*24 小時不間斷服務並保護客戶的隱私數據,海信提供一系列工具和系統既可以部署在客戶自己的私有云上,可以直接使用海信提供的雲服務。目前 300 家歐尚一分鐘的所有系統和數據,就運行在歐尚的私有云上。

這個粗略的估算,可能並沒有考慮一些具體的現實情況。比如無人店開到一個住宅小區或辦公園區,物業就按照經營性場所每年收取高額費用,也算是一筆大額成本。

從解決方案維度看,相比目前已有的無人零售技術流派,海信無人便利店選擇了技術最成熟可靠,成本也最低的一個,即掃碼派。這條路線的最大好處在於,硬件改動不大,規模複製非常容易,同時習慣使用掃碼支付的用戶也越來越多。

而無論是貼 RFID 標籤,還是高度依賴物體識別、人體姿態及面部識別的 CV 技術,都各有各的不足。RFID 標籤的成本是 0.2-0.5 元,而且不能二次使用。這意味著標籤貼地越多成本就越高,很不經濟。

基於計算機視覺的識別技術,首先要改造內部裝修乃至貨架本身,這直接導致前期投入增加,日後運營中的數據處理也需要更強算力資源,維護成本也不低。另外,臉部識別、物體識別的準確率和容錯率目前也都不太理想。大規模開店部署時,會帶來諸多不可控的風險。

綜合考量過這些因素,海信智能商用最終選擇了最易於複製的掃碼技術路線。這也可能是歐尚選擇海信作為無人便利店提供商的原因之一。

從整個無人零售的鏈條來看,海信智能商用、繽果盒子、小麥鋪等公司都是各項技術的整合和集成商。它們的角色,很像汽車產業裡為整車廠提供車聯網、ADAS 等解決方案的 tier1 供應商。

這些公司儘管有技術研發實力,又擅長整合供應鏈資源,但話語權最強的還是歐尚、永輝等零售業大客戶。在目前這個階段,單純基於人工智能的無人零售解決方案還無法滿足這些客戶的具體需要,反倒是更可靠的“低等科技”更符合零售業對成本、效率和渠道三個維度的要求。

按照海信的計劃,2018 年除了歐尚超市的 1500 家店,還打算幫其它客戶再開 1500 家無人便利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