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水尋找龍脈談起

古人在尋找龍脈時,有時常常風餐露宿,走上幾個月甚至幾年去尋龍,行程數千裡,找到的固然往往是大地。但大地也只能有福德之人居之,不是什麼人都能得到的,最後也只能留題,留下通俗易懂的一些詩句作為線索,希望後代有大福德大機緣的人能夠得到。不過隨著發展,很多留題地、風水寶地由於種種原因毀壞甚多,看到真的非常的可惜,當然這也許是必然吧。不過,千里尋龍真的已沒有必要。其一:可能你走到半路,就發現過峽等處全毀,失去繼續尋龍的價值了;其二:就算你能尋到頭,也許真龍穴已經被佔,或者因某些原因不能得到。說實在話,能得到真龍穴,除了有福德外,也許還需要一些緣分、一些機遇。

從風水尋找龍脈談起

崑崙為萬山之祖,又四面分出八條大幹龍,其中中國境內有三條,稱為:北龍、中龍、南龍。依次往下,大幹龍、小幹龍、大枝龍、小枝龍,就像樹幹樹枝一樣延伸。古人云:“夫尋龍之法,當原其所始,故先察祖宗山。”崑崙依次往下,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穴星山。如果從太祖山尋起,固然好,但可能白費力氣。怎麼既少費力,又找到真龍寶地呢?所謂“千里來龍,只看到頭融結”,只要穴星山往後,看上那麼幾節,到父母山或者少祖山,對多數人來說其實足夠了,沒必要去管什麼太祖山。你真想富貴極品,真想三元不敗嗎,對不起,可能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這種大福德大機緣,對於普通人來說,有一安金之地,能發一點小富貴,足矣!當然,如果真想尋大龍大穴,那是你的自由。下面介紹一些知識經驗:

1.一般龍脈起祖的地方,往往經常霧氣繚繞,這是值得注意的。

2.龍就像帝王一樣尊貴,可不是孤零零的,都有護從。“貴龍全在護從多。”一般護從越多越貴重。

3.貴龍有開帳穿心,但並非所有龍都有。怎麼理解,你可以想想大鵬的翅膀扇起來的樣子。

4.龍的行蹤並無固定軌跡,直來直去是死龍。龍是變幻莫測的,有高低、有起伏、有跌斷、有轉折、有剝換,並非一成不變。

5.龍有老嫩之分,就像老樹枝不容易結果,但嫩枝條更容易結果一樣。一般情況嫩勝於老,但並非絕對。龍分三落:初落、中落、末落,這指的是結穴的位置,有的在祖山附近結穴,有的在中途結穴,有的在龍勢將近時結穴。起祖附近也有結穴的情況。

6.龍過峽是關鍵,“峽乃跌斷處也”,古人用蜂腰鶴膝來形容,要能夠束氣,要細,兩邊有砂護送過峽,不能被風吹。過峽有從土過、從石過,從田過,從水過等,都是可以的。過峽往往容易有道路,所以被破壞的機率也較大。風水學中測量來龍,多數是在過峽處。

7.龍有枝腳橈棹。橈棹是什麼?划船的船槳。千萬不能把枝腳橈棹當成是青龍白虎,這是多數俗師易犯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