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曾失去顏色

美國作家愛倫・坡在談論小說創作時,曾說道:“聰明的藝術家不是將自己的思想納入他的情節……他所做的一切都將最大限度地有利於實現預先構思的效果”。通過對餘華老先生諸多作品的研究分析,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位用靈魂行走的作家那深邃的內心世界與關注現實批判現實的偉大精神品質,以及那顆與現實世界矛盾的心靈。餘華先生通過細膩而深刻的筆觸所描繪的人物與敘述的故事,讓我們找到了與他內心世界的共鳴,他獨特而犀利的觀察世界的視角,對人生深刻的體會、感悟以及對生活細節巧妙的把握,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從《十八歲出門遠行》以稚嫩的眼觀察社會,到《活著》裡以沉澱的心“看”生活、品人生;從《許三觀賣血記》裡“毫無存在自覺的被動生存者”,到《現實一種》“從噩夢出發抵達夢魘的敘述”,每一部作品都滲透著作家心靈的感悟,每一部作品都給予我們心靈以震撼。他以一個真正的作家的眼觀察著世界,以一個作家的心體味生活,更以他那支作家的筆來向我們展現他所觀察的他所理解的世界。同時,他也是用筆來引發我們對人生、對生活的思考。他的作品是凝結著生活哲學的智慧結晶,更是指引人生航向的火把,引領著我們在人生的迷途中找回方向。或許這就是一個作家所承擔的責任吧,而餘華用心將它擔起。

為活著而活著的意義
  從餘華先生的《活著》,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悲慘的一生,一個人經歷了生活的暴雨風霜的摧殘而堅持尋找活著的人生真諦的執著。福貴並不是沒想過死,可死之後又能有什麼?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過是肉體的終結罷了,可是相對於死,如何尋找生的意義,尋找活著的動力與勇氣才是最為重要的。福貴在他的一生中不斷追尋著這樣一種東西,從浮華的物質追求到家庭親情的珍惜,從命運的不斷抗爭到閱盡世事的淡然,最後連那頭與自己同樣快走到生命盡頭的老牛也成了他生存下去的依靠。餘華先生用這個悲慘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如此之多深邃的關於人生本質的東西,《活著》是對人的一生本質的思考,是對生命本質的拷問。有人說這完全是一個悲劇,悲劇的年代、悲劇的社會,悲劇的一家人,是啊,正是那個悲慘的年代,才有孕育這種悲劇的土壤,正是悲劇的現實才會激發作者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層次感悟和思考,才能挖掘出最為本質的東西,正如作者自己所說,自己是和現實矛盾的,進行著激烈的抗爭,沒有此,作者就無法寫出這般深刻,這樣有力度的作品,這是他給我們的用他的眼睛看到、用心靈感悟到的,最真實心靈觸動。看福貴的一生,先是因自己賭博輸掉家產氣死了老爹,接著又在被抓壯丁給人拉大炮的時間死了娘,後米好不容易回到了家,而且又逢家鄉解放,本以為日子會好好的過下去,可偏偏兒子有慶又因為抽血過多而死去,好好的家再一次遭受打擊,可是上天似乎並沒有讓這個飽受苦難的家庭得到解脫的打算,又似乎是懲罰福貴,接下米女兒鳳霞難產死掉,妻子家珍悲痛欲絕加上患病又離他而去,剩下僅有的兩個親人女婿和外孫,可女婿死在了建築工地,外孫因吃多了炒豆而撐死,就這樣,上天在給予福貴一次次希望的同時又讓他一次次的絕望,有人會說,這完全是他自找的,年輕時不好好的,當敗家子,到家產讓他敗光了才知道悔悟,晚了,這是他的報應。然而作者真正想讓我們看到的、體悟的絕不僅僅是這些,不是這些需要批判的東西,而是他落寞時的擔當,是他在經歷了家破人亡,送走一個個親人後對待生活,對待命運的態度和感悟,那是一種洗盡鉛華的達觀,是超越了肉體和精神的坦然。固然,福貴年輕時的行為確實令人憤恨,可是即使是如某些讀者所說的報應,那也應該足夠了,而且罪不及他人,要懲罰也應懲罰福貴一人,由此可見,作者通過福貴想要告訴世人的絕不僅僅是所謂的因果報應,而是一種思想,一種感悟,它要通過苦難的錘鍊才能更完美的展現。


  悲劇人生之外的人性溫情
  初讀者很多人都可能會認為這應該是一部悲劇作品,然而,在這部作品裡,除去主人公福貴極其悲慘的人生經歷之外,我們同樣也能感觸到人世間的情暖,比如村長、村民、春生,以及老全,這些人是福貴在落魄之後的一系列遭遇中出現的,有些瞭解福貴,而有些並不瞭解(如老全,春生),但他們在福貴十分落魄(可以說以後甚至一輩子也不會再如意)的時候,在這個混亂而悲慘的年代裡,卻依然保有純真善良的心,這讓我們看到了這部悲劇裡的一點兒溫馨,而且,從福貴這個小說的主角來講,他在經歷瞭如此多的生離死別之後仍然坦然的活下去,他對生活的態度和對生命的感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如此說來,我們或許就不能單純地把它當成一部悲劇來讀,而要看到它溫情的那一面,更要看到他積極向上的那一面。
  語言是建構的而非透明的傳達思想的工具,也存在審美價值,這種認識標誌著現代批評的特點。作者用他那富於鄉土氣息的筆觸,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富於鄉土鄉韻的世風圖,從這裡我們看到了那個年代的世風人情,看到了那個時期的人間悲苦,更看到了生活對於一個經歷了那麼多坎坷、困苦,最終依然還要忍受歲月打磨的農民的真正意義,正如書的名字,活著,是啊,活著,活著這兩個字對於那些未曾經歷人生的初生牛犢而言,不過是兩個那麼普通而又再普通不過的字罷了,可是隻有真正經歷的人才真正明白那兩個字的重重的含義,它夾雜著他一生的淚、血、歡樂,無奈……一切的一切,有如那頭陪伴著他的老牛,只有經歷了由牛犢的倔強、壯年的方剛,才能在老年了的時候在晚風夕陽中安詳悠閒地慢慢咀嚼生活的味道,我們可以體會,那每一次慢慢的一嚼可都是對生活的酸甜苦辣鹹的體味。這時我們或許可理解為什麼福貴能將他一生的經歷講解得那麼透徹、那麼明析,那是因為每一件事都在他那顆已經蒼老的心裡刻過一道深深的痕,那痕不會因為時間的變遷而消磨掉,反而會一點點加深,深入到了骨髓,深入到了靈魂,更深成了永恆。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又有多少人又明白生的意義在何處?前有始皇尋長生,如今之人不知如何生!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