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這麼多年雙耳旁,你寫對了嗎?

漢字裡有一個偏旁,叫做雙耳旁。它很調皮,一會兒在字左邊,一會兒在字右邊。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寫了這麼多年雙耳旁,你寫對了嗎?

一、意義不同

左耳旁 阝本字是“”,簡化漢字後變成了阝。用作偏旁。俗稱“左耳刀旁”,又稱“左包耳”。

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邊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勢或升降等意義。阜作左邊偏旁,楷書寫成阝。本義:土山)

比如 防備的“防”,本意是堤壩,這裡的阝就是阜的意思。

例字:防、阻、險、院、隊等

寫了這麼多年雙耳旁,你寫對了嗎?

顏真卿

右耳旁的本字是 ,簡化後變成了右耳刀,無獨立漢字可以表示。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為囗,表疆域,下表人口。合起來表城邑。“邑”是漢字的一個部首,變體為右耳旁。從“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本義:國

比如說部首的“部”,是一個形聲字。從“邑”表示與行政區域有關。本義:古漢地名。

例字:鄧、鄭、邯、鬱、鄺(kuàng)、邠(bīn)等

寫了這麼多年雙耳旁,你寫對了嗎?

顏真卿

寫了這麼多年雙耳旁,你寫對了嗎?

王羲之

二、寫法不同

雙耳在左側

1、“”雙耳橫要短,向上,寫小點,起筆為短橫向上提、按、向下壓,一定要壓到短橫,再自然轉彎向下走。雙耳要寫在格子中線上。

寫了這麼多年雙耳旁,你寫對了嗎?

2、豎是垂露豎,頭尾向外,中間向內。

如:“陽”字,左邊阝旁的寫法上面已說明,右邊日字,起筆為:短橫向上傾斜,右邊垂露豎要比左邊的豎寫粗點,長點。字裡第二短橫,上下比例空間相同。日字的整體要寫的窄點,兩豎長短不同,有層次感。

雙耳在右側

1、“雙耳”橫要短,向上,寫大點,起筆為短橫向上提、按、向下壓到短橫橫再自然轉彎向下走。整體位置向下點。

寫了這麼多年雙耳旁,你寫對了嗎?

2、豎可以是垂露豎,也可以懸針豎,頭尾向外,中間向內。

如“部”字,上面立字部分為:斜點、短橫、點、撇、左長右短橫,底下口字為倒八形,左邊豎長,右邊豎短點。整體向右上傾斜。立和口在一條直線上。右β旁寫法上面已說明。左右阝旁筆法相同,不同的是字體大小和所處位置

【寫法小結】

左耳收、右耳放,

垂露、懸針不一樣

耳朵在左側,高高掛上方,

耳朵在右側,掛在右下方

寫了這麼多年雙耳旁,你寫對了嗎?

【書法常識】

讀帖,就是臨帖之前或臨帖之餘,觀察字帖中字的點畫、用筆、結體和風格等。讀帖是學習書法非常重要的環節,是臨帖的基礎。讀帖需精細,揣(chuai)摩帖字的用筆方法,對各筆畫的起筆、運筆、收筆逐一進行分析,看它用的是藏鋒還是露鋒,是圓筆還是方筆等。然後,研究字的形態特徵和筆畫的粗細、長短、大小及筆畫在結體中擺放的高低、斜正、收放,還要分析帖字的間架和全篇的佈局等。要想讓讀帖更有效,應將讀帖與臨帖緊密結合起來,讀後臨,臨後讀,兩者配合,逐步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