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700年的一口古鐘,重現後成為了長安八景中的“雁塔晨鐘”!

“長安八景”中,“雁塔晨鐘”是唯一因聲音而取勝的一景。這裡的“雁塔”,可不是大家熟知的大雁塔,而是西安市城南薦福寺裡的小雁塔;“晨鐘”則是薦福寺鐘樓內的一口金明昌三年鑄就的一口古鐘。

舊時每天清晨,寺內會定時敲鐘,方圓幾里都可以聽見鐘聲,天長日久,這裡便成為一個著名的景觀了。

消失700年的一口古鐘,重現後成為了長安八景中的“雁塔晨鐘”!

我們知道,薦福寺修建於唐代。在一所唐代寺院裡掛著一口金代大鐘,而這一景又成了清代關中八景之一,這中間,還有個不得不說的小故事。

這口大鐘最早是被放在渭河邊的武功崇教禪院內,後因為渭河發大水,寺院被沖毀了,鍾也就消失了。直到清代的時候,有一個婦人在渭河邊洗衣服,在敲打的時候,忽然聽到了異常的響聲。她趕忙去報官府,之後官府派專人一看究竟,沒想到這就是那口消失的大鐘。在將其挖出來後,便移至薦福寺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座大鐘就是那是從渭河打撈出來的那口了。

消失700年的一口古鐘,重現後成為了長安八景中的“雁塔晨鐘”!

後人仿建的一口鐘 真正那口在鐘樓裡

這口鑄造於金代的大鐵鐘,鐘聲清脆悅耳,十公里之外都聽得清楚,人稱“神鍾”。鍾高4.5米,重10噸,上面刻有“皇帝萬歲,臣佐千秋,國泰民安,法輪長轉”16字吉祥語。有民間流傳,據說如果有人思念遠方的親人,只要把親人的名字和所在地寫在一張黃箋上,鐘聲就會把思念之情傳到千里之外的親人耳中了。

消失700年的一口古鐘,重現後成為了長安八景中的“雁塔晨鐘”!

清人朱集義有詩寫到:“噌弘初破曉來霜,落月遲遲滿大荒。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蹟總蒼茫。”朱集義在小雁塔題詩,鐘聲敲響了黎明,月亮落下,餘輝灑滿大地,一覺醒來,看到這蒼茫的秋天的美景,心也有些空落落的。

現在人們還可以敲鐘,用以祈福納祥,重要的節假日,這裡亦會舉行大型的敲鐘祈福活動,不僅是延續老祖宗的傳統,也是一種思想寄託了。

寺內現存鐘樓、鼓樓各一,分列東西兩側,與其他古建相映成趣,益增園林之美。

消失700年的一口古鐘,重現後成為了長安八景中的“雁塔晨鐘”!

dui

想去一睹”雁塔晨鐘“的朋友可以去薦福寺一看。

地址:西安市永寧門外友誼西路

消失700年的一口古鐘,重現後成為了長安八景中的“雁塔晨鐘”!

開放時間:09:00—16:00(每週二閉館)

門票:免費(散客每日限3000名,包括薦福寺古建築群、西安博物館)

交通:18,203,204,218,21,224,29,32,407,40,410,46,508,521,700,707,713,720,遊7,遊8

地鐵可坐2號線到南稍門站A口出站步行15分鐘即可。

文字 :段煜

旅遊、戶外、騎行、攝影愛好者,騎車去過中國20多省,走遍陝西所有區縣,拍攝了十幾萬張相關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