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地裹漣

昨夜雨。

小雨滴滴答答下了一夜。浸潤了萬物,滋養了生命。

一種美食也在雨中誕生了。這種美食只會在雨中出現,雨過天晴馬上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她的美麗像驚豔的曇花,只留給有心之人,勤勞的人,有緣的人。

舌尖上的美食——地裹漣


她就是——地裹漣。

在我們家鄉這種食材叫——地裹漣。這是地方話。一般人聽不懂。這種食材的學名叫地木耳。

舌尖上的美食——地裹漣


地裹漣:又叫地皮菜, 學名地耳、地衣、地木耳、地皮菌、雷公菌、地軟兒、地瓜皮等,是真菌和藻類的結合體,一般生長在陰暗潮溼的地方,暗黑色,有點象泡軟的黑木耳。

地皮菜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磷、鋅、鈣等礦物質,以色列魏茨曼研究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皮菜所含的一種成分可以抑制人大腦中的乙酰膽鹼酯酶的活性,從而能對老年痴呆症產生療效。

地皮菜是一種美食,最適於做湯,別有風味,也可涼拌或燉燒,也是寒性食品。

地皮菜的功效與作用1.營養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質15克,高於雞蛋、木耳、銀耳等,總氨基酸含量也高於木耳、猴頭,另外含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1.2克,粗纖維3.9克、鈣406毫克、磷157毫克。鐵290毫克,均顯著高於其他藻類,是兒童缺鈣症的補充食物,對人體補鐵養血也極為有利。

地皮菜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是紫菜含量的19倍,此外尚含有海藻糖,蔗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木糖、甘露醇、山梨醇等多種營養成分。

2.功效:性涼,味甘;入肝經。清熱明目,收斂益氣。主治目赤紅腫,夜盲,燙火傷,久痢,脫肛等病症。

舌尖上的美食——地裹漣

地皮菜炒食:地皮菜加入豬肉或者雞蛋、韭菜中炒食。

地皮菜磨粉:地皮菜磨粉後可製作麵包、粥等食用。

舌尖上的美食——地裹漣


地皮菜涼拌:地皮菜焯水後可加入蘿蔔絲、土豆絲和醬油涼拌。

小時候經常在下雨時去野地裡採摘。抓水牛,撿地裹漣是雨天必備科目。現在都多少年沒幹過這事兒了。想想都是美好的回憶。

那天抽時間再去體驗體驗。

小夥伴們,這種美食你見過嗎?吃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