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讓孩子看電視或者玩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

劉步回

這是家長在孩子出生前就該做好知識儲備的問題。孩子都已經7歲了,很多行為已經形成了習慣。不過依據一些原則性的理念,還是有辦法正確處理。

1、電子產品是重要工具,禁止並非明智之舉

信息時代,電子產品已經是不可隔絕的工具。只去片面的追求成績,而禁止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影響肯定是弊大於利。

在國內除了主流教育對電子產品限制很多之外。民間教育的代表流派華德福教育也是嚴格限制孩子11歲之前對電子產品的使用的,除了傷害視力之外,很重要的理由也是覺得電子產品都是視覺刺激,讓孩子去被動接受信息。

電子產品是工具,工具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斧頭可以伐木,也可以傷人,關鍵是看我們如何使用。

2、根據孩子的自控力水平來限制電子產品的使用

如果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弱,就和孩子商量,雙方闡述理由,最後確定一個彼此都認同的限制方案,簽訂合約。

3、父母也要學習,熟悉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情況

其實關於電子產品最大的問題,在於家長的觀念。太多家長因為自己不瞭解電子產品,很容易受到輿論宣傳和既有成見的影響,沒有能力形成獨立準備的判斷。

所以想要去要求孩子的時候總是底氣不足,有時候氣急敗壞,反而會情緒化,做出激烈的行為。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有意識的花一些時間去了解相關的知識,讓孩子分享他使用電子產品的經歷和收穫,這樣既促進親子溝通,也能夠對電子產品多一些直觀的瞭解。如果孩子講的內容是你不懂的,也不需要焦慮,更不能著急下結論,讓孩子給你介紹,或者去求助懂行的人,自己搜索一些資料。

這樣長此以往,你更瞭解孩子,孩子也更信賴你。


曉題大作

我本身是從事媒介教學和研究的,結合我自己對孩子進行媒介教育的一個經驗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的理念,在這樣一個“媒介化生存”的年代,完全杜絕孩子媒介接觸的渠道,讓他過沒電腦沒電視的日子不僅不太可能,而且是否會適得其反,比如導致孩子想方設法採取其他方式,以來逃避父母規制?比如我知道身邊有的孩子會藉口去朋友家、或者去親戚家、去爺爺奶奶家玩的機會來過遊戲癮或者電視癮。

傳播學中有一種理論,叫做“防疫接種“理論。即為了培養孩子對某一種疾病的抵抗力,需要把相關的弱病菌注入其體內,以培養孩子對這種疾病的適應和抵抗能力。防疫接種理論適用於很多領域,僅以孩子與媒介的接觸來講,如果你完全杜絕了他與電腦和電視的接觸通道和機會,那麼,除了可能引發的強烈逆反,還可能會出現下列情況:當他脫離了父母等外在的規制和監視,他反倒可能由於缺乏足夠的抵抗力而沉迷於遊戲或電視而不能自拔。所以,作為父母而言,引導、培養孩子與媒介“和平共處的能力與素養非常重要。

我的孩子今年11歲,從小我們並沒有對他的媒介接觸刻意禁止,包括電視、iPad、電腦等。我們只是規定了他玩的時間界線,比如一天只許玩多長時間的遊戲?看多長時間的電視等,違反規定可能要受罰(比如幾天之內不能玩遊戲看電視等)。當然,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作為父母我們有比較便利的條件來監督執行孩子每天媒介接觸時間的規定。除此之外,言傳身教也很重要,在我們家裡,“書”佔主導,電視幾乎成為一個擺設,除了孩子開一下,我們大人一般也不太喜歡看,我覺得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耳濡目染的長期薰陶和引導。


目前來看,孩子自控力比較強,比如他很清楚他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不可以玩,玩的時候也沒有出現任何成癮症症狀。就電視、電腦遊戲而言,他跟我們之間已經達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識。

因此,基於我的體驗,管理界線意識、引導等遠比單純的禁止要更為有效。還有,孩子沉迷於媒介一般都有家庭情感缺失的癥結,所以,父母對孩子的關注與愛永遠不能缺位。


孫衛華

說實話,您的孩子還在幼兒園階段,偶爾看看電視上的動畫片是沒啥問題的,但是堅決要讓孩子少看手機和ipad!不為別的,就為了要保護孩子的視力!手機和ipad對一個孩子未發育成型的眼睛傷害是巨大的!

至於您說的把有線電視和寬帶都斷了,讓他過沒電腦沒電視的日子,這種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

跟您說說我家孩子的情況吧:我家孩子目前一年級剛剛結束,在平時上學時間,週一到週四電視、手機、iPad都是不允許看的,到了週末則讓他適當的看看。在節假日的時候,相較於抱著手機、iPad無腦看,還是適當的看看電視會比較好一些!

當然,如何不讓孩子不去看電視看手機,我們做家長的最主要還是要引導孩子去讀書、去讀課外書,才是最有幫助的!怎麼引導?

一句話,家長以身作則!

在家裡孩子寫作業您坐在旁邊看書,看報紙都行,如果自己實在讀不進去書,那我告訴您,您哪怕捧著一本書家裝在那讀,也要做出讀書的樣子來!

沒辦法為了孩子,您必須這樣!您在旁邊看手機或者看電視跟您坐在孩子身邊讀書,他的心裡感受是肯定不一樣的!

這就是創造讀書氛圍!

想想我們當初八十年代的情景吧!

那個時候“開場僅有一臺老式電視機,收看動畫片全靠準時等!”

那個時候為了看一部動畫片一大堆人擠在一臺小小的電視機前觀看,有時還因為停電沒看成動畫片而特別的失望,而且小時候還經常模仿過動畫片裡的人物的動作和經典語錄!

而當年那種必須得準時守在電視機前收看動畫片的奇特感覺,恐怕是現在的孩子們再也體會不到的了!

因為現在的節目資源太多了,數字電視、手機、iPad等等,孩子們幾乎不需要付出什麼努力就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動畫片。

不僅僅是有線電視的節目,更厲害的是數字電視用戶,裡面的動畫片資源可以說是數以千計,孩子們選擇觀看動畫片的範圍是越來越廣了。

不可否認,觀看一部優秀的動畫片對於開發孩子的想像力、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帶給孩子快樂、淨化兒童的心靈、培養孩子的幽默感都是有一定幫助的。

有家長陪同指導觀看當然是最好的了,畢竟節目內容越多,難不保有些濫竽充數的內容會影響到孩子!


古怪觀影

目前科學家已經有共識,看電視、電腦、手機等對孩子好不好,主要取決於電視節目的內容,原因有二:

  1. 孩子有一種發展迅速的神奇能力,稱為“延遲模仿”。孩子在13個月大時,就能重複一週前只見過一次的動作,而到1歲半,他能重複4個月前只見過一次的動作。若孩子長時間看電視,他會模仿電視裡的行為,曾有類似的新聞報道,9歲男孩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玩“烤羊”遊戲,將兩男童全身燒傷。

  2. 我們的預期和假設會影響對於現實的感知。曾有心理學家做實驗,一群健康的學生在看過一些與“老人”有關的詞語後,竟會表現得老人一樣,彎腰駝背,步履蹣跚。同樣,孩子接觸的東西,會影響到他對現實生活的期望,進而影響他的感知和行為。

因此,科學家的建議:無論看什麼電視節目,孩子看的時間都應該受到限制。

1、2歲以下的孩子根本不應該看電視。

因為孩子有“延遲模仿”的能力,但由於年齡還小,缺少對沖動的控制,若電視節目內容有對同伴攻擊的行為,那麼2歲以下的孩子很容易模仿,從而傷害到自己或別人。

2、4歲以下的孩子要儘量少看電視。

有研究數據顯示,4歲以下的孩子每天多看1小時電視,他欺負其他小朋友的概率上升9%,因為看太多電視會讓孩子的情緒調控能力下降。美國兒科醫學學會估計,10%-20%的暴力行為可以歸因為媒體暴力的影響。

另一個是每天多看1小時電視,孩子7歲前出現注意力問題的可能性上升10%,每天看3小時電視的學齡前兒童,比不看電視的更有可能患上注意力障礙,風險高30%。

3、看“二手電視”也會傷害孩子。

“二手電視”是指人離開了電視卻沒有關掉。雖然孩子沒在看,但孩子可以聽到聲音,電視吵鬧的聲響會對孩子產生干擾,讓他分心。

4、父母應該選擇互動性比較強的電視節目內容。

有些所謂“益智”的電視節目並不益智。2歲以上的孩子,父母應該謹慎選擇有較強互動性的電視節目,比如會向孩子提問,讓孩子思考問題的,一些研究顯示《愛探險的朵拉》不錯。

5、父母應該與孩子一起看電視,一起互動。

不要把孩子單獨放在那裡看電視,家長就自己盯著手機,應該幫助孩子分析電視所看到的內容,但千萬不要在孩子的臥室放電視。

6、孩子看電視、電腦、手機等,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看電視等都是長時間的靜坐,孩子更容易變胖,打電子遊戲的孩子患肥胖症的概率比不打遊戲的高3倍。而且缺乏體育鍛煉會影響大腦,因為有氧運動會對大腦有益,有鍛鍊習慣的人執行功能水平提高50-100%,更易靜下心來集中精力。

7、孩子習慣用手機、網絡等溝通,會影響他解讀別人的非語言信號。

孩子習慣通過手機、網絡與別人溝通,他就減少了現實生活中與人的非語言溝通能力,這類練習在孩子小時候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長大後,工作還是婚姻中,與別人的衝突最大來源是對於彼此意圖的錯誤理解。

最後,正如問題所說的,你只是一普通人,無權無錢,工作都很累,回家想休息,但只能靠看電視舒緩壓力,那就看一會電視吧。但要控制好孩子接觸電視的時間,比起看電視,已經精疲力盡和易怒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將會更大!


iPad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4.67次

連續看20分鐘液晶電視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7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9次

幫孩子戒掉iPad和手機的方法:

2 轉移注意力當孩子要玩電子產品或是不能停下來時,爸媽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來一場家庭遊戲、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畫畫、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園等,都是 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沒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3 父母以身做則孩子出生前,他們並不知道手機、iPad是啥物,因為父母總在一旁玩兒,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把吸引父母的東西是什麼物體,然後他們便學著父母的樣子這裡劃一劃,那裡按一按,漸漸被裡面的新奇所吸引。每當父母在用時,孩子也要玩的意願往往會更加強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後,爸媽們請將手機和iPad等放一邊,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戲和玩耍,這是戒掉孩子這種癮的最理想途徑。

如何看電子產品最安全:

目前關於近視的具體成因在醫學界還是一個謎。人們只是推測認為它和遺傳以及視疲勞等多種因素的聯繫比較密切。不過,在觀看各種屏幕時,距離絕對是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一般認為,對於電子產品,最佳的觀看距離是電子產品屏幕對角線的3-5倍。以iPad為例,屏幕對角線大約是25釐米,那麼觀看距離至少要75釐米,相當於成年人手臂的長度。此外,用眼時間也要嚴格控制。兒童(2~6歲)操作電子視頻產品的時間每次不宜超過20分鐘,每天累計時間建議不超過1小時。


聽說卸磨就殺驢

孩子看電視、電腦、玩手機如果沒有節制,很可能出現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的狀態,其實這罪魁禍首不是手機和電腦,而是家長沒有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而且在家長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沒有讓孩子覺得有趣和好玩,孩子才會沉浸在動畫片中不能自拔!

這和家長能賺多少錢、有沒有所謂的社會地位,有沒有廣泛的社會的資源整合能力無關,而在於家長如何和孩子制定學習和生活以及遊戲的計劃。根據家長的描述,我們建議:

1.和孩子制定每天的學習生活娛樂的計劃表,一個還沒有讀一年級的孩子,他們需要大量的玩,但是也一定需要學習,這學習可能是讀書寫字,可能是看動畫片(優質的動畫片,比如英語動畫片),可能是和孩子一起的親子游戲和陪伴,和孩子一起去書店、博物館等場所。

2.和孩子約法三章:每天哪些時間段是可以玩遊戲、允許看電視,在看電視之前必須完成的作業有哪些,做完的家務有哪些,在規定的項目沒有完成之前,一票否決看電視、動畫片和玩手機遊戲。

3.給孩子手機下載很多優質的APP,這也是解決方案之一,確實社會在改變,時代在發展,幼兒園的孩子都能玩手機玩的很溜,如果孩子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也確實不妥,但是家長是可以選擇的,畢竟手機是家長的,電視和網絡家長可以控制,那為什麼不給孩子選擇優質的學習型APP呢!

4.家長抽出更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耍。和孩子玩耍的方式有很多,陪孩子做遊戲、一起運動、一起讀書,這些總比孩子泡在動畫片中要強多了。

5.不要把你的怨天尤人(對自己的能力不足產生的緊張和壓抑)傳遞給孩子,孩子需要的是快樂的童年,儘管你不認可孩子的遊戲和娛樂方式,但這絕對不是你給孩子灌輸:老爸/老媽沒本事,一切靠你自己,你就得從小懂事、上進的理由。


九鬥學生心理


很多家長都在糾結寶寶看電視尤其是看動畫片的問題,寶寶接觸動畫片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手機、平板、家裡電視、公共場合電視,到處都是屏幕。做家長的應該如何面對這樣一個環境?

看電視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網上一搜一大堆,主要有這三大影響:孩子的視力、注意力、思考力。搜索“看電視對孩子有什麼影響”這個詞條,隨便點進一條看看你絕對有想砸電視的衝動

該怎麼辦?

我有考慮過把家裡電視扔掉,一番糾結過後還是沒做到。對大多數家庭來說,把電視完全丟掉也不現實,怎麼辦呢?

經過研究和思考,為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我制定了兩個方針。

01

控制時間

我給安安立下一個規矩:每天只看一次電視,一次看15分鐘。看電視的時間段安安可自由選擇,早上,中午、下午、晚上都可以,但是一次機會用掉就沒;10分鐘時會有一次時間提示,到15分鐘直接關機不羅嗦

跟孩子講道理立規矩時要做到溫柔而堅定,同時要把孩子當成懂事的成年人,不要怕孩子聽不懂或者理解不了

定下這個規矩後嚴格執行,安安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因為種種原因(比如生病、放鬆管理、旅行等)可能會有表現倒退的情況發生,這時該如何處理?

安安有一段時間不遵守看電視的約定,一天要多次看電視,而且超時。一天晚上,忍無可忍的我是這樣做的:跟安安嚴正交涉,明確向她指出這段時間看電視的時間太長了,因為你的這種表現,為了你的身心健康,我只能把家裡的電視扔掉了,說完就把電視收了起來

意料之中的,安安大哭大鬧,我心想:不能心軟,不要慫...

過了一會兒,安安發現哭鬧沒什麼用,加上安媽的安撫,也就逐漸平靜了下來。這時,我蹲在安安跟前,跟她發生了這樣的對話:

安爸:安安,你知道爸爸為什麼把電視搬走嗎?

安安:小聲微微抽泣中...(但是眼神有跟安爸交流,我認為這時能開始講道理了)

安爸:(溫柔而堅定的)爸爸把電視搬走扔掉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你看電視的時間太長了,你這麼大的寶寶,一天只能看15分鐘電視,時間長了對你的眼睛和頭腦都很不好,時間咱們必須得控制

安安:微微點頭

安爸:(溫柔而堅定的)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你不講信用,沒有遵守看電視的約定——一天一次,一次15分鐘。講信用守承諾很重要,不講信用乾脆什麼都不要做,爸爸媽媽希望你是一個講信用的人,你之前做的還不錯,不是嗎?

安安:(更加平靜)微微點頭

安爸:(溫柔而堅定的)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我們這樣,電視停看三天,你若能做到我們的約定——一天一次,一次15分鐘——三天後爸爸把電視拿出來,如果仍然做不到,那就永遠沒有電視看,你自己選擇

安安:(表示理解)看著安爸

安爸:好,現在爸爸問你,三天後你能不能做到?

安安:(猶豫)不說話,糾結,想哭的樣子

安爸:耐心反覆說明做不到的後果以及能做到的好處

安安:能做到

三天後,安安確實能夠做到,而且到時間能夠主動說不看了。後來在爺爺奶奶家也能夠遵守約定。

02

戶外活動補償

人眼本身有強大的自我調節功能,看完電視讓孩子有較為充分的戶外活動,就能恢復看電視對眼睛的傷害(說的不專業,大概就這麼個意思)

如果孩子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多看看遠景,而不是一直在家裡看近距離的東西,這樣就能將看電視對視力的影響降到最低。

研究表明,越小的孩子,視力的恢復力越強。戶外活動時,孩子看遠處的機會多,這樣睫狀肌可得到充分的休息。有條件的話,在看完電視後讓孩子通過戶外活動進行補償。


涵妮媽媽育兒經

把有線電視和寬帶都斷了,治標不治本,而且他不可能過上沒電腦沒電視的日子。豆媽用切身體會來回答你的問題,因為豆媽的做法比你激進,

豆媽是直接把家裡的電視機賣掉了。但是,讓孩子徹底不接觸電子產品是不可能的。我們能保證孩子在家不看,但不能保證孩子在幼兒園不會看,在小朋友的家裡不會看……孩子能接觸到電子屏幕的渠道太多了。豆豆寶寶那段時間特別喜歡去小朋友家裡玩,因為小朋友家裡有電腦的動畫片看。所以說,我們真正要改變的是孩子,而不是讓他過沒電腦沒電視的日子。

一、制定規則

  沒有天生就很自律的孩子,孩子都喜歡看電視,喜歡看動畫片,面對這些誘惑,孩子還太小,還無法自己約束自己。那我們作為家長,就應該制定一些規則,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規章制度,比如約定玩遊戲的時間、約定看電視的時間,然後讓孩子持之以恆地執行。而且規則一旦定下來了,就不能變動,孩子和家長都要遵守的。當孩子自覺遵守時,家長要給予及時的讚美和表揚,孩子便會繼續努力。當孩子行為不合規矩的時候,家長就要跟他講道理,幫助孩子繼續遵守規則。

  

二、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逐步增強孩子的自控力,從家長制定規矩的“他控”,過渡到孩子的“自控”。父母在培養孩子的自制力時一定要有耐心,要使用適當的教育方法。要儘量讓孩子感到心悅誠服,不過分束縛孩子,不粗暴對待孩子,最好能用生動形象、寓意深刻的事例說服孩子。

三、父母以身作則 

  “子女的教育是從模仿雙親開始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所以,希望子女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先做這樣的人。”父母應該放下手裡的手機,放下你的電腦遊戲,家長用心陪伴孩子,讓我們家長與孩子共同做一件事,一起看書、一起做遊戲,一起吃飯、玩耍、聊天,一起解決問題。不能是一味的要求孩子不要看電視,而家長卻在看電視劇。豆媽小時候就有過這種情況哇,豆媽在屋裡也作業,豆姥姥在客廳看電視,豆媽就會透過門縫也偷偷的看電視,而不是專心的寫作業。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即使您是一名普通父親,無權無錢。這些都不影響您給予孩子的陪伴,和給予孩子的良好教育,給予孩子的愛。加油,您是最棒的父親。

四、改變生活空間

記得看過“粥悅悅”的一個漫畫,就是講的改變生活空間,改變家庭習慣,她就指出生活空間真的會影響生活氛圍。寶爸寶媽們可以在家裡劃定一個無電子產品區,這樣孩子們不再有事沒事要看電視,因為有太多事兒可以做了,孩子可以畫畫、做手工、玩遊戲、聽故事等等。

豆媽借鑑了一下,把家裡原來放電視的地方,改成了寶寶的專屬地盤,放的是寶寶的各種繪本、各種做手工的原材料。

-------------------------------------------------------------------------------

豆媽家寶寶5歲8個月,豆媽會分享豆媽陪伴寶寶成長的心得,歡迎朋友們關注哦。也希望和朋友們一起探討,共同成長,歡迎留言互動哦。


牛牛豆媽

引言:該不該?這個問題現在看來很殘酷!該,往往變成一種放縱。不該,又易造成衝突甚至是走極端!很多不幸的事告訴我們,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真的是一把雙刃劍!我看現在很多家庭都面臨著一個突出的問題:看還是不讓看?玩還是不讓玩?

現象:回答之前,給大家先舉二個生活實例:一是有一個家長有天夜裡起來查房,發現自己的小孩,躲在被窩裡玩手機。逼問之下小孩說了實情:原來她硬扛著不睡,捱到家人都酣睡後,拿了手機,把家長的手從被子里拉出來給手機解鎖……家長無語了!二是某初中學生考試時猝死。據知情同學講,該生父母靠販賣蔬菜為生,早上擺攤賣菜,下午收攤睡覺,半夜起來驅車幾十公里去販菜回來。於是該生晝夜顛倒,持續不斷地通宵玩手機,甚至看AV片……直至考試猝死!

分析:讓小孩看電視,玩手機和電腦等電子產品,不是一句“該不該”可以回答的。首先,從孩子的自制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對學習造成的負作用層面來講,不該讓孩子玩。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控制不住,容易沉迷其中,還讓孩子接觸,這是縱容寵溺,一旦孩子陷入其中難以自拔,該如何收場?網上不是爆出因為家長不讓孩子玩手機導致孩子墜樓的新聞麼?不是也時有因為手機等造成師生關係惡化而產生矛盾衝突的消息報道麼?倘若手機等電子產品帶給孩子的是尋死覓活,你說該不該讓孩子無度地看電視玩手機呢?其次,從社會發展的趨勢,互聯網的普及,孩子學習的新需求等方面來看,似乎又是該讓孩子接觸!我們總不能因噎廢食,因為看電視玩手機,有的孩子眼睛近視了,背也有點彎了,甚至做了些出格的事,就全盤否定電視手機電腦的存在!對吧?那麼該怎麼辦呢?

對策: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絕非洪水猛獸,也不可過分妖魔化。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做好思想認識工作。真正從根本上去認識到電視手機電腦等只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二是要把握好度,控制好時間。三是家長千萬不要有補償孩子的心理。因為不在孩子身邊,覺得孩子孤單可憐,自己虧欠了孩子,便毫無原則地答應滿足,這是不可以有的。四是家長要以身示範。想要讓孩子理性健康地接觸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家長必須要理性健康。五是拓展生活的圈子。不要讓孩子覺得除了看電視玩手機電腦,生活只剩下一片空白。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熱愛體育運動的興趣,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結語:神燈一盞夜不黑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利與弊的矛盾統一需要積極正視。面對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給孩子帶來困擾和一些傷害的現實,趨利避害應該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如果利大於弊,那就該!如果弊大於利,那就不該!

歡迎大家評論轉發,你的神的評論便是對我的最大的鞭策!有你的精彩,我更精彩!


神燈一盞夜不黑

在如今這樣一個被電子產品充斥的時代,不讓孩子看電視,電腦,手機等似乎不太現實,就算是有辦法做到讓自家孩子不接觸這些東西,表面上可能是有效果的,但事實上孩子在心底會更進一步滋生對這些電子產品的渴望,就像是有句話說的“越是缺少或得不到的東西就越想得到”。


一個朋友管教孩子是相當嚴格的,從不讓她的孩子玩平板,手機之類的東西,為孩子的視力,身體健康,和學業考慮她覺得這樣做是很有必要的,當然她自己也很會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了個很好的榜樣,朋友很滿意自己孩子也能非常配合,但後來與她孩子的幾次接觸讓我發現,朋友的做法可能只是她自己覺得收到了很滿意的結果吧!

暫且稱呼朋友的孩子園園吧!園園與我女兒在一起玩的時候,女兒的幾乎所有玩具都對她沒有吸引力,也不想玩什麼遊戲,唯一讓她感興趣的就是平板電腦,不管是電腦裡的遊戲,還是動畫,無論什麼都能看的津津有味,用一句“鑽進電腦裡了”來形容她一點都不為過,在我覺得園園玩電腦時間太長而讓她停止的時候,園園很配合,不看了!可沒過5分鐘就央求著想看電視,為了不讓園園看電視,我告訴她這個時間點沒有動畫片可看,可園園告訴我說“不用動畫片,看什麼都行”。一個沒頭沒尾的紀錄片都能目不轉睛的盯著看。


那時看著園園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只要讓看電腦,看電視,具體什麼節目已經不重要了”。那種已經到達痴迷的程度,就是在媽媽對電子產品的嚴格控制下造就的結果,我很奇怪朋友是怎樣做到讓園園對她言聽計從,不看電腦,電視的。可一旦離開了媽媽的視線範圍,園園對於那些平常媽媽明令禁止的東西內心的渴望,就像雨後破土的芽苗一樣瘋狂的生長。

或許家長更多考慮的是孩子的視力,身心健康,但現在這樣一個衣食住行都與網絡緊密相連的時代,我們杜絕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其實是在讓孩子與時代脫節,網絡也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正面的知識。我們誰都不知道被電子產品密切影響的一代人長大了會是怎樣的,但可以肯定,每天都盯著手機,電腦,電視看的行為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不可取的,

家長能做的就是教給孩子什麼是適可而止,要求孩子的同時家長以身作則,與孩子更多的親子互動來取代電子朋友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