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經典零食,你吃過幾樣?

哈弗玩專車

五分錢一包的“唐僧肉”酸梅粉、並沒有蝦的“咪咪”蝦條、夏天人手一支的雪人頭雪糕、保質期都忘記印上去的各種辣條……每隔一段時間,都能看到這種懷念80後零食的話題。



看來看去,發現全國80後熟悉的都是那老幾樣。壹周君今天倒是想借機說說,這代人為什麼這麼愛懷舊?

中國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出現在80後。當時的社會乃至他們的父母,都不會意識到這代人身上孤獨的因子。

直到他們邁過少年這道門檻,步入本身便要承擔更多責任,迷茫與彷徨如影隨形的中青年,特殊的出生年代和今日社會人際關係的疏遠,如大浪翻湧,把80後推到一份共同記憶之中,成就了集體懷舊的風潮。

80後是名副其實的“漂一代”。這是最好的時代,因為選擇太多,扇扇大門都在敞開;這是最壞的時代,因為並沒有幾扇門中的風景,是屬於你的。

為了生活,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全神貫注地配合著奔跑。要事業、要家庭、要愛情、要尊嚴、要財富、要健康,在每一個緊箍咒前,安穩這個詞,實在太像陽光下的泡沫,脆弱得一戳即破。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80後聲勢浩大的集體懷舊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信息太多,眼球匱乏的時代,他們懷念那個信息寥寥,眼球充裕的時代。

在瞬息萬變,緊張漂泊的時代,他們懷念那個緩慢運轉,安穩溫柔的時代。

在處處路口,卻永遠辨不清風往哪吹的時代,他們懷念那個沒有選擇,簡單幹脆的時代。

於是,“穩定嗎”三個字,成為尋求伴侶,事業,新生活的唯一標尺。

自04年至今,公務員報考人數逐年猛增。曾經滿懷流浪夢的少年,如今神情疲憊,向時代奉上回程的車票。

時代列車繼續加速向遠方飛馳,但他們,開始考慮是否換乘。


武漢壹周

美食可以說是凝結了一代人的記憶!

有些味道至今難忘。比如衛龍辣條,唐僧肉。

如果你是80後,相信你絕對吃過!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7844070597463917331, "vid": "2dba01e06c9a455db372d3796706c339\

1 烤紅薯香噴噴,甜絲絲,好吃看得見

2.爆米花一個老頭扛著一口葫蘆一樣的黑鍋,走街串巷。將米變成白白的爆米花。是那時最受歡迎的魔術師!

3.攪糖稀兩根冰棒棍,加一團半透明的糖稀.1毛錢一團.攪一攪,拉一拉,又好吃好玩。只是現在看來不太衛生

4.酸梅粉不用我說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5.棉花糖最不可思議的小吃.5分錢一團.一勺勺的糖進去,一團團棉花出來.棉花能吃,還是甜的!天哪,這可能是我少年時代,最想往的一種東西.

6.果丹皮很多人都是吃它長大的.非常成功的一種山楂製品,能讓20年後的人們念念不忘.1毛錢一根.

7.冰棍真的是"冰"棍,除了冰就是棍子,絕對貨真價實*335;分一根.以致於將後來的5毛一根的"娃娃頭"驚為天人

8.麥乳精非常好吃的零食,但不是誰家都有的。常常是整把整把地倒進嘴裡,甜得和蜜一樣。

9.泡泡糖長長的一條,用紅一半白一半的紙包著,上面有一個小姑娘吹泡泡,在“大大”出現以前,是絕對“大哥

10.無花果 一個小小的白色袋子,上邊印著“無花果”三個字,裡面裝得就是那酸酸的甜甜的乾乾的無花果了。很長一段時間困惑於無花果到底什麼樣子,這細細的乾乾的絲,一點也不像花,就更不像果啦,可為什麼叫無花果呢?


柴火煮飯

我的座標,內蒙古赤峰,也許各地的ACer們都有著不同的回憶

如果您小時候喝過不一樣的汽水,有不一樣的最早記憶,就在評論區一起分享一下吧!

作品來自A站up主:廢人龍


AcFun彈幕視頻網

每個人都有一個童年,每個人童年都有一個故事。說到80後們的童年他們的經典零食大該有八、九種吧。我吃過五種。給我印象最深的有棒棒糖,大大卷,小浣熊方硬麵,還有爆米花。這些食品比不過現在,但它的味道確是最好的,終身難忘。那種滋味永遠定格在80後的心中了。


喀秋莎61589681

你知道50後吃什麼零食嗎?

春天:野外採食莓子、毛毛針、薔薇苔。

夏天:在菜園子裡偷食黃瓜、西紅柿、菜瓜、香瓜。

秋天:刨花生、玉米棒、玉米桔、野葡萄、毛栗子、野山楂。

冬天:偶爾吃爆米花、炒蠶豆、炒六穀爆、山芋角子。

總之,只要是能吃的,無論是野生的,家種的,都找來吃。就是這樣,依然是肚中無食,餓得難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