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為什麼選擇養子曹芳?

大胖臉萌萌噠

魏明帝曹叡有兩大業餘愛好,一是對建築有著狂熱的愛好,二是對美色有著超乎尋常的迷戀,得了一個“流氓皇帝”的稱號。為了不耽誤他尋歡作樂,他從龐大的後宮隊伍裡挑選了六位美女擔任高級秘書,代理他批閱、簽發文件。自己則一頭扎進溫柔鄉里,以至於三十來歲就被掏空了身子。雖有良田千頃,卻沒能收穫一顆果實。

沒有子嗣的曹叡只好從宗室中領養了兩個兒子,以便將來接自己的班。這兩個就是曹詢和曹芳。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曹叡終於在過度的縱慾中熬盡了最後一滴油,死在了女人溫柔的懷抱裡。在嚥下最後一口氣前,指定曹芳為接班人。

當時,曹詢和曹芳年齡相仿,魏明帝在二選一中選擇曹芳,應該是從體質上進行的考量,後來的事實印證,曹詢只活到十三歲就夭亡了,說明他屬體弱多病型的兒童。

八歲的曹芳被到風口浪尖後,由顧命大臣曹爽、司馬懿輪流執政。曹爽是皇室宗親,沒什麼能力,只是由於對魏明帝表現得超乎尋常的忠誠才得輔政大權。而司馬懿在耍陰謀詭計方面卻是大師級的人物,連諸葛亮這樣的人物都被他玩死。曹爽在他面前哪討得了好?很快在內訌中輸了個精光,被誅滅三族,曹魏大權從此落到了司馬家族的手中。


高山流水品歷史

曹魏三傳之後就略顯頹勢了,曹操英明神武,曹丕頗有心計,曹叡也算的上有兩把刷子的皇帝。

曹叡

不過從曹叡以後,曹魏的歷代皇帝多被司馬懿家族控制,其根本也就是司馬懿能活,曹魏的皇帝過於短命而且子嗣不多。

曹芳是第一個被司馬家廢掉的皇帝,他既然如此不堪,為何曹叡還要選他為繼承人呢?

曹叡

首先我們來看看曹叡(204年-239年)有沒有親子,曹叡作為魏朝的第二任皇帝,正史記載魏明帝后宮多達數千人(曹魏王朝十五位皇后小傳!,自然有自己的親生兒子,除非是功能障礙。有自己親生的兒子為何要讓養子繼位,自然是親子多數夭折。正史記載曹叡有三子,分別如下:

長子曹冏(? - 226年),226年立為清河王,同年去世,如果以曹叡14歲結婚同年生子,則其壽不過8歲。

次子曹穆(? - 229年),228年立為繁陽王,229年去世,壽依然不過八九歲。

三子曹殷(231年 - 232年),年不過2歲。

還有二女,長女平原懿公主曹淑早夭,次女齊長公主。

由於子嗣凋零,迫不得已,曹叡只能從宗室中尋找繼承人。如果從自己父親曹丕的後人中尋找繼承人的話,至少可以找到三人(說至少是因為有史記載的有三人有名)——

曹尋(贊哀王曹協之子)、曹啟(東海定王曹霖之子)、曹髦(東海定王曹霖之子,後來被司馬師立為皇帝)。

曹丕

不過曹叡卻捨近求遠,拋開自己的侄子,而是尋找宗室的旁支來繼承大統。他先後尋覓到了遠支的侄子曹芳(任城王曹楷的兒子,曹彰的孫子、曹操的曾孫)和曹詢(世系不詳),從小將他們養在宮中,對他們也是隱瞞自己的出生來歷。青龍三年(235年),封曹芳為齊王,曹詢為秦王。

可見曹叡還是很有政治手段的,尋找宗室旁支的入繼大統至少可以防止他們的父輩干政,也可以疏遠他們與親生父母的感情,就不會出現後世的濮議(宋英宗時代對生父尊禮濮安懿王趙允讓的討論)和大禮議(明世宗嘉靖皇帝為生父興獻王的父子關係之爭)。

至於有兩個養子,為何選擇曹芳而捨棄曹詢呢?

以封爵來看,歷代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其中秦王更是尊貴中的尊貴,可以看出曹叡當初還是有意讓曹詢為後嗣的。不過從曹詢的壽命來看,其死時年僅13歲,可見曹詢的身體羸弱,體弱多病。而曹芳活了四十三歲,如果不是被廢肯定還能多活幾年,可見身體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曹彰

另外曹彰之死不明不白,《三國志》記載為曹彰進京朝覲,暴斃於府邸中。《世說新語》則更是直接說曹丕毒死了曹彰——

魏文帝忌任城王驍壯。因在卞太后閣共圍棋,並噉棗。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自選可食者而進,王弗悟,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預敕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須臾,遂卒。復欲害東阿,太后曰:“汝已殺我任城,不得復殺我東阿。

不知道是不是曹丕家族有愧疚之意,故立其孫為嗣。

穿女裙的司馬懿

總觀,曹叡選擇曹芳為繼承人可謂是多費心機,曹叡作為魏朝三祖之一也不是徒有虛名,不過曹叡卻為曹芳選錯了輔助大臣,一個才疏學淺的曹爽,一個狼子野心的司馬懿,曹芳算得上是遇人不淑呀,曹魏至此大權旁落!


最愛肉丸子先生

魏明帝曹叡雖說是天資聰慧,英明非常,但子孫緣確實十分淺薄,自己的親生兒子全部夭折,於是只能從旁支親屬中選取養子來入繼大統,當時被曹叡選中皇位繼承人的並不只有後來登基為帝的齊王曹芳,還有一個就是秦王曹詢,所以曹叡的繼承權並不是只有曹芳一個人選。

為了防止繼承者以後知道自己的身世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禍亂,兩人都是在年僅三四歲的時候就被抱入宮,同時曹叡下令銷燬一切有關兩人的宗室記載,所以除了齊王曹芳後世推測有可能是任城王曹彰的孫子外,其他資料完全不詳。

兩人入宮後接受同樣的教育,同樣的禮儀,同時稱呼曹叡為父親,曹叡對兩人可以說是寄予同樣的厚望,但為什麼最後卻選擇了齊王曹芳作為繼承者呢?或許掌管後宮的那位女王太后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吧!


在曹叡病重的時候,想封曹宇為大將軍,授予輔政大臣的重任,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這本來是很好的託孤安排。不過曹宇一再推辭,不願接受大將軍一職,眼見著曹叡大限已近,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安排曹爽為大將軍,和司馬懿共同輔政。

在安排好託孤大臣之後,曹叡已經無力再做出任何決定,在決定曹芳為繼承者之後的當天曹叡就去世了。事發如此突然,但後面曹芳繼位卻十分平穩,沒發生過什麼不和諧的事情,這和後宮郭太后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郭太后一向比較喜歡曹芳,後面曹爽強行軟禁郭太后於永寧宮,郭太后和曹芳兩人都是哭著告別的,這可以看出兩人的感情其實是挺好的。

在曹芳繼位之後不到五年的時間,曹詢就病死了,可以看出曹詢身體一直不行,體弱多病,這一點也是曹芳最終可以繼承帝位的原因之一。


那隻胖狐狸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沒得選擇。

首先介紹一下人物。

曹睿(實際是曹叡)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總計十三年,不長也不短,擱現在也是兩屆半了。與曹操曹丕並稱“魏氏三祖”,這個稱號可不是別人阿諛奉承給安上的,而是其卻是幹出了成績。曹叡不僅善詩文,而且還平定鮮卑,攻滅了公孫淵。

本來一位這樣有作為的帝王肯定可以讓魏氏興盛的,但是可惜啊,不知是老天的意思還是司馬家的意思,反正他生一個死一個,好不憋屈。

在第三子死後,曹叡也絕了再生子嗣的念頭,於是就領養了兩個兒子,一個是曹洵,一個是曹芳。

本來領養他們兩個的時候曹叡正當風華正茂,揮斥方遒的年紀,按理來說再活個幾十年不成問題,但是他卻有個壞毛病,荒淫,沒得女人過不了日子。於是乎三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骨瘦如柴,疾病纏身。沒辦法只能立太子,立誰呢?曹睿想了想還是看體質吧 不要跟我一樣這麼多病就行了,好傢伙,這下曹芳中獎了,誰叫曹洵體質不好呢,於是皇位就落到了曹芳手裡。


不羈得有學問

因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在當時那個時候朝中基本無人可用,再加上曹丕在世時經常打壓曹氏宗親,然後才導致可無人才可用,再加上大司馬曹真的去世更快加速了大魏的滅亡,因為大司馬夏侯惇之後便沒一個夢扛死大旗跟司馬懿對著幹的人了,曹爽自然草包一個,夏侯尚又跟司馬家聯親自然也不希望司馬家落敗,然後包睿雖然有駕馭權臣之力,可是他身患重病也恐時日無多,情急之下不得不立少帝曹芳為繼承人,但是他託孤的時候人沒有選對,這才導致了後來曹家天下落入司馬家之手!而那時曹家也失去人心,沒人願意幫他們了!曹叡這也是沒辦法的,內有權臣,外有強敵他要考慮的東西很多,在加上自己家的叔叔也不成氣候!臨死沒有值得託付的人,所以他不得不用司馬懿!這也許就是他的選擇和無奈吧…




演員任濤

因為他沒有親生兒子,只能指定養子曹芳繼位。曹睿30多歲就掛了,死在縱慾過度。



腳踏一枝梅

曹睿雖然有眾多后妃,但是出生的兒子都早夭,沒有留下一個親生子嗣,於是接曹詢、曹芳兩位宗室子孫入宮撫養,等到曹睿病重,將曹芳立為太子。曹詢、曹芳二人相差僅一歲,因此首先年齡問題就可以排除,其次是後來看曹詢活到了十三歲早夭,說明其在宮中的身體就應該不大好。再一個曹睿生前很寵愛郭皇后,後來郭皇后因為曹爽專權將她軟禁,母子分別,相對而泣,此時,曹芳十五歲,照現在來看,正是叛逆及想要獨立的時候,但是表現出與郭皇后很深的感情,所以,曹睿將其立為太子可能有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郭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