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安塞區作為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修復試點區,今年以來,多渠道發力,取得了顯著效果。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安塞區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修復試點項目。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我現在是在安塞區鐮刀灣鎮羅居村,我現在所在的這個村莊,也是康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的其中一個點,我右手邊的這個河道,主體工程已經完成。我們可以看到,現在這個河道的整體環境,美觀而又整齊,而在我右手邊的這個空地正在逐步打造一個河灘公園。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康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技術員 常慶慶:

原來河道比較髒亂差、不規則,而且對農民農田沖刷比較嚴重,現在通過整治基本達到了我們的預期效果,對農田起到了保護作用。現在站的這塊空地,以前就是石子地,衛生都比較差,現在我們鋪土做一些人行步道,種些綠色草坪,為當地的村民弄一個休閒的好去處。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康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是安塞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修復試點項目之一,涉及羅居、李圪堵坡、段先則3個村,項目總面積64.11平方公里。除了河道面貌煥然一新,有效改善河道水生態外,山上的林草植被恢復和林草地改良工程也已經完工。放眼望去,育林坑整齊排列,山桃、核桃等樹苗茁壯成長。(山水林田湖草項目)既有利於水土保持,同時也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提升生態修復附加值。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康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技術員 常慶慶:

咱(林業措施)主要分三個板塊,一個就是興建水保林,另一個就是林分改良,再一個封禁區。

除此之外,安塞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修復試點項目還與三大農業產業相結合,進行梯田改造、配套道路以及灌溉等基礎設施、實施溝谷綜合治理工程。目前,康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各項目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與此同時,杏子河流域(安塞片區)水土共保共治項目也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中。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除此之外,安塞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修復試點項目還與三大農業產業相結合,進行梯田改造、配套道路以及灌溉等基礎設施、實施溝谷綜合治理工程。目前,康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各項目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與此同時,杏子河流域(安塞片區)水土共保共治項目也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中。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我們都知道,王窯水庫是我們延安人民用水的一個重要水源地,而我現在所在的這個位置,就是王窯水庫水源涵養林的作業區,今年以來,山水林田湖項目,在這裡實施了5.3萬畝的水源涵養林,從而進一步減少了王窯水庫的入庫泥沙量,淨化了水質。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杏子河流域水土共保共治項目涉及招安鎮碾盤溝、謝屯等15個村,主要是對水源地生態環境進行治理。安塞屬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全區乾旱少雨,水資源短缺。2017年山水林田湖草項目落地安塞後,安塞區委、區政府以流域為單元、以水系為骨架,按照集中連片、規模治理等要求,對三年項目任務合理佈局,最終實現一河清水送延安目標。今年安塞主要對康河和杏子河流域的生態進行系統修復,包括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區域生態修復、農田生態提升、水資源保護與水資源綜合利用、廢棄礦山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農村面源汙染綜合整治等內容。預計六月底山水林田湖草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完工。

風起安塞(七):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 留住綠水青山

延安市山水林田湖項目辦公室負責人 趙虎:

我們的工作目標是通過三年努力,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30平方公里,村鎮垃圾汙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延河出境斷面水質達到四類標準,最終實現生態美、產業強、群眾富的一個綜合的生態治理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