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宜州區,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遊目的地、“全國文化先進市”、“中國村民自治第一村”誕生地,2015年3月,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宜州“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其特產主要有沙田柚、果蔗、桑蠶繭、乳鴿、油魚、船丁魚、龍江芝麻劍魚、古龍梨、文昌碎鹹菜等。野生動物有麝香、穿山甲。主要風景名勝有下梘河流域劉三姐歌謠文化生態保護區,白龍洞遊覽區等。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三門巖寺遠眺西竺寺景區風光 李增英攝

站在三門巖寺上,極目遠眺,實在不失”一覽眾山小“的意趣:

群山峰嶺連綿起伏,蔥綠的水田、桑地在濃霧中盡收眼底……

遠處宜州山城的勝景也朦朧可見,亦幻亦真……

與天際間雲蒸霞蔚的嫵媚交織成仙境般虛無縹緲的綺麗圖畫,真是美不勝收……

這般的虛無縹緲,這般的亦幻亦真,讓人彷彿步入“太虛幻境”,難辨真假…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三門巖寺 黃傑輝 攝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摟。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時過境遷,歷史越千年,置身三門崖寺前,身凌雲上,腳踩青磚,涼風陣陣襲來,怎不引人發懷古之幽思,這怕是三門巖寺更加別樣魅力的所在了!

三門巖寺位於宜州市北郊,距市中心兩公里。集名勝古蹟、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於一體的旅遊景點和遊覽勝蹟。始建於唐代,景區建築分主、側峰,有十八溶洞,洞中有生根石刻成的千尊佛像,為天下一大奇觀。主峰宛如一尊莊嚴端坐、頭頂三朵蓮花的佛祖;側峰似獅子聽觀音誦經。主峰有三足鼎立,可用木錘敲出洪亮聲音的“罄石”,側峰有丁字巖等溶洞。《徐霞客遊記》中稱:“此洞之勝,內外兩絕。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流河寨――壯族歌仙劉三姐故居,為廣西著名風景名勝區下梘河的一大遊覽勝地,位於市城東北郊8公里處的劉三姐鄉馬安村,座落在下梘河的東岸,佔地十餘畝。寨中至今仍保留有劉三姐、阿牛哥、錦妹當年居住過的房屋,有壯寨門、壯族圖騰、農家勞作工具和茶樓等仿古建築。

遊客可乘坐遊船也可乘從汽車到此旅遊觀光。每逢週末或節假日流河寨內熱鬧非凡,遊客絡繹不絕,大家爭相到此來領略劉三姐山歌與壯族舞蹈的神韻。如今流河寨已成為宜州旅遊的熱點。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歌仙橋景區位於宜州市劉三姐鄉下梘河畔,規劃分三期建成,目前投資8000萬元人民幣的一期工程――歌仙橋景區基本建設已經完成。建成後的歌仙橋景區,將是一個以歌仙橋為主體,以傳承挖掘劉三姐文化為核心靈魂的文化生態旅遊景區,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文化體驗、頤養宜居功能於一體。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在宜州市一中東側,有一座建於乾隆二十五年的牌樓,時稱“會魁樓”,又稱“四牌樓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我國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大書法家、詩人黃庭堅,於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被貶到宜州羈管。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9月30日,黃山谷病逝於宜州的南樓。宜州人民非常敬仰黃山谷的高尚品德和淵博學問,在他逝世以後,人民給他建祠紀念。八百多年來,宜州的黃山祠,迭經興廢。從1105年始建,到1986年重建,期間重修或重建達15次之多。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劉三姐音樂噴泉廣場夜景

位於宜州市馮京路段,距市中心1公里。集觀光、娛樂、歌圩、民族文化活動於一體的旅遊景點。1999年建成。景區西靠南蛇山,南望龍江河,北臨宜山。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易水灣是臨江河風景區祥貝河段,山水交融形態呈S形,故也叫S灣。那裡灣深灘淺,河水碧綠,兩岸翠竹婆娑成林,青山、綠水、翠竹相交相融,河道蜿蜒逶迤,有如巨龍盤旋。尤其是秋收時節,天高雲淡,登臨高山,放眼四望,在秋日的陽光下,遠處青山如黛,近處流水潺潺,田野上或是金燦燦的稻田,或是綠油油的桑園;或是田間忙碌收割的農人,或是河邊放牛的牧童;山水風光、田園氣息撲面而至,如畫景緻美不勝收。其獨特的風光景觀,引來各地攝影、旅遊愛好者爭相前往。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六坡水庫風光 李增英攝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六坡水庫火燒雲 韋炳華攝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德勝守禦千戶所遺址

德勝古城 位於德勝街西約1公里許,亦稱河池守禦千戶所遺址。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河池守禦千戶所於河池州,以扼七十二峒之衝,隸慶遠衛。永樂六年(1408)遷至德勝。城呈長方形,東西寬500米,南北長1000米,四面有城門和城樓,現僅存東門城樓。樓高8米,長11米,城門高3.5米,寬3.4米,均為細鑿料石基礎,牆為明代青方磚,甚為壯觀。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古城峒位於宜州市城北郊3公里的木棉村後,1255年建造。此處群山環繞,皆峭壁懸崖,四面如鐵,內可容萬灶,外可扼咽喉,牢不可破,險不可夷,故號“鐵城”,後稱古城峒

大美河池,無限風光在宜州

廣西最大的壽字碑刻南山壽字璧刻 徐國環 攝

南山在宜州城區南郊2公里處,有摩崖詩刻數十處。在南山麓有一山洞人稱為龍隱洞,傳說這裡有地下通道穿過龍江河底可到達白龍洞。洞前峭壁上有宋代將軍費忱平“安撫”瑤族起義領袖莫文察的“凱旋碑”和知州沙世堅鎮壓毛南起義首領莫文察的記事碑等十餘幅

愛泡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歡迎景區、溫泉景區、酒店、民宿、設計規劃公司、景區配套、相關衍生產品線上線下合作,歡迎參與旗下愛泡網之泡寶成長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