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儲玉米繼續“天量”拍賣 東北旱情緩解難阻玉米減產趨勢

近日,國內玉米市場關注的焦點就是臨儲玉米拍賣和東北產區旱情。6月初周投放量仍為800萬噸,拍賣數量將會縮減的傳言不攻自破,近日連續降雨已使東北大部分地區旱情有所緩解。

據統計,截至5月25日當週,我國臨儲玉米拍賣投放795.6634萬噸,成交422.1117萬噸,成交率53.05%。其中,黑龍江玉米成交181.4萬噸,吉林成交151.3萬噸,遼寧成交36.2萬噸,內蒙古成交53.4萬噸;一等玉米成交93.7萬噸,二等成交224.4萬噸,三等成交103.3萬噸,四等成交0.97萬噸;2014年產玉米成交322萬噸,2015年產玉米成交99.5萬噸。

近7周累計成交量已達3586.5718萬噸,總成交率67.97%。從溢價情況來看,或許是受前期乾旱天氣帶動,遼寧、吉林玉米最高溢價維持在100元/噸以上,但此好景能夠持續多久需繼續持謹慎態度。

臨儲玉米繼續“天量”拍賣 東北旱情緩解難阻玉米減產趨勢

5月31日,2018年的第八次臨儲玉米拍賣繼續舉辦,當日投放臨儲玉米392萬噸,成交242萬噸,成交率達61.74%,其中最高成交價1700元/噸,最低成交價1350元/噸,平均價1498元/噸。儘管總的成交率一如預期繼續下降,但遼寧、吉林等產的糧源也一如既往的受到了積極的競搶,繼續衝擊著市場的神經。

與此同時,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繼續公佈了第九次臨儲玉米拍賣的信息,定於6月7日-8日繼續拍賣臨儲玉米801萬噸。

臨儲玉米繼續“天量”拍賣 東北旱情緩解難阻玉米減產趨勢

隨著拍賣成交量的不斷增加,由於交易規則中規定成交的糧食出庫期為兩個月,即從6月中下旬開始,拍賣糧源將陸續進入出庫截止期,7-8月份出庫難所衍生的問題將逐步體現,屆時集中出庫現象將更加凸顯,或將進一步打壓國內玉米市場階段性行情,尤其需注意是否會與大量進口穀物到貨時間發生重疊。

同時,進入夏季,石油漲價使得物流成本增加,後期的運力更加緊張,再加上用糧企業還是有一定的補庫需求,或將造成玉米價格小幅上調,但估計難以持久,參拍貿易商應積極抓住這個機遇,合算成本,適度參拍,儘快脫手。

臨儲玉米繼續“天量”拍賣 東北旱情緩解難阻玉米減產趨勢

另外,根據調查顯示,目前東北地區春播玉米已經完成九成以上,總種植面積較去年提升3.2%,新季玉米生長情況將直接影響遠期玉米行情。截至目前,吉林省旱田農作物播種接近尾聲,其中抗旱“坐水種”面積達2100萬畝,水田秧苗移栽過七成;黑龍江省農作物播種已過九成,玉米播種接近尾聲,抗旱“坐水種”面積達2500多萬畝,佔玉米麵積近三成。目前東北地區春播玉米出苗率整體達到五成以上,較去年同期低10%~15%。其中,吉林出苗率較差,預估在60%~80%,而且傳統的玉米主產區公主嶺、榆樹等地也受旱嚴重。

從全年的玉米產情形勢看,據農業農村部專家監測預警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預測,2018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將調減至34950千公頃,比上年度減少495千公頃;單產每公頃5995公斤,比上年度減1.6%;總產量2.10億噸,比上年度減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