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除了趙雲自然死亡,還有哪些名將不是戰死而是自然死亡?

原諒不原諒抗揍不抗揍

自然死亡包括老死、病死或者其它方式,反正沒有血光之災,有以下幾位:

趙雲、馬超、許禇、張角、夏侯惇、司馬懿、陸遜、丁奉,黃蓋、周泰、淩統、馬岱、廖化、曹仁等。

一、趙雲死於第九十七回:



諸葛亮初出祁山,趙子龍老當益壯,威風不減當年,屢立戰功。諸葛亮二出祁山前,趙雲病重而死。 趙雲是《三國演義》中斬將最多的武將。

二、馬超死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



諸葛亮南征孟獲,派馬超監守陽平關,諸葛孔明平南迴都,馬孟起病故。只有四十七歲,比較可惜了。但分析,這麼年輕,不會是老死,應該與心情極度鬱悶有關。

三、張角在第二回就完蛋了:

但並非戰死:黃巾之亂。董卓打不過張角,朝廷就派皇甫嵩來代替董卓,皇甫嵩到時張角就已經死了。

四、司馬懿死於第一百零八回:



為什麼把司馬懿列入戰將行列?人家也是和魏延大戰過的人物――戰不三合,魏延拔馬便走,司馬懿拍馬追來――無論魏延是不是詐敗,司馬懿敢追,說明還是蠻自信的。

曹家到了曹芳時代,司馬懿才掛,活得真夠長,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曹真,諸葛亮,陸遜,內外所有的敵人都敗給了他鐵烏龜般的長壽。

五、陸遜也死於第一百零八回:



孫權立孫亮為太子時,陸遜已亡,說明他應該死在司馬懿之前。

六、許禇應該在第八十六回以後才死:



關於許褚本人的最後記錄是第八十六回中,“吳、蜀通好”,曹丕大怒,派兵攻打東吳,“會聚大小將士,令……許褚、呂虔為中軍護衛,……前後水陸軍馬三十餘萬,剋日起兵。”

曹丕兵敗,張遼為了救曹丕被丁奉一箭射在腰上,被徐晃救回,瘡發而亡。並沒有記錄許褚的戰鬥,肯定是安全撤退了,推測後來是自然死亡。但他應該沒有活到鍾會領兵入蜀,否則鍾會不敢殺他兒子。

七、夏侯惇死於《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



曹操病重,急召夏侯惇商議。夏侯惇到了殿門前,忽見伏皇后、董貴人、二皇子、伏完、董承等,立在陰雲之中。夏侯惇大驚昏倒,左右扶出,自此得病。四月就死了,屬於見了鬼,被嚇死的。


八、丁奉活得很長,一百零八回還光著腳在雪地中打仗:



丁奉協助吳主孫休幹掉了權臣孫綝,成為了吳國重臣,負責沿江對魏國的防守,於孫皓掌權期間病逝。

九、馬岱斬殺魏延後再沒有出現過:

應當是自然死亡,斬殺魏延是他最後的光輝。

十、廖化,死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九回(120回全書終),是《三國演義》中最牛掰的人物:



自參加黃巾起義開始,廖化幾乎貫穿《三國演義》始終,直到蜀亡。第119回,“卻說姜維、鍾會、鄧艾已死,張翼等亦死於亂軍之中。太子劉璇、漢壽亭侯關彝,皆被魏兵所殺。……廖化、董厥皆託病不起,後皆憂死。”

其餘幾人就不詳細說了。



黃蓋、周泰、淩統、曹仁等幾人在書中沒有詳細講述他們是何時死亡。也許是活得太老,已經不堪一用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