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強起來新時代的實踐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這一論斷展現了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揭示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實踐邏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方法,圍繞改革發展穩定,治黨治國治軍,在對國情的深刻洞察、對時代的深度思索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實際、指向未來的戰略決策。這為我們深刻認識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遵循。

迈向强起来新时代的实践逻辑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邁向強起來的動力源泉。圖為港珠澳大橋雄姿。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強起來的主題主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思考、精心謀劃的就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將其作為治國理政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他特別指出:“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這篇大文章,絕不是矯情的擺設和空洞的幻象,必須切實反映和遵循到改革發展的所有工作當中去,成為引領目標任務的主題主線。有了這個主題主線,實現強起來就有了明確的大方向,我們也才能始終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軌道。

迈向强起来新时代的实践逻辑

新發展理念崇尚創新,把創新作為改革發展的驅動力。圖為我國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三號”原型機。新華社發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實現強起來的動力源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從總體來看,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然還需接力奮鬥。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超越,是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的夢想。面對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期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並且把這個夢想具體化為“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他同時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顯然,在實現強起來的奮進過程中,中國夢反映的是一種振臂一呼的偉大宣示,是一種振奮人心的目標追求,也是一種不斷進取的動力源泉。

新發展理念是實現強起來的理念先導。中國經過60多年的發展,既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時也在發展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包括體制機制障礙問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生態失衡問題、收入差距較大問題,還有就是當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對中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對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崇尚創新,把創新作為改革發展的驅動力;注重協調,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倡導綠色,“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厚植開放,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進共享,讓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強起來的價值引領。“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三個層次:一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二是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三是要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並將青少年群體作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點對象。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實現強起來的重要抓手。在新時代,改革發展穩定面對的問題更復雜,遇到的矛盾更尖銳,改革的結構性、系統性問題更加突出。面對新變化新特點新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著眼於發展全局,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是“五位一體”、戰略佈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實現強起來找到了重要抓手。

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是實現強起來的戰略支撐。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的國防建設涉及陸、海、空、天、網的五維世界,涵蓋內防、外護、空天和網絡安全、反恐等主要內容。這就要求中國的國防戰略體系有更全面、更完整、更先進的構想、規劃和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鮮明提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強調要更加註重聚焦實戰,更加註重創新驅動,更加註重體系建設,更加註重集約高效,更加註重軍民融合,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戰略支撐。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強起來的根本保障。打鐵必須自身硬。實現強起來,黨必須先要強起來。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新的歷史方位,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就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就必須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光明日報》( 2018年06月01日0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