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長三角9地市在滬簽署協議共享共創G60科創走廊

重磅:長三角9地市在滬簽署協議共享共創G60科創走廊

重磅:長三角9地市在滬簽署協議共享共創G60科創走廊

重磅:長三角9地市在滬簽署協議共享共創G60科創走廊

重磅:長三角9地市在滬簽署協議共享共創G60科創走廊

根據協議,各方將聚焦規劃對接,推動長三角區域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佈局一體化。兩年多來,G60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全球最先進ALD工作母機、超硅半導體300毫米、450毫米集成電路用晶體生長系統、清華啟迪小型便攜式質譜儀等6個全國首臺套為代表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湧現,軍民融合重大裝備Ts150燃氣渦輪起動機、Tp1000、Tp600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研製成功;全區科技成果豐碩,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特色產業基地”,創遠儀器參與的“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東華大學有關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分別獲評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一等獎。九地市將把握長三角產業集群空間佈局規律,按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一體化要求,著眼錯位競爭、優勢互補,佈局基於工業互聯網的智能製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依託松江全國唯一一個工業互聯網示範基地,以海爾、用友等長三角龍頭企業為引領,形成以若干以工業互聯網為支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核心企業為引領的產業集群;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滬蘇湖合高鐵全面開工為契機,加快松江樞紐項目建設,彙集滬蘇湖合高鐵、滬昆高鐵、滬杭城際等12臺26線,優化交通體系,擴大同城效應。

聚焦戰略協同,推動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資源配置一體化。以松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工業互聯網)為牽引,依託海爾Cosmo平臺、用友軟件等龍頭企業,共建共享面向長三角的G60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創建G60科創走廊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形成長三角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公共平臺;同時,組織九地市企業組建G60科創走廊聯合採購團隊,加強與全球智能及高端裝備企業長期採購合作,為提升G60科創走廊重點產業能級建立廣泛的國際合作網絡。

聚焦專題合作,長三角協同創新攻關推動高質量發展一體化。加強“卡脖子”重大領域聯合攻關的專題合作;推動蘇州工業園、臨港松江科技城、清華啟迪園區等長三角品牌產業園區深度合作,建立品牌園區內產業合作利益共享機制;聯合組建G60科創走廊發展引導基金,推動一批基金在長三角形成產融結合集聚效應;共同設立G60科創走廊科技創新獎。

聚焦市場統一,推動科創要素按市場配置要求自由流動一體化。加快智慧G60科創走廊建設,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一網通辦”試點;深化並做實以“簡政放權+互聯網+店小二”為要義的G60科創走廊產業集群發展“零距離”綜合審批制度;探索建立一體化的市場準入和產品銷售機制;探索G60科創走廊土地利用規劃、二次開發新路徑。

聚焦機制完善,推動長三角區域制度供給一體化。健全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服務機制,進一步健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工作機制,按照不同行業、不同主體,每年務實開展3到5次專題性的要素對接大會,打響“G60科創走廊要素對接大會”品牌。為保障合作內容能夠務實有效推進,在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的領導下,各方探索建立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制度和專題會商機制,每年在九地召開G60科創走廊建設聯席會議不少於一次,並在松江成立實體化運作的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作為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的實施機構。建立“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工作機制,組織九地市共同制定G60科創走廊建設相關規劃、政策、行動計劃、年度發展報告和專題報告等,實現長三角區域制度供給的一體化。同時,強化黨建引領,服務創新鏈,服務產業鏈,推動科技創新、黨建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構建輻射長三角的G60科創走廊區域化黨建格局。

6月1日上午在松江舉行的G60科創走廊第一次聯席會議上,九地市共同審議發佈了G60科創走廊總體發展規劃3.0版,確定了G60科創走廊新定位、新佈局、新舉措。新定位,即打造長三角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引領示範區重要引擎,主要內涵是長三角率先邁向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引擎,長三角率先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試驗田,科創驅動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主陣地。新佈局,即打造“一廊一核多城”總體空間佈局,“一廊”即G60科創走廊;“一核”即全球科創中心——上海,松江背靠上海科技創新資源優勢,成為向東承接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和先進製造功能、向西輻射江浙皖腹地的樞紐和要衝;“多城”包括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等城市。新舉措,即聚焦五大著力點,推動五個一體化。

會上,九地市共同發佈了《G60科創走廊松江宣言》。九地市一致認為,進入新時代,G60科創走廊要秉持新發展理念,聚焦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實體經濟,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創新驅動、經濟轉型升級、深化改革開放和實現更高質量的區域一體化發展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九地市將凝心聚力,抓好落實,聚焦五個著力點,全面抓實G60科創走廊長三角貫徹新發展理念引領示範區的重要引擎作用,不斷深化務實合作,切實推動長三角地區實現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九地市著眼“決策依實情、謀劃出實招、推進講實效、長三角有實得、國家有實力”,建立了包括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制度、要素對接大會制度、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合作研究和成果發佈制度、聯合組團參加中博會等工作制度。

會上還舉行九地市重大產業合作項目和園區共建項目簽約。海爾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與航嘉電器(合肥)有限公司、祥恆創意包裝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上海海越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分別簽訂海爾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戰略合作項目,松江區人民政府與上海創遠儀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分別簽訂G60科創走廊5G科創谷項目,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與松江區人民政府、嘉興市南湖區人民政府分別簽訂共建正泰智電產業聯盟項目,中車城市交通有限公司與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政府簽訂總部及智能製造項目,杭州牛墨科技有限公司與金華市金義都市新區簽訂石墨烯智能發熱產品生產基地項目,上海保隆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建設汽車電子產業基地項目,蕪湖市鳩江區人民政府與上海綠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綠地全球進口商品(蕪湖)運營中心暨皖蘇總部項目,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上海大匯塑業有限公司簽訂綠色生產性服務業園區項目,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與合肥市人民政府、松江區人民政府分別簽訂深化產業園區發展合作項目,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與宣城市人民政府簽訂宣城蕭山產業園合作框架項目,松江區人民政府與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產業園區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項目,常熟市人民政府與上海臨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產業園區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項目,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松江宣城產業園合作項目。

朝著成為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引擎這個目標努力,G60科創走廊的發展經歷了從1.0到2.0再到如今3.0版的“三級跳”。2016年初,松江率先啟動1.0版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建設,聚焦度、顯示度、貢獻度顯著提高,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不斷增強,取得了創新驅動發展強勁、產業結構調整強勁、先進製造業投資強勁、輻射帶動力強勁“四個強勁”的顯著成效,科創驅動“松江製造”邁向“松江創造”邁出了堅實步伐。

2017年7月12日,松江與杭州、嘉興簽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2.0時代的正式開啟,三地在建立要素對接常態化合作機制、推動產業鏈佈局、打造科創平臺載體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G60科創走廊拉動松江地方財政收入增長成效明顯,2017年,松江地方財政收入在2016年增長33.2%、增幅位列全市第一的基礎上,繼續保持21.2%的增長,位列全市前茅。2017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8家,建立了G60賽迪研究院、G60長三角研究院、上海低碳技術研究院、上海股交中心G60分中心等科創功能平臺為依託的滬嘉杭區域協同創新載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G60科創走廊建設兩年多來,一大批百億級項目紛紛落戶G60科創走廊,其中包括投資100億元的海爾智谷項目,投資200億元的正泰啟迪智電港項目,投資100億元的清華啟迪二期項目,投資100億元的修正醫藥項目,投資200億元的國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等,總投資達到1467億元,其中一半已經開工。

2018年,松江提出以滬蘇湖合高鐵建設為契機,深化拓展G60科創走廊從高速公路時代的2.0版走向高鐵時代的3.0版。3.0版在滬嘉杭的基礎上,向滬蘇湖宣蕪合拓展,形成“一廊一核多城”的空間佈局規劃,輻射範圍擴大至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3.0版從城市戰略上升為長三角區域戰略,在長三角層面統籌規劃、共同推進,將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作出新的更大作為,成為面向全球展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新作為、新成就的重要窗口。

事實上,自2016年初,松江G60科創走廊不斷升級,企業也從單城記嬗變為雙城記、三城記。上海艾樂影像材料有限公司依託G60科創走廊的優勢,形成總部研發在松江區、生產在嘉善縣的雙城發展模式,將公司打造成中國優秀的數字化材料方案供應商。G60科創企業華銘智能終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因擴建需要,將企業搬到嘉興平湖的新埭鎮。老員工沒有因為異地搬遷流失,所有的供應商依舊在1小時可達範圍內,兩地政府服務企業思路相通,公司搬遷後繼續保持迅猛的發展勢頭。氣門嘴、排氣尾管、輪胎壓力監測系統市場佔有率居全球領先地位的上海保隆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把總部設在松江區,同時在安徽省寧國市設立了保隆(安徽)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最近擬在安徽省合肥市打造一個生產基地。 “公司這樣的佈局,有利於發揮各自的優勢,完美體現了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協同創新。”上海保隆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新能源與電力能源設備製造領軍企業,正泰集團開啟了“三城”模式,在松江區、嘉興市、杭州市三地佈局。來自區市場監管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至今,我區新增市場主體6萬多家,其中來自蘇浙滬皖的企業就佔了約三分之一,呈現出長三角城市合作分工,科創要素自由流動,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協同配置的好勢頭。

賽迪顧問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常春表示,G60科創走廊3.0版從城市戰略上升為長三角區域戰略,率先建立試點區域合作共建共享機制,有助於區域內的人口、經濟、創新佈局更加合理,為長三角和全國的區域協同發展提供示範。G60科創走廊3.0版將推動規劃充分對接,促進功能佈局互動,推動長三角區域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佈局一體化;推進國家自貿試驗區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務,在重大戰略協同中增強服務全國能力,推動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資源配置一體化;推動重點專題合作內容縱深拓展,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和示範作用的高水平合作成果,推動長三角高質量協同創新攻關一體化;有益於共同營造規則統一開放、標準互認、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環境,推動科創要素按市場配置要求自由流動一體化。

(圖片攝影鮑筱蘭 上海通訊員 楊逸飛 梁鋒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