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變器的生死棋局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風捲殘雲勝者為王。穿過光伏逆變器行業歷史的迷霧,既有英雄謝幕,也有豪傑登場,幾輪洗牌過後,無論是技術路線還是競爭格局顯然都較之前大為不同。

近日,第三方權威調研機構GTM Research發佈《2018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份額和出貨量趨勢》報告中顯示,2017年組串式逆變器出貨量首次超過集中式,規模約為4GW。這或許拉開了新一輪廝殺的序幕。

淘汰,是一場需求與競爭的合謀

逆變器的行業演進有三個關鍵詞:價格下降、市場轉移、組串式逆變器。事實上,組串式逆變器出現很早,幾乎伴隨了光伏行業的發展。

在光伏行業發展初期,光伏電站功率通常較小,在幾百到上千瓦之間。幾塊電池板組成一個組串,與之相配套的小功率單相逆變器便被稱為組串式逆變器。

但隨著光伏電池板的發展,光伏電站容量變得越來越大,外加技術不斷進步,市場上開始出現集中式逆變器。

2009年前後,受益於國內金太陽示範工程和特許權項目的推動,我國光伏行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彼時,大型地面電站市場高歌猛進,集中式逆變器憑藉成本低,容量大的優勢迎來大規模發展機遇。而巨大的利潤空間則吸引了眾多UPS、通訊電源等行業供應商湧入,在迅速拉低光伏逆變器價格的同時,上演了一場激烈的洗牌戰。

2013年,金太陽工程退出歷史舞臺,度電補貼盛裝出場,我國光伏行業正式成為世界光伏的支柱市場之一。不久,組串式逆變器再次成為市場的寵兒,2014年慕尼黑intersolar論壇上,資深的光伏從業人士ManfredBachler甚至提出用組串式逆變器改造現存的集中式逆變器的方案。此外,伴隨政策變化,國內分佈式光伏、戶用光伏爆發出極大的潛力,組串式逆變器迎來發展機遇,市場份額持續激增。技術更迭、行業洗牌在光伏逆變器市場交替上演。

可以說在光伏行業裡,政策引導了逆變器發展方向,市場決定了逆變器的需求,幾次殘酷的“廝殺”,則是一場市場需求與激烈競爭的合謀。

而技術的迭代與需求的變化,顯然並未停止。在市場從大型地面電站轉向分佈式光伏之時,光伏應用場景變得愈發多樣化,對逆變器的需求也變得不同了。當場合、需求不同時,就要採用不同的逆變結構和技術。

光伏逆變器的生死棋局

河北承德鳳陽圍場20MW光伏電站

2009年入局新能源事業,親歷國內逆變器行業幾番沉浮的奧太電氣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張洪亮表示,分佈式光伏電站相比大型地面電站可能遇到的陰影、遮擋問題要多很多,所以奧太逆變器就引入IV掃描等技術策略來應對。而由於很多分佈式光伏,特別是光伏扶貧項目,分佈在農村,還需要綜合考慮農村弱電網的情況。一方面逆變器弱網適應性要強;另一方面,隨著逆變器並聯臺數增多,可能發生的並聯諧振也是逆變器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仍舊以奧太逆變器為例,通過峰值反饋、SVPWM控制以及有源阻尼等技術,就能夠有效應對農村弱電網,保證不影響家電使用壽命及用戶的發電收益。

張洪亮介紹,除了產品性能的提升,當逆變器隨著光伏電站走向家庭,就具備了部分家電性質,其外觀與體積同樣需要改變,“顏值”也成為逆變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存,是一種技術與戰略的抉擇

我國光伏逆變器市場上相關企業從2012年的300多家,驟降至2016年之後活躍的十餘家。不可否認,“價格戰”是其中的重要推手,但究其背後的原因,企業技術研發帶來的技術變革才是根本動力。

光伏逆變器是一種高新技術產品,奧太張洪亮介紹到,其研發本身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但高速發展的市場倒逼企業不得不壓縮逆變器從概念設計到批量化生產的開發時間週期。此外,由於整個行業不斷面臨複雜性增加、個性化產品比例提高、低價產品的趨勢,對逆變器技術成熟度、產品穩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眾所周知,國內光伏發電僅用短短几年時間就實現了大規模應用,導致這個年輕行業的產品成熟度事實上並不夠高,經歷市場的檢驗還不夠多。而不斷湧現的新技術和逐步完善的新標準,又對企業的技術和人才儲備形成了挑戰。

為了應對這種挑戰,企業需要在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同時,保持一定的技術研發投入,張洪亮表示,以奧太來說,每年都會以銷售利潤的30%投入研發當中,不斷培養自身研發團隊,提高研發能力,從而獲取產品性能成本比的優勢。

光伏逆變器的生死棋局

奧太組串式逆變器生產線

光伏逆變器的生死棋局

奧太集中式逆變器生產線

而回歸產品質量,任何產業的長足發展都要以質量為基石,以標準為準繩。光伏人要像尊重生命那樣尊重質量,像對待身體那樣善待質量,國家能源局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徐錠明如是說。因此,立足質量,張洪亮認為“做好產品”需要從元器件供應開始嚴抓質量;目前奧太光伏逆變器從元器件入場開始控制生產過程的每個細節,並形成一系列標準質量管控流程;通過諧波測試、孤島測試、頻率擾動實驗、效率曲線試驗、淋水試驗等一系列出廠檢驗,確保產品合格率。

科研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而準確把握逆變器發展趨勢,並作出戰略抉擇與應對,則是決定企業生存和盈利的關鍵點。

戶用光伏、工商業屋頂、農光互補、漁光互補……越來越多的新需求正在引導市場走向“細節創造價值”時代,這就需要企業時刻關注細分市場,迅速做出反應。而抉擇失當的企業,顯然正在經歷“寒冬”或已經遺憾退場。

奧太張洪亮認為,快速掠奪的市場策略固然是有效的,但並不是每個企業都適用,也可能會導致企業面臨較大的風險;保持一種穩健的市場步伐,走一種“穩紮穩打”的路子,其實也不失為一種幫助企業成功“過冬”的有效手段。正是得益於這種戰略實施,奧太才能夠始終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保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同時還在過去的發展中,先後榮獲兩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發展,是一次創新與差異的挑戰

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誠如反木桶原理所揭示的那樣,木桶最長的一根木板將決定其特色與優勢。在一個小範圍內達到制高點,解決行業痛點成為企業破局的關鍵所在。

光伏電站的壽命是25年,這就決定了逆變器同樣需要供應商長期維護,甚至可以說逆變器售後的重要性甚至要超過產品本身。

此前“井噴式”增長的裝機量為光伏企業提供了旺盛的市場需求,也由於“蘿蔔快了不洗泥”和激烈的價格戰為電站質量埋下隱憂。如今,一些光伏電站的電器設備在經過數年運行後故障不斷髮生,當初光伏電站匆匆上馬而帶來的電站設計缺陷、設備質量參差不齊等先天不足開始暴露出來。

但是,由於近兩年光伏電站虧損嚴重,前幾年一哄而上的逆變器生產企業,要麼轉行,要麼停產,導致已經運行的逆變器陷入即使出現故障,也無人進行售後服務的窘境。售後難成了制約電站質量提升的核心原因之一。

此外,對於大型地面電站中廣泛應用的集中式逆變器而言,其維護的技能要求相對更高,一旦出現問題,往往需要由廠家技術人員到場維護,而光伏電站所處位置往往又十分偏遠,這也使得逆變器售後服務變得“沒那麼簡單”。

那麼奧太依靠山東大學眾多技術專家優勢,三十年逆變技術研發的積累,打造覆蓋全國的售後服務網絡,提供逆變器的技改及售後服務,顯然將會是一種基於行業痛點的創新和有效擺脫“產品低價競爭”的差異化方法。

想要對業主實現逆變器全生命週期的售後承諾,奧太張洪亮表示,企業的穩步發展,是對客戶保障的首要前提。

而針對不同的光伏電站,需要服務工程師根據實際影響情況,通過對發電模塊、發電效率等關鍵問題進行檢測,綜合考量之後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並對電站建立設備檔案,統計配件型號,設立配件倉庫,這樣一旦有故障才能夠迅速啟動應急維護程序,緊急調撥相應配件,進行維護更換。

光伏逆變器的生死棋局

奧太ATSolarInfo光伏電站監控系統

除此之外,光伏逆變器可以作為載體,將光伏設備、數據採集器和監控平臺融為一體,綜合運用通訊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實現光伏電站的監控、運維、管理等功能。奧太張洪亮解釋道,這就能夠為業主提供保證發電量、安全經營為目標的運營維護總包服務,以及包括設備維護、實驗、檢修在內的電站運行維護,委託方只需派遣一名服務人員負責電站運維對接即可。

如今,以戶用光伏為首的分佈式光伏持續爆發式增長,讓屬於逆變器技術與企業的爭奪戰再次到達賽點,誰將跑完全程,顯然不單單是價格競速,而將取決於企業戰略上成本領先、差異化和專一化的博弈與權衡,以及品牌上產品、價格、渠道、售後等因素的共同推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