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ps:如果喜歡內容可以下載一兜糖APP搜索屋主直達哦。

有多少人拿到房子時,恨不得把所有的牆都拆掉?

一兜糖家居APP屋主@ChloMato 堪稱拆牆狂魔,家裡一樓居然活生生被拆掉7面牆。普通的三房戶型,變為陽光滿滿的詩意空間。還擁有一個夢幻的綠植玻璃書房!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一層戶型圖,標紅的牆是砸掉的牆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喜歡園藝的她,還把開發商送的頂樓改成夢幻的空中花園!根本就是dream house本house!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大開放式空間:

餐廳才是這個家的主角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房子一樓是兩室一廳兩個露臺一廚一衛,後來被我砸掉了主臥的牆面,改成了一室三廳,廚房的一面牆砸掉了,改成半開放式吧檯,兩個露臺做成了陽光房,一個用來當書房+花房,一個用來做洗衣間。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餐廳是由原來的客廳改造的(餐廳空間比較大,可以坐六個人)。以前的房子有個大客廳,但是朋友來了還是喜歡在餐桌上喝點東西,聊聊天,乾脆把大空間改成餐廳。

玻璃門那裡原來也是一面牆和一扇小小的門,都被我砸掉打通了。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橡木風化做舊傢俱,跟著我們六年了,搬新家又拉過來接著用。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這裡同時也是我的家庭中心,玩電腦啊,看書啊,工作啊,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這裡。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客廳沒有買主沙發,也沒有茶几,省出了很多活動空間,弱化了客廳的功能,其實家裡正式會客的次數也不多。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沙發也會讓人陷進去就不想出來,懶癌的溫床。所以我改用兩個單人休閒椅代替,完全滿足平時看電影的需求。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右側有一個摺疊的藤編沙發,來朋友了也可以坐在這裡。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牆上的畫是紐約MOMA帶回的紀念畫,我的偶像Matisse~~~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電視後面的線,每次藏起來後,又會被弄亂,(一會連PSP‚一會連電腦的)使用率太高,後來索性就這樣放著了。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探照燈,純裝飾用的落地燈,和蛋椅背後的金屬皮相得益彰。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陽臺區域是一個植物休閒區,養了很多盆植物,在這裡都長得很好。帶擱腳凳的淺灰藍單人沙發,冬天的時候就鋪上一個暖色的沙發毯,很溫暖~~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格局也可以隨意調整,這是去年夏天時候的佈置,伊姆斯搖椅配上綠植,看上去更清爽一些。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遮蓋布後面是熱水器,完美遮擋。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這裡也是阿丹最愛的角落,一隻喜歡叢林風格的汪。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陷到植物的坑裡了~~~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溫室花園一樣的書房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書房其實是一個陽光房,同時還是花房。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書房裡用了三個開放式書架,牆面是原來樓面的紅色外牆磚,我們倆自己買了白色漆粉刷了三遍,有了這種小白磚的效果。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陽光房頂部裝了蜂巢簾,也加裝了空調,緩解夏天的炎熱問題,在花花草草裡看書學習非常有幸福感。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地板用了橡木板人字拼,特別滿意這種效果。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這裡還有我的育苗區,基本上都是自己用種子播種的植物在這裡過冬,等到春天一到,就可以移栽到花園裡。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精裝修廚房

被她改成量身定做一般

因為房屋結構的問題,無法改造開放式廚房,只能設計中島,所以我把廚房的一面牆砸掉半截,改成了吧檯。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廚房是開發商設計好的,櫥櫃、吊櫃、水槽、灶臺、油煙機都已經裝好了,想著先用段時間再慢慢更換。

但是一些我認為廚房裡一定要有的東西,還是硬塞了進來,塞不進來的我就安裝在西廚區的高櫥櫃裡(因為這個櫃子是後來自己訂做的)。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首先更換的是可伸縮的高位水龍頭。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洗碗機、垃圾處理器這些,每個廚房必備的物品,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安裝進來。

垃圾處理器不用說了,大家都喜歡,可以告別最容易髒膩膩的水槽下水口,一些溼垃圾可以直接粉碎沖走。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洗碗機真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因為櫥櫃是安裝好的,我就只能拆裝一個櫥櫃,而拆裝出來的空間,也不一定有商品能完全吻合。

我每天各種找,查看各種產品,終於找到一款剛剛好合適的,一毫米都不差的,成功裝進去的瞬間,簡直感動到眼淚掉下了呀~覺得自己好幸運~

臺下櫥櫃最適合的收納設計應該是抽屜,我家的櫥櫃是開發商設計的最不好用的那種櫃門加隔板,最懶省事的設計,最沒有設計的“設計”,又要挑戰我家先生的動手能力了。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櫃門有就有吧,我把隔板全拆掉(根據櫃內尺寸去找各種拉籃),灶臺下設計了兩個碗碟拉籃,方便做好菜後直接盛出。右側是裝調味品的拉籃。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廚房的收納我秉著檯面儘量東西少,能上牆的就上牆的想法,儘可能保持檯面整潔,不會有衛生死角。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頂部右側的吊櫃有留出一側專門收納盤子,適用於做好菜,右手直接拿取盤子盛菜用。除了常用的油、鹽、糖、黑胡椒上牆收納,其他所有的調味品都收納在櫃子。

廚房有一面空白的牆,安裝了隔板,用來收納乾貨。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吊櫃下的燈管,是我讓師傅重新跑的電。兩邊吊櫃一邊一個,防止切菜操作的時候頭會擋住頭頂的光線。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隔板下面放了小推車,以及狗狗吃飯喝水的地方。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升降式插座,大大增加了廚房的插座數量,不用的時候還能隱藏起來。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坐在這裡可以直接和廚房裡的人聊天,不過每次朋友來家裡吃飯,坐在這裡看我做飯,總有種直播的現場感。哈哈哈~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牆面部分用了落地窗代替,採光很好。樓上是露臺花園,種了很多藤蔓植物,期待它長大後垂下來,給窗外帶來一些綠色。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檸檬樹結果不斷,葉子也香香的,在廚房裡很合適,摘一把,煮一鍋冬陰功湯,贊!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檯面下設計了插座,可以用各種電子設備,看菜譜,刷劇妥妥的。用早餐基本上都是在這裡。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吃貨阿丹~總是努力的想看看臺上有什麼好吃的,然後流一地的口水。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敲掉了廚房的半面牆,做了一個廚房功能的延伸。以吧檯來連接中西廚。這是從吧檯看向西廚的樣子。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西廚這邊我定做了一個高櫥櫃,把冰箱、烤箱、微波爐全部嵌入到裡面。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為了避免烤箱和冰箱相鄰,在它們之間設計了一個高拉籃,起到隔離作用,同時也增大收納功能。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旁邊放了一個餐邊櫃,左半邊是白色系茶水臺,有冷水、熱水、各種茶葉蜂蜜等。右邊是黑色系咖啡臺,放了兩種不同功能的咖啡機,中間用一臺音響隔離。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衣帽間+洗衣房:

強迫症般的完美收納

衣帽間是家裡衣物的重要收納地,根據自己的衣服種類設計了櫃子。

  • 比如我不喜歡摺疊衣服,就設計了上衣褲子全懸掛

  • 先生的球衣很多,還需要設計專門放球衣的地方

  • 我們倆的健身裝備也很多,獨立一個區域專門放健身和運動的裝備

  • 設計了獨立的包櫃,用來放各種包包

  • 包櫃下方設計兩個大推拉托盤,放墨鏡、錢包、腰帶、帽子等配飾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衣帽間一定要量體裁衣,櫃子品牌商的設計人員根本不會了解你的衣物究竟是個什麼結構,不太可能會設計出適合你的衣帽間,使用起來並不得心應手。

我是量了自己最長款大衣和連衣裙的長度,以及短靴、球鞋、高跟鞋的高度。衣帽間上部設計為懸掛區和下部為褲架區。

為了充分利用衣櫃空間,預留好懸掛區的最大值。大衣或者連衣裙一般都是比較嬌氣的衣物,所以設計了櫃門,下部設計兩個拉籃。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設計了一整個獨立櫃區做鞋櫃,分類放置,並且每一層的尺寸都不相同,為了準確,量了最高的高跟鞋,最高的短靴,還有球鞋的高度尺寸。(給每一層鞋櫃都設計不同,自己沒學過CAD,只能手繪圖紙,為了精確到釐米,自己設計了圖示比例尺,當我帶著一沓手繪圖紙去衣櫃店裡的時候,設計師都不敢相信)

我當時給鞋櫃留的空間是60cm深的空間,如果做成隔板,裡面的鞋子會很不方便拿取,找了好久找不到合適的辦法。最後從宜家買了深度剛好的推拉式托盤,能夠實現每一層鞋子的推拉,看上去也很拉風,使用感超爽。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預留了一整個獨立櫃區做包櫃和飾品、健身裝備收納區,分層收納。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除了放包包的擱板,其餘的每一層都可以抽拉。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對面牆的櫃子裡收納正裝、襯衫、秋衣這些不用換季收納,有需要防塵防潮的衣服。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把所有的牆面都用滿後,最後一面半牆是有一扇窗戶的,就設計為化妝區,對著自然光化妝顏色把控會更精準。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首飾鏡櫃,各種小首飾的居住地。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洗衣房兼具洗衣、晾衣以及工具間的功能。

最左邊設計了高櫃,右面嵌入了一個大號髒衣籃,緊挨著是洗衣機。臺上水池,可以方便刷鞋子帽子等不需要洗衣機洗的東西。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高櫃裡面沒有設計隔板,因為隔板會限制所放置物品的高度尺寸,沒有隔板的話可以收納比較高大的物品。

高櫃內設計了一個洞洞板,用來收納各種工具,一目瞭然,下面的收納盒也用了可視的抽拉式,避免翻來翻去的找盒子。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牆面上的插座是為了方便熨燙衣物,大臺面也很方便疊衣服,水池上方設計了臨時掛衣杆,可以收納衣架,也可以把手邊臨時洗好的小東西掛在上面,熨燙好的衣服也可以臨時掛在這裡。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整個洗衣櫃對面就是升降晾衣架以及一個儲物鬥櫃,還有一個隔板花架。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家的每個畫面都有綠植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這是玄關一進來看到的視角,用植物遮擋了這面牆。右手邊是衛生間,一進門就對著衛生間有礙風水,找了一款適合我家風格的門簾阻隔一下。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現在這裡改為一個六鬥櫃,增加了實用性,可以收納很多東西。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通往二樓的樓梯底下有一架鋼琴。

現在太忙,摸琴少了,小時候和爸爸約定考進前五名就給我買鋼琴,結果我考了第五,他知道後自己偷偷買回家,當時特別驚喜。雖然又大又沉,直到現在每次搬家都帶著。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鋼琴上的照片是我和先生在新西蘭婚禮、環島自駕遊時拍的:左邊是他在新西蘭最高峰庫克山,右邊是我在新西蘭森林化石的海邊,等著看小企鵝回家…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樓梯間的角落,我用做園藝用品收納區。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喜歡就寢環境可以更乾淨溫馨,牆面就用了米色的。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這面牆本來是一扇小窗戶,被我改成帶門的落地窗,改造了一下陽臺,留住露天的樣子,沒有封起來,慢慢的種滿植物。這樣每天都能被陽光叫醒,一睜眼感覺像住在景觀套房裡一樣。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床對面是一張書桌,小武哥希望可以在臥室用個電腦,寫點東西什麼的。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床的右側是一個鬥櫃,用來收納內衣,居家服這些。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夢想中的開放式花園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二樓戶型圖,標紅的牆是砸掉的部分

二樓是一個帶衛生間套房+一個陽臺+一個大露臺,我用來做主臥,裡面一個內套的房間做了衣帽間,二樓的陽臺和露臺均沒有封頂,全部做了開放式花園。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花園是我從小的一個夢想,也是我最喜歡這個房子的地方。我們在露臺鋪上了菠蘿格戶外地板,自己和先生打磨,上油,反反覆覆好幾遍,非常辛苦,但是為了家的更美好,辛苦也是值得的。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露臺花園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接地氣,面對炎熱的氣候,地面溫度能飆升到煎雞蛋的地步。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特意做了高90cm的花壇,模擬地面土壤深度,讓植物根系充分生長,高花壇也有利於人們坐在花壇裡欣賞。

現在植物都是剛移栽過來,花園還不成氣候,但我相信等上三年五年,花園一定會大放異彩。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我個人著迷於園藝,花了很多業餘時間自學園藝和植物學的知識,時間一直在流逝,但在花園裡時間卻一直在累積,積蓄能量。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平時也是很喜歡下廚,只要家裡食材足夠,不管中法日意,都能做出一頓混合料理,還有什麼能比周末在花園裡用餐更幸福的事情~~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分享兩個裝修經驗

1. 精裝修房大改裝

房屋全部是自己設計改裝,自己找師傅、買材料。除了拆7面牆,還做了這些改動: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a. 把木地板全部換掉。原來的木地板是偏紅的胡桃色,和門是一個顏色,我換成了橡木色,但是門沒換。

b. 一樓的牆漆顏色也換掉。開發商用的是淺米色,我換中性灰了,二樓沒換是因為淺米色感覺還比較溫馨清爽,適合臥室環境。

c. 廚房和衛生間改動起來比較麻煩,就保留了開發商的設計(格局、櫥櫃、瓷磚、灶臺、油煙機、浴室五金、馬桶浴缸),只是更換了廚房的水龍頭、櫥櫃五金件、加了洗碗機和垃圾處理器。

本來只是想稍微動一下,但是在裝修的過程中,改動的越來越多,越來越麻煩,因為我們比毛坯房裝修要多了一個步驟,拆!什麼東西都要先拆才能裝,所謂不破不立,但效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2. 自己喜歡就是最好的風格

關於風格,顏色和質感,我認為是家居設計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

我的家說不上來是什麼風格,有美式的元素,也有法式的元素,還有一些北歐的單品混搭。自己並沒有往哪個風格上去靠,一切都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東西來挑選(我就是我自己的老大)。

砸掉7面牆,精裝房告別臉盲

很喜歡原木的顏色,所以家居都是原木色的,加上一些法式鄉村的風化白,木頭的溫潤和這種自然做舊相得益彰。

因為陽光房比較多,家裡採光還不錯,所以選擇了偏深的中性灰做牆面。

我不喜歡“所謂的”北歐風,我也不喜歡被標籤化了的小清新,其實是因為它們在網上有點被那麼幾個固定產品限制死了,每個風格都很豐富,每個風格自己又有不同的性格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