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之一,廣西農動的先驅!

韋拔群是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毛澤東、彭湃、韋拔群)之一,廣西農動的先驅,百色起義領導者之一,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廣西右江革命根據地領導者之一。

他是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之一,廣西農動的先驅!

  韋拔群(1894年—1932年),曾用名韋秉吉、韋秉乾、韋萃。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東蘭縣武篆鎮東里村人。壯族。韋拔群於1921年開始領導農民鬧革命後,由於深受各族人民的敬愛,人們群眾親切地稱他為“拔哥”。

他是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之一,廣西農動的先驅!

  韋拔群於1916年初在貴州加入討伐袁世凱的護國軍,參加了護國運動。後入貴州講武堂學習,畢業後到黔軍任參謀。在“五四運動”影響下,1920年離開黔軍到廣州加入“改造廣西同志會”,次年回東蘭從事農-動,先後組織“改造東蘭同志會”(稱農民自治會)和“國民自衛軍”(後稱農民自衛軍),指揮農軍三打東蘭縣城,趕跑縣知事和團總。1925年初入廣州農-動講習所學習,結業後回東蘭繼續從事農-動,主辦農講所,培養骨幹,發展農會和農民武裝,把農運推向右江地區。1926年領導成立東蘭縣革命委員會,任主任,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12月參與領導百色起義,建立右江革命根據地,任右江蘇維埃政府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第3縱隊司令員、第21師師長。1930年11月,紅7軍主力奉命北上,離開右江根據地,他堅決服從軍前委命令,帶領百餘人留在右江根據地,發動群眾,重新組建部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游擊戰爭。他一家20餘人,包括他的兒子在內的10多位親人慘遭敵人殺害。1932年10月19日,被叛徒殺害於廣西巴馬西山鄉香刷洞。

他是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之一,廣西農動的先驅!

  1908年起,先後在東蘭縣高等小學堂、慶遠府中學堂和桂林法政學堂就讀。1914年,因不滿廣西法政學堂的種種陋習,憤而退學,到廣東以及長江中下游各省遊歷。1915年回到東蘭。護國戰爭爆發後,在家鄉招募了一百多名鄉友赴貴州參加護國軍討伐袁世凱,任連副。後曾因反對舊軍官-士兵而被捕入獄,經一位廣西同鄉營救出獄,並被保送進貴州講武堂學習,結識兼職教官盧燾(壯族,時任黔軍旅長,後任黔軍總司令、貴州省省長)。講武堂結業後,被分配到黔軍駐重慶某軍部任參謀。

他是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之一,廣西農動的先驅!

  五四運動爆發後,他閱讀了《新青年》等進步刊物,接受新的思想,並以“憤不平”為筆名,宣傳革命思想。不久被軍部查究,毅然棄職離開舊軍隊,前往上海、廣州等地尋訪孫中山。1920年10月在廣州參加了廣西籍國民黨人馬君武組織的改造廣西同志會,任政治組副組長,參與推翻桂系軍閥陸榮廷的革命活動。1921年7月,韋拔群隨馬君武、程潛、居正、胡漢民、汪精衛、羅翼群、何良材、莫魯和梁烈亞等人一道,由廣州乘船經梧州於8月到達南寧。

他是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之一,廣西農動的先驅!

  1923年,組織農民自衛軍三次攻打東蘭縣城,奪取縣城,成立了東蘭革命委員會,公佈四條政策:取消一切苛捐雜稅,廢除各種契約,提倡民族平等和男女平權。“三打東蘭”是中國現代農民革命運動史上最早的一次武裝起義。

他是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之一,廣西農動的先驅!

  由於他在家鄉鬧革命屢遭土豪劣紳的鎮壓,以致被通緝,1924年8月離開家鄉赴廣州,1925年1月進入第三屆廣州農-動講習所學習。結業後被委派為農運特派員,返回廣西繼續開展農-動。1925年5月,回到家鄉,廣泛進行宣傳、發動群眾,更加積極地開展農-動,組織農會、農軍,大力開展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軍閥、打倒-汙吏和土豪劣紳的鬥爭。經宣傳發動,農民群眾紛紛覺悟,東蘭縣各區、鄉相繼成立了農民協會。8月,東蘭縣農民協會成立,任軍事部長。為了進一步發動群眾,同年9月,領導創辦了廣西最早的農-動講習所,先後在東蘭開辦三期農講所,任主任,為右江地區各縣培訓農運骨幹500多人,有力推動了廣西農動的迅速發展。

  1926年夏秋,中國共產黨為加強對左、右江農-動的領導,成立了蒼梧、鎮南、田南三個農運辦事處,他先後任田南農運辦事處主任兼一路農軍總指揮。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桂系軍閥夥同地方反動武裝於8月大舉進攻東蘭,妄圖-農-動。韋拔群親自率領提前結業的第三屆農講所學員和右江地區的四縣農民自衛軍迎擊敵人,一度圍困敵人達一個月之久,沉重打擊了敵人的氣焰。10月,敵人再次集中兵力進攻農軍。韋拔群決定誘敵深入,分段殲敵。他先派一小隊把敵人引誘到我軍主力設伏的山地,然後充分發揮土槍、土地雷的威力,經過11個晝夜戰鬥,一舉擊敗敵人,使農軍威震四方。四一二-政變後,他領導右江地區的農民自衛軍,堅持公開的武裝鬥爭,打擊敵人。在鬥爭中發展和壯大了農民武裝,為紅七軍的誕生奠定了基礎。1926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是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之一,廣西農動的先驅!

  1929年出席廣西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當選為廣西農民協會副主任委員。12月,參與領導百色起義,建立右江蘇區,任右江蘇維埃政府委員、中共工農紅軍第七軍前敵委員會委員、紅七軍第三縱隊司令員。1930年3月,韋拔群與鄧小平一道在東蘭武篆領導土地改革的試點工作。1930年10月任紅七軍二十一師師長。11月紅七軍主力離開右江蘇區時,他奉命負責留守右江革命根據地,同時把二十一師的絕大部分兵力、武器補充給北上的部隊,僅帶領數名警衛員和一個紅軍番號返回右江地區,留在家鄉發動群眾,組織擴建部隊,很快重新組建起紅七軍二十一師,任師長,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領導堅持遊擊鬥爭,反擊國民黨軍的多次“圍剿”。1931年1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這一年,率紅軍先後粉碎了桂系軍閥對根據地發動的兩次“圍剿”,保衛和鞏固了右江革命根據地。1932年10月19日在第三次反“圍剿”中遭叛徒暗害,不幸犧牲。

  韋拔群,這位在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時期叱吒風雲的紅軍將領,開創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績。對於他,人民共和國一直沒有忘記。特別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代、第二代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一直對韋拔群念念難忘,予以了深切的懷念和極高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