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與定價:商品和服務的誕生過程方法論

開發與定價:商品和服務的誕生過程方法論

一切商業的起源都是為了滿足某種需求,這種需求的滿足可以是通過有形產品,也可以是無形服務。

當企業瞭解了用戶的需求之後,它們該如何創造出相應的產品或服務,以及如何對這種產品或服務進行定價呢?這些都是有相應的專業知識與方法的。

商品和服務的開發

開發一種新產品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樣的產品更受消費者青睞。

一個產品不僅是要滿足消費者某種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感到有價值,即指產品質量好且價格公道。消費者在計算產品的價值時,會將產品為他們帶來的利益減去他們所付出的成本,看看收益是否大於成本。

還有整體產品價值,即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某樣東西時要考慮的所有因素,也稱為價值包裝。

構成整體產品價值的潛在要素,如圖:

開發與定價:商品和服務的誕生過程方法論

產品差異化,指創造真實或感覺上的產品差異。實際的產品差異有時候相當微小,所以營銷商必須使用一些技巧將定價、廣告和包裝等價值因素組合起來,創造一個獨特而有吸引力的形象。

一種常用的區分消費品和服務的方法是將其分為四大類:便利選購特殊非渴求

什麼樣的產品就要求有什麼樣的營銷手法:

  • 促銷便利產品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們可以隨時買得到,並且為它們創造合適的形象;

  • 價格、質量和服務的結合式選購品最有吸引力的特性;

  • 特殊品要靠打廣告打入特定細分的市場;

  • 人壽保險一類的非渴求品常需要靠個人推銷的方式。

產品或服務到底屬於哪個類別完全是依據消費者個人的定義,因此營銷商必須仔細觀察消費群,瞭解消費者如何評價他們的產品。

不同類別的消費品、工業品和服務的區別,見下圖:

開發與定價:商品和服務的誕生過程方法論

瞭解到消費者的偏好之後,就可以進行新產品的開發。

產品開發有六個階段:構思想法>>>產品篩選>>>產品分析>>>開發>>>測試>>>商品化

產品開發是一個複雜的工程,這裡僅僅介紹其流程化的步驟。

那麼假如一個產品開發出來之後,是不是企業就萬事大吉、只欠收錢了?你想太多了,產品也是有生命週期的: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產品在不同時期需要由不同的營銷策略。

開發與定價:商品和服務的誕生過程方法論

商品和服務的定價

定價看似簡單,彷彿一拍腦袋就可以定出來,但是這樣的定價往往並不能給企業帶來很好的效益。企業必須瞭解定價的一些方法與策略,才能做出一個有效定價。

在發展完整的定價策略前,必須要先弄清楚確定這些目標

  1. 達成投資回報或利潤目標

  2. 建立壁壘

  3. 達到更高的市場佔有率

  4. 創造形象

  5. 其他社會目的

知道了目標之後,這裡提供三種主要的定價策略方法:成本導向法

需求(目標成本)導向法競爭導向法

不管採用什麼樣的定價策略,有一個知識點是必須瞭解的,盈虧平衡分析是指用以決定不同銷售水平下的獲利能力的過程。盈虧平衡點是銷售的收益等於成本的那一點,計算公式如下:

盈虧平衡點=總固定成本÷(單位價格—單位變動成本)

這個知識點可以說企業真正走上正軌起點。

除了上面三種,這裡再提供一些特殊目的下的定價策略:

撇脂定價策略,當市場上競爭較小時,將新產品的價格定得很高以獲取最大利潤的一種策略。

滲透策略,通過壓低產品價格來吸引更多消費者並阻止競爭者進入的策略。

天天低價策略,將產品定價定得比競爭者更低,且不組織任何額外促銷活動。

心理定價:將價格定在某個使產品或服務看起來好像比它本身更便宜的價位。

開發與定價:商品和服務的誕生過程方法論


2018年 3月29日 讀《認識商業》 ( [美] 威廉·尼科爾斯 / [美] 詹姆斯·麥克修 / [美] 蘇珊·麥克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