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这款游戏里窥见了兵戈时代的一隅:“这就是我们的战争”

游戏的世界很热闹,现在不是讨论吃鸡就是吐槽农药,十来岁的小学生和二十几岁的大学生经常在网上吵翻天,喷子、外挂等等都可能成为引爆话题的炸弹。但他们其实并不是游戏人群的全部,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离开高中,进入大学,有的已经步入职场,开始面临"中年危机"(说的就是90后!都快三十了呢),甚至自嘲开始过起了枸杞加保温杯的养生生活,那他们又玩些什么游戏呢?今天,深度娘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一个"中年男人"的游戏故事。

一个男人的成长

几个月前,鸭脖刚刚进入这个布满格子和资源的世界的时候,他显得有一点慌张。

下一步,我要做点什么,他想。

是搜集资源、壮大自己的主城;还是和邻居搞好关系,划分势力范围;又或者是加入同盟,用集体的力量抹消在乱世纷争中的浮萍感?在这里,需要决策的事情实在太多,又都至关重要,影响着未来。

而现在,几个月后,当他跟我聊起《率土之滨》这款游戏的时候,已经不再迷茫了。

"战争,冷兵器战争,冷兵器战争中的诡计,让一个男人成长。"他对我说。

这几天,他的同盟已经要突破资源州的关卡,进入司隶,那是最后的胜利之地。虽然还有两三个同盟能与他们有一争之力,但鸭脖很自信,因为"我们有盟友,我们很团结。"

他说,他还用一部分资源,跟这个游戏中的第三方势力"流浪军"——那些不愿加入同盟的奇人隐士,乱世中聚义的侠士们——达成了某种交易,他们将在最终决战到来的日子,突袭敌人后方,为鸭脖和战友拿下洛阳提供保障。

他们在这款游戏里窥见了兵戈时代的一隅:“这就是我们的战争”

紫色的流浪军部队在两大同盟对决的现场"搅局"

"运筹帷幄,你是盟主。"我说。

"不,我是同盟的外交官。"他否认了。"你来玩这游戏就知道,独木难支,同盟的领导层很庞大,我们都有一套自己的体系。"

谢谢你遵守"江湖规矩"

鸭脖说的体系,在《率土之滨》中非常重要。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规矩。

其实《率土之滨》原则上是一个没有规则的世界,为了一统十三州,玩家被赋予了最大程度的自由,所有的阳谋阴谋都被允许的。间谍、诈降、反间计,在这片土地上从不少见。

但是没有规则,不意味着没有"规矩"。

这个"规矩",有点像我们所说的君子协定,江湖规矩。我第一次见到这样大部分玩家都自愿遵守的玩家协约,尤其是在这个战火随处燃烧的三国乱世,竟然还能培育出一些迷人的,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

他们在这款游戏里窥见了兵戈时代的一隅:“这就是我们的战争”

主城附近的资源地归属需要遵循"主五要三"的规矩

这些"规矩"都有着自己的黑话代称,比如"主五要三",主城城区外数五格,要塞外数三格,这些区域内的土地是属于个人所有的,未经允许是不能占领的;

这些"规矩",沉淀为了《率土之滨》独有的文化。

像我们的历史一样,他们的历史也值得铭记

有规矩,就总会有打破规矩的人。

"世界频道不准谈论政治(这是率土中的一条规矩,战争期间世界频道不得随意发言),大部分情况确实如此。"鸭脖对我说。"但是有种人可以在世界频道实时播报战况。"

不仅仅是记录瞬间,在《率土之滨》贴吧里,还能找到许多对于完整战役,甚至对于整个赛季兴衰的记录。在这个寸土不让、征战四方的过程中,没有人会重复别人的故事。这里发生的战争和故事如此真实,所以值得被记录。

他们在这款游戏里窥见了兵戈时代的一隅:“这就是我们的战争”

他们的记录可以是一句简单的快讯,也可以是一篇穷尽所有战事细节的深度报道,在赛季轮回后,尝试用记录的力量保留那份独一无二的服务器回忆。他们汇聚在一起,一段一段分析,一段一段讲述,最终为每一格战场上驻扎着的率土玩家,编织出了一个只属于他们的宏大战争背景。

在你心中,英雄是什么

讲了这么多别人的战争,最后让我们回到鸭脖的故事。

"今晚我们打洛阳,这可能是我们在这个赛季的最后一次表演,要赢得漂亮。"鸭脖跟他的兄弟们说。洛阳城外要塞围了一圈又一圈,无数的箭头指向这里,他们在做最后的准备。从扬州一路走到这里,鸭脖花了2个月的时间。《率土之滨》看上去好像是个慢节奏的游戏,但是鸭脖在这里生存的每一天,都在兵戈相见、战争谋划中度过,他像一个真正在乱世中求生的名仕,身后跟着无数追随者,心里装着天下。

我问他:"玩了这么久率土,在你心中,战争英雄是什么?"

"以战夺天下,以谋定天下,以礼治天下。"他想了想,回答我。

今夜过后,如果同盟成功的占领洛阳,鸭脖仍然会很忙碌。他将协助盟主和其他指挥官们整合友盟,与曾经的敌人握手言和。他会握着最重的筹码——洛阳——坐在谈判桌上,规划未来新的赛季的战略分配。

这恐怕就是他说的"以谋定天下,以礼治天下"吧。

但是此刻,此时,他必须先以战夺天下。

他们在这款游戏里窥见了兵戈时代的一隅:“这就是我们的战争”

占领洛阳,成为世界之主

"出征!"

鸭脖的手机屏幕上,洛阳的旗帜正在高高飘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