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學三年卻聽不懂英文?這位中國留學生把學校告上了法庭!

作者 羅晨曦

留學生就一定英語好嗎?

話說,在大家的印象中,出國的留學生們外語水平都應該是一流的。因為留學生們每天跟外國人打交道,使用外語的頻率高,又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外語好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然而,最近發生在美國的一起事件卻讓我們開始對這個結論產生質疑。

美國當地時間4月12日,在麻州大學(UMass Amherst)建築系就讀大三的杜釗忠(音譯:Zhaozhong Du)以侵犯人權為由,向漢普郡當地最高法院(Hampshire Superior Court)起訴校方與兩名院長。

美國上學三年卻聽不懂英文?這位中國留學生把學校告上了法庭!

麻州大學

據悉,杜釗忠因為今年3月27日的一項刑事控罪,於3月28日開始被停學。那麼事情究竟是怎樣的呢?還得從3月27日發生的事情說起。

被室友控告襲擊

3月27日凌晨兩點,已經熟睡了的杜釗忠被一陣噪音吵醒。迷迷糊糊中,他以為宿舍有陌生人闖入,於是便順手拿起了一把美工刀去查看情況。

要知道,杜釗忠是一名建築專業的學生,所以他所持的美工刀只是他平時做作品的工具而已。

美國上學三年卻聽不懂英文?這位中國留學生把學校告上了法庭!

隨後,杜釗忠發現原來這陣噪音的來源是自己的室友,當時他的室友正在刷牙。

杜釗忠問,“你知不知道現在幾點了?(Do you know what time it is?)”

這位室友也隨即道了歉,“哎呀~不好意思啦大兄弟!(Whoa whoa sorry man.)“

杜釗忠以為事情就這麼過去了,於是放下防備,再度入睡。

但是,沒想到的是,杜釗忠剛睡著沒多久就被警察叫醒並逮捕了。

原來,是他的室友向警察報案,他的室友告訴警察,杜釗忠當時反覆把刀片推出、收回,室友以為自己會被傷害。

美國上學三年卻聽不懂英文?這位中國留學生把學校告上了法庭!

幾天之後,他在漢普郡東部地區法院(Eastern Hampshire District Court)以襲擊罪名(assault)被控告。

根據文檔記載,杜同學當時有公共辯護律師(public defender)和翻譯人員(interpreter)。

不給配翻譯,將學校告上法庭

3月27日事情發生之後,校方於28日就給予了杜同學停課的處分。

在麻州大學,如果學生受到行為不檢指控,依校規應該交給學生事務辦公室(Dean of Students Office)處理。

不過校方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沒有提供翻譯,但是杜釗忠的母語是中文,英文溝通困難,不瞭解被捕時警方的問話,無法解釋他以為室友是闖入者的原委,也不瞭解會議中多數過程。

杜釗忠在4月12日向法院控告校方及兩名學生事務主管,違反憲法第五及第14修正案和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條,禁止公立大學因國籍而歧視學生。

他表示自己因語言障礙,與校方溝通不良,校方未提供翻譯人員,也沒給他機會辯解,而且與美國學生受到不同待遇。

美國上學三年卻聽不懂英文?這位中國留學生把學校告上了法庭!

麻州大學

在以杜釗忠為原告的訴訟當中,律師表述:

“杜同學的第一語言是中文,在英語交流過程當中,理解上是會出現偏差的。他並不能完全聽懂院長Cardoso-Erase和院長助理Ward 的談話內容。他也並不能完全聽懂事發當晚警察逮捕他時所提的那些問題。

由於溝通上的語言障礙,杜釗忠也無法詳細闡述當晚事發的具體細節,以及自己當時認為噪聲可能是陌生人闖入的這種恐懼心理。”

杜釗忠的律師表示,因為杜釗忠畢業後就會離開美國,校方假設當事人不會提訴,律師認為校方不會用相同的方式對待美國學生。

但是院長Cardoso-Erase在4月10日在與杜釗忠的的律師Goldblatt的郵件當中表示,3月28日她與杜同學的會面當中,杜釗忠的有表示他並不需要翻譯。

並且杜釗忠的在與院長助理Ward的談話過程當中,能夠用英語談論近期發生的事情,也沒有表示出需要翻譯或者在英語交流中存在問題。

院長Cardoso-Erase在郵件中還說,杜釗忠的已經在這個學校讀了七個學期了,這表明他的英語能力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杜釗忠起訴學校也並不是因為情緒一高漲,腦袋一發熱,就隨隨便便起訴的。

根據美國憲法第五及第14修正案,以及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條:”禁止公立大學因國籍而歧視學生。“

(violate Title VI of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prohibiting discrimination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 origin, by a public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that accepts federal funding.)

美國上學三年卻聽不懂英文?這位中國留學生把學校告上了法庭!

1964年美國通過《民權法案》

他認為,學校沒能提供翻譯人員的做法不符合《民權法案》的相關規定。

杜釗忠的遭遇引起不少留學生小夥伴們的共鳴,認為美國大學的確存在雙標,不同程度的苛責中國留學生,也有一些網友為杜釗忠的維權意識叫好。

當然了,還有一些質疑的杜釗忠的學習能力:留學三年,你跟我說你英語不好?!

留學生的英語一定好嗎?

不少留學生都有過這樣的遭遇:

父母一看到英文節目,就必定饒有興致地問“是不是都能聽懂?”

親戚帶著小孩串門,立刻要讓孩子試試英文對話,“聽聽從國外回來的發音”;

老闆在文件中碰到任何長且專業的詞條,會要求你立刻準確、漂亮地翻譯出來。

否則,就要被輕蔑地念上一句:“嗬,英語就這水平……這麼多年,白出國了?”

然而,讓大家失望了,留學生英文也並不一定好。留學生出國,也並非每天都在與外國精英對話。

美國上學三年卻聽不懂英文?這位中國留學生把學校告上了法庭!

事實上,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圈仍以華人為主,無論飲食起居還是日常消遣,生活中需與外國人的直接溝通的事情屈指可數。

此外,由於國外對隱私的重視程度較高,即使有不錯的外國朋友,也不方便出入其私人住所,因此交集十分有限。

有人會問,生活中不方便,那學習、工作中呢?

平心而論,留學生除了平時上課,真正大量使用英文的時間只有寫論文和考試。但由於這兩項均為書面表達,除非刻意額外訓練,否則並不能切實提高人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新加坡留學的Jimmy(化名)稱,新加坡的留學生主要來自歐美地區、澳洲、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印尼、馬來西亞、緬甸等地。

其中,歐美地區學生的英語水平追無可追不需贅言,連印度、巴基斯坦、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明顯比中國學生好。

“我曾經和一些印度的朋友聊過,印度本國學校的教學語言是英語,所以他們有著明顯的優勢,大家在對話的時候,雖然印度口音式的英語比較難懂,但是他們說英語明顯就是脫口而出,比我們流利很多”。

因此,即使留學之前都考過託福或者雅思,但是由於沒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中國留學生剛到國外時,儼然是英語表達上的“趙括”。

目前,杜釗中的刑事控罪仍然沒有被撤銷,停課很可能會導致他無法在5月前完成畢業作品。

雖然他的學分已經夠了,但是無法回學校上課、完成作業還是會有很大的影響。

不過,這次事件也給大家提了個醒。英語作為表達載體是我們海外求學路上的工具之一,咱們得努力將其學好用好,免得在出現緊急狀況的時候無法為自己全力辯護。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