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浙江青年電影節上,一部《村戲》引起了觀眾的注意。在放映結束後,不少觀眾發出這樣的疑惑:這部電能能過審?

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的確這部講述80、90後都知之甚少的,發生家庭土地承包責任制時期的故事,以其獨特的"歷史遺留問題"視角,帶領觀眾重回革命年代,反思敏感時期緊張環境下人性的變化。

像這樣的反思電影,在國產電影史上更是鳳毛麟角。只在上世紀90年代出現過《霸王別姬》與《活著》兩部。

此二者堪稱國產電影的巔峰之作,不僅參展各大國內外電影節,帶動華語電影口碑效應持續發酵,甚至兩者先後兩屆都拿下了戛納大獎。

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然而令觀眾感慨的是,此後的數十年間,這一電影選題沉靜許久,似乎在昭示著:我們再也拍不出這樣的反思電影了...

直到這部由鄭大聖導演,通過網絡眾籌點映的方式,製作放映的這部熒幕大電影上線。

這部《村戲》改編自《賈大山小說精品集》中"夢莊生態"部分。

導演將小說集中的《村戲》、《花生》和《老路》三篇精心串聯改編。以河北井陘話為對話語言,在時長99分鐘的時間裡極盡展現了那個歷史年代真實的命運與情感激盪。

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故事發生在1982年的一個小村旮旯裡。為了迎接領導檢查,村裡準備著排演一出村戲。在排練的過程中,傳出了即將實行"包產到戶"分田地到家戶的這一消息。

要知道天地本身就有肥薄之分,分到的田地不好,便收成慘淡、產出的糧食少,一家這麼多口人都得餓肚子!

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於是在眾多"戲精"的帶頭下,這場排練便難以繼續下去。

大家每天撕破臉,爭吵的就是:如何分土地!

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在其中,最令人人眼饞的莫過於村裡奎瘋子王奎生十幾年來一直霸佔著的"九畝半"。

大家都知道王奎生瘋了,也曾同情過這位因為意外失手害死自己女兒後精神脆弱,又為了幫助村裡拿到救濟糧,不得不裝作為了保護集體財產而大義滅親的英雄去接受組織表彰,從此內心極端壓抑,最終變成了人們口中的奎瘋子。

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村民們似乎忘記了,九畝半是為啥落在奎瘋子手裡,也忘了,奎瘋子當初是為什麼瘋的。又或者,他們從未忘記,只是默契地不再提起。

於是瘋子變成了那個時代的犧牲品,他為集體而瘋。可集體選擇忘卻他的犧牲,集體想要拋卻他再大步向前。

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這樣一部大尺度的黑白電影,以簡潔優雅的方式,使觀眾在感官歡愉之餘,巧妙的構築了一場時間交錯的人性大戲。

該片自拍攝完成以來,雖然一直無法正式公映,卻十分具有觀眾緣。在去年更是入圍了本年度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項的提名,得到業內人士的一致讚歎。

在豆瓣上,收穫了8.2的評分。

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觀眾自發發表評論稱:"那段歷史於我而言只是那幾個字,感謝導演讓我走進。戲最後有沒有演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看到了那個過程中不同人的態度。看完深思,想那個時代時勢造就的人,欲戴皇冠,也要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重量..."

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電影雖然以黑白為主,卻也在一些場景上,保留了不少的紅、綠顏色。以紅色代表紅旗、紅星、希望,以綠色代表花生苗、軍裝、新生,兩種顏色的對比之下,令觀眾同樣感受到了那個年代的視覺記憶。

2018年最不能錯過的華語電影,非它莫屬

雖然依然是一部小成本電影,但《村戲》力道十足。如果以後有機會面向大眾放映的話,這部電影非常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