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故鄉大陸讓他難忘,南京美食令他回味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這首耳熟能詳的詩,寫作時間為1962年1月24日,作者就是于右任先生。這是他眷戀大陸家鄉所寫的哀歌,其中懷鄉思國之情溢於言表,是一首觸動炎黃子孫靈魂深處隱痛的絕唱。

于右任:故鄉大陸讓他難忘,南京美食令他回味

于右任

  今天我們要聆聽足音的大師就是于右任。寧夏路邊,先生故居旁,梧桐樹愈發清新,這些粗壯高大的梧桐樹似老人一般獨坐於靜謐之中,像是沉浸在回憶之中……

  在南京居所眾多

  于右任先生1879年生於陝西三原,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他與南京淵源頗深,早在1912年初,便隨孫中山先生到南京任職。

于右任:故鄉大陸讓他難忘,南京美食令他回味

  據資料統計,抗戰前,于右任在南京的居所有好幾處,其中一處位於鼓樓附近的中山北路43號至49號,即原中山北路123號。該建築始建於1929年,是于右任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時以於其秀之化名購置,有中式平房。

  另外一處於右任公館,即位於古平崗5至7號,該建築則是以伯循之化名購建。還有兩處位於城北蘆蓆營和紫竹林1號。目前,以上的幾處私宅均已不存。抗戰勝利後,于右任在南京的長居之地則為現在的寧夏路2號。

  寧夏路2號建築,位於山西路、頤和路與寧海路交叉處的大圓盤北側,在寧海路與江蘇路交叉口的西側,是一處幽深的院落。

于右任:故鄉大陸讓他難忘,南京美食令他回味

寧夏路2號外的梧桐樹

  該建築為西式別墅風格,主樓坐北朝南,洋樓的北面有一條不長的走廊,走廊盡頭是兩幢對稱的平房,青竹花草環置四周,是一座極其優雅的深宅院落。當年,于右任在這裡住了3年時間。

  忘不掉的南京美味

  長期在南京居住的于右任是一位美食家。他雖是西北人,卻被浸透六朝文化意蘊的京蘇大菜所征服。京蘇大菜的特點是選料嚴謹,製作精緻。在烹調上擅長燉、燜,講究原汁原味,風味清鮮和醇,鹹淡相宜,有“七滋七味”之說。

  于右任喜歡美食,十幾年裡(除去南京淪陷時期),他吃遍了南京的京蘇風味菜館。如夫子廟秦淮河畔“老萬全”的京蘇大菜,頭菜是“素魚翅”,用上等龍口粉絲、蝦蓉、雞脯、蛋清等原料而精製,使于右任讚不絕口。其他如“燉菜核”、“蘆姜雞脯”、“燉生敲”、“燻白魚”等“老萬全”名菜也深受于右任喜愛。此外,“綠柳居”、“馬祥興”、“邵復興菜館”(今江蘇酒家)等菜館的看家名菜,如“貴妃雞”、“一棵松”、“金腿裡梅燉腰酥”、“貢蛋燉海參”等,于右任都多次品嚐過,還曾應店老闆之請為其京蘇名菜題聯、賦詩。

于右任:故鄉大陸讓他難忘,南京美食令他回味

  他曾說:人生就像飲食,每得一樣美食,便覺得生命更圓滿一分; 享受無味之甘美,如同享受色彩美人一樣;多一樣收穫,生命便豐足滋潤一分。

  書贈名廚、店家

  於先生書法好,成就斐然,世人公認。其書法功力深厚,自成一家。他的字出神入化,有的柔如玉女,有的剛如武士,有的逸如仙鶴,有的圓如珠玉,有的豪放如江河,有的蒼勁如山嶽。在當時可謂一寶,能得到他一幅字算得上是無上榮光。儘管他的字很受追捧,但是想得到他的字也不是難事。

  據記載,于右任一日在南京遍訪名勝古蹟,看了大報恩寺塔遺址,天已近午,他過街走進一家飯店自斟自酌起來,醺醺然伏案墜入夢鄉。座中有人認出了于右任,並道出他是位大書家,便讓店主藉此良機求贈墨寶。待于右任小睡醒後,店主已備下紙筆等著了。于右任這時才知道,此店即小有名氣的清真菜館馬祥興,也不推辭。想起剛才所見傾覆的報恩寺塔,再聯想到臨時政府被逼解散,革命前途未卜,他心有所感,遂走筆寫下一副聯語:“百壺美酒人三醉,一塔秋燈映六朝”。

  一九三五年,張學良因公來京城(今南京),在金陵春中西餐館大宴賓客。在座的有邵力子、于右任、吳稚暉等國民黨元老。所上菜餚有四花盤、四鮮果、四三花拼、四鑲對炒、一品燕窩、黃燜魚翅、金陵烤鴨、麒麟鱖魚、菊蟹盒、秘製山藥、砂鍋菜核、蘿蔔絲餅、四喜蒸餃、棗泥夾心包、冰糖湘蓮等,色、香、味俱佳,客人們讚不絕口,對金陵烤鴨酥、香、嫩、脆尤為滿意。張學良宴會後召見了主廚胡長齡。當時胡長齡還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張少帥很是吃驚,大加讚賞。第二天,于右任還專門讓秘書給胡長齡送來“餚香”的草書。

  

智救女服務員

  關於于右任在南京的逸事還有一件。

  據報上描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南京城南夫子廟“大集成菜館”很有些名氣。這家菜館經營正宗的維揚風味菜餚,獅子頭、大煮乾絲等名菜吸引了不少食客。

  一日,于右任聽到來他家做客的國立中央大學教授胡小石說,“大集成”胡老闆攤上麻煩。原來,該菜館有一個名叫胡小紅的女服務員,系胡老闆的遠房侄女。胡小紅生得俊秀,又挺聰明,到“大集成”工作才幾個月,就被憲兵司令部的一位李處長盯上。這李處長常來“大集成”糾纏,講明要娶胡小紅為小老婆。胡小紅堅決不同意,李處長遂示意一些地痞流氓去“大集成”搗亂滋事,嚇跑了很多客人。

  于右任聽了非常生氣,考慮再三,他生出一計:某日,他拉上胡小石、楊仲子等幾位名學者、名教授去“大集成”菜館小聚,要了一個包間。酒過三巡,于右任請來胡老闆,言明身份。于右任又叫來胡小紅,見她年方十六,果然俏麗出眾,楚楚動人。于右任好生不忍,好言安慰幾句,表示要認胡小紅為義女。

  胡小紅喜出望外,她知道這位和善的大鬍子伯伯是國民黨元老,自己是有救了。于右任不僅遞給胡小紅十元禮金,還叫胡老闆取來筆墨紙硯,揮筆題寫了店名,製成店匾掛上。這一招居然很起作用,平日兇巴巴的李姓處長看到于右任的名頭,再也不敢打胡小紅的主意了……

  事後,胡老闆特精心準備了一桌精美菜餚,裝入十隻食盒,僱人送往寧夏路於公館作為酬謝。于右任哈哈一笑收下,但堅持付了錢,並又書寫了書法贈給胡老闆。此事在古都南京作為一段佳話。可以說,于右任是民國高官中一位聲譽極好的人物。他有所為有所不為,堪稱是不同尋常的美食家。

1964年1月,也就是寫下那首絕唱兩年之後,于右任感覺將不久於人世時,他在日記中對身後事做出了兩次安排。1月12日做的安排是:“我百年後,願葬於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可以時時望大陸。山要最高者,樹要最大者。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

  雖然,南京不是於先生的故鄉,但也是先生長時間待過的地方,況且還有那麼多令他曾經流連的美味。如果139歲的于右任回到南京,怕還是會去找尋那記憶中的南京美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