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位沒有產權只有70年使用權能買嗎?採用這兩招,避開套路風險

今天來和大家討論一下車位這個問題,每個人購房之後都會考慮買車,隨著人均車輛的增加,現在幾乎每家每戶都至少有一輛小汽車了,車位使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情,那在車位買賣上邊,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購買房子後,遇到買車位時,很多人有兩個問題:

1、 什麼叫做人防車位,什麼叫做產權車位;

2、 為什麼有的車位有產權,有的車位沒有產權,到底買哪一種好呢。

車位沒有產權只有70年使用權能買嗎?採用這兩招,避開套路風險

一、車位的分類

首先我們要知道車位一般分兩種:①人防車位,②產權車位。

1、人防車位。什麼是人防車位呢?開發商根據《人民防空法》的規定,建設地下人防工程,然後將之改造成地下停車位,這類車位稱之為“人防車位”。該類車位產權不屬於業主也不屬於開發商,而屬於國家,無法出售但可以出租,且期限不得超過20年。

這種車位與產權車尾不同的是,國家規定這種車位職能出租,不能出售,因為一旦出售就可以進行買賣交易,產權歸屬就屬於個人了。而這種車位是用於人防工程的,一般來說是用作人員的掩蔽場所、防空指揮場所、醫療救護場所等需求,是一種強制性的建築工程,並且明令禁止(不允許)出售的。根據現行小區規劃相關法規,小區共用場地、計入公攤面積的車位和車庫屬全體小區業主擁有,開發商或者物業公司沒有出售的權利。

2、產權車位。

產權車位是可以進行買賣交易的,車位屬於開發商出售給購房者的,所以一般開發商不會輕易在賣房子的時候贈送產權車位的;由於屬於開發商規劃銷售的一部分,已經通過審批,這類車位可以辦理產權證,車位年限與商品房使用權年限一直,業主取得產權證書後也可以出售車位。

車位沒有產權只有70年使用權能買嗎?採用這兩招,避開套路風險

這種車位,是可以單獨出售的,購房者可以選擇購買也可以選擇不購買。一旦購買之後,你就擁有這個車位的產權,產權期限與房屋權限一致。所以當你購買這種產權車位的時候要看清《開發商土地使用權證書》,確定開發商對車位的土地使用年限是有明確規定的。產權車位與商品房一樣,如果70年到期,則向國家繳納一定的費用(暫無明確規定)就可以繼續續期擁有產權。當然這個不用擔心,只要你買的是產權車位,就能辦下來產權的,使用方式與想、期限與房屋一樣。

【樓市指聞提示】買車位時,一定要注意你買的是人防車位還是產權車位。人防車位是不允許開發商出售的,只可以對外出租,如果你遇到開發商出售人防車位不要買,是不被保護的交易行為;如果是購買產權車位,要弄清產權情況,能否辦理產權證,如果產權車位沒有產權證,那麼這個車位也依然不是你的,就像房屋沒有產權證一樣。

二、花了5萬元買了70年的車位,沒有產權是怎麼回事兒?

上邊的規定是規定,但是到了實際中,卻存在著一些變動情況,很多人在買完房子買車位時,交完車位購買款,竟然發現“只有車位70年的使用權,沒有產權。”這種情況下,自然也不能辦理產權證了。也就是說,你只有使用權,相當於花了幾萬元租了70年的車位使用,你沒有車位產權。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由以下幾個原因:

1、 開發商並未拿到負一樓的車位土地使用證,或者這種車位應該屬於小高層的地下人防工程,所以車位開發商也不能出售。在這種情況下出售車位其實是變相對外租賃車位而已,只是一種長租方式。

2、 有車位土地使用證,但是開發商處於某些原因,並不對外出售產權,或者說保留產權了,只是對外出租車位,70年的話就屬於長租車位。

【樓市指聞提示】就現在市場行情來看,很多二線城市新建小區都是70年車位使用權,並沒有產權,原因可能很多。但是在購買車位時要問清到底有沒有產權情況。有產權的價格很貴,沒有產權的價格相對較低。

購買這種車位是有風險的,因為沒有產權,不收物權法保護,業主得到的是一個合同,不具有法律效益。

車位(庫)是否可銷售、買賣的唯一標準是能否辦理產權證(或有無預售許可證),如果沒有車位產權證,那麼,這個車位不允許出售。

沒有產權的車位買賣,其實是一種租賃行為。這種車位購買之後,其實就是租賃車位。根據《合同法》相關規定:租賃期限最多20年,如果超過20年的話就意味著不被保護,如果你購買了70年的車位沒有產權,後50年相當於是個人與開發商私下租用,沒有法律保護的。

車位沒有產權只有70年使用權能買嗎?採用這兩招,避開套路風險

所以,老鐵們,購買車位時要留意一下,你買的是人防車位還是產權車位。你買的車位是有產權的還是沒產權的。如果開發商出售車位時沒有產權,只有70年使用權,你需要考慮好了,其中有不被法律保護的風險存在。

舉個例子:在某二線城市70年車位使用權4.3萬元,相當於月租51元,再加上車位管理費50元/月,相當於101元/月租。一般來說車位出租價格在100—150元之間/月。如果這4.3萬元留著用於投資等,一年內基本是可以賺回50*12=600元的多餘車位費的。按照這種邏輯,短期租賃相對划算。更重要的是,避開了法律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