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近日,明星孙楠的豪宅火了,这火还是自个儿点的。

其实,楠哥自从婚变之后,低调了许久,这一次大概实在是幸福的装不下了,这不,自己主动把豪宅、茶席和幸福的家庭生活都给大家晒了下,再配上一句“闲的是情,静的是心”,一时间让芸芸观者可谓百感交集,有赞其土豪的,又羡慕其生活的,有欣赏其心境的,当然,也许更多人是八卦其八卦的……。

但今天我们坚决不八卦,而是要越过常人眼中的浮华,仔细研究研究一番大隐于众的楠哥の茶席。同时,从日本禅文化,来研究日本日用陶瓷的空寂之美。

壕的不是宅,是茶席

咋一看新闻图片,也许很多人会奇怪,作为明星的孙楠,其生活品质可以说超越许多人,但为什么图片上他家的茶席和器具看起来那么“土”呢?莫不成这哥们穷不抠搜的连套像样的茶具都舍不得买?

答案当然是NO。如果你觉得那都是淘宝上买的廉价粗陶器,那你就太LOW了,楠哥怎么可能会甘心当马云背后的男人?

实情是,楠哥用的,都是清一色的日本陶器,而且是日本名家的陶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文中要用日文“の”,实在是为了配得上楠哥高大上的审美。

下面,让我们回到楠哥の茶席,见识下楠哥真正壕的,是什么!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片口公杯 · 安腾雅信

先来说说那个公道杯,这是日本陶艺家安藤雅信的代表作片口公杯。市场价格至少1600元以上。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安藤雅信,原为雕刻家,后从事陶艺创作,其器皿透露出毫无雕琢之气的安静,他的作品与他们的人一样朴实无华但是有温度,让人渴望亲近 透露出毫无雕琢之气的安静,他的作品与他们的人一样朴实无华但是有温度,让人渴望亲近。片口公道杯为其代表作品,被茶人所推崇。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安藤雅信·银釉片口公道杯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安藤雅信·各色釉片口公道杯

急须丨急须台 · 大村刚

安藤雅信公道杯只是开始,再来看看急须和急须台,独特的金属感正是日本陶艺大师大村刚作品的特色,让作品看起来厚重, 但其实却非常的薄,从茶席上看,极具金属质感的急须和急须台,无疑是大村刚的作品,目前的市场价格,那把急须价格在5000元左右,而茶盘的价格亦不少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大村刚,70后陶艺家,2007年创立个人陶艺工坊。他相信制陶最好的工具是“双手”,作品反映出的状态是生活。大村剛的作品以日用陶瓷为主,散发着独特的金属之味,饱含个人意志与情感。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大村刚作品

花入丨茶叶罐 · 三笘修

让我们把目光再投向远处的花入与茶叶罐,虽光线暗淡但仍隐约可见器身的“锈迹斑斑”,其风格应该是日本陶艺大师三笘修的代表作。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三笘修,擅长“锈迹斑斑”的陶艺风格,用变幻莫测的天然釉料抒写陶器大象无形之美。三笘修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敬畏,深居山林的他,希望通过最虔诚质朴的制陶方式,给予人们生活中最温暖的安慰。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三笘修作品·花入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三笘修作品·茶叶罐

六角杯 · 安斋新·厚子

如果你觉得以上不还够刺激,那接下来看看更让你咂舌的吧。还记得茶席上一字排开的那几个六角杯吧?它们的作者是日本陶器大师安斋新·厚子,其价格含税6522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三万四千元。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小伙伴们都没想到吧,楠哥这随随便便晒一张喝茶照,随便几件粗陶的茶器,价格都在数千元左右,厚子的1个杯子,更是够大家喝好几年茶了,

楠哥,你这心静得相当不菲啊!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日本陶器为何能以返璞归真的禅意形象在中国大行其道,日本陶器的这种形象与日本文化有什么联系?

下面,为大家推荐张亚林教授文章《空寂的悲凉——从日本禅文化的特点看日本日用陶瓷之美》


空寂的悲凉

从日本禅文化看日本日用陶瓷之美

张亚林

所谓禅文化,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对禅宗一派所形成的思想、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称,如丛林制度;第二层是指在禅的思想影响下的各种文学、艺术和风俗等的总称,如禅诗、禅画和禅茶等。

日本的禅文化

日本禅与中国禅在表面上似乎一样乐于自然、平和随意、空寂闲淡,但却有着根本上的区别——日本禅宗不持戒。导致这一特点的因素主要源于日本的“物哀”审美文化和武士道文化。

“物哀”是日本式审美文化的一种专用名词,即是对事物的悲哀之情。日本人的潜意识里不相信永恒,以忧郁而敏感的心灵去看待万事万物,日本民众共有的这种审美心理使得他们迅速接受了禅的无常观和空观,但因为他们不相信永恒,忽视持戒,不愿意、也不可能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挖掘深稳心灵的地基的工程中。所以,日本禅宗自然会忽略戒律。

此外,禅宗的修炼方式在很多地方和武士道有着共鸣。但是武士参禅,多取禅的世俗性,现实性,呈现心灵上的自由性和实现人生终极目标的直截了当性。由于武士阶层不能做到戒杀戒酒,所以禅宗传到日本的时候,便逐渐丧失了持戒这一要求。

综上所述,表面上,日本禅文化和中国禅文化一样崇尚自然简朴、随性闲适,幽玄静谧,但在本质上却有根本的不同。日本禅宗没有“清规”,不持“戒律”,所以,我们在日本禅文化的艺术作品里,既可以领会到自然真率、空寂幽玄的情感,又可以略略感到一种颓废悲哀、虚无放逸的凄凉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枯寂风格的日本茶室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最能体现日本禅文化的枯山水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日本书法巨匠井上有一的书法

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自然枯淡之美

日用陶瓷是指供日常生活使用的陶瓷制品,如杯、碟、盘、碗等。从制作工艺上来分又可以分手工制和机器制两类。

由于日本的禅宗疏于戒律,因此日本禅宗比中国禅宗更加世俗化,所以在日本,禅文化更能融入实用艺术之中。在日本的日用陶瓷设计领域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这类受日本禅文化影响的作品。

1、随性自然又放逸的美

所谓“随性自然”,是说从材质上、造型上以及装饰上能够体现出禅宗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不刻意追求却能达到最高境界的观念。所谓“放逸”,是说在创作的过程中即兴性强,娱乐性强,不拘小节。体现了人性世俗化的一面。这种作品有的显得很有韵味,有的却也显得粗淡无味。

日本陶器,其材质是粗糙自然的陶土,在制作过程中随意的拉坯成型或泥板成型,在干燥过程中对形体没有做多余的修坯,努力保持其自然成型的状态。在装饰上也是用铁锈花之类的自然朴实的釉料做简单装饰,构图简练,挥洒自如的书法式用笔,弄色釉如舞丹青,随性喷洒或绘制,以没骨花鸟画般的大写意技巧,表现了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和艺术家独特的个性感受,其随意性大过精心的布局安排。从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天成的创作韵味,也可以感觉到艺术家风流散漫,人生如戏的性格。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日本六大古窑之一“备前烧”的陶器作品

2、朴质本原又枯淡的美

所谓“朴质本原”,是指陶瓷作品的装饰和造型都不华丽精致,但却可以给人一种朴实无华,洗却铅尘的脱俗之美。

从禅文化的角度来看,是透过“无念、无相、无住”的修行法门,达到一种禅宗式的“净化”作用,自然呈现清净的真如本性。并透过“不立文字”的扫相作用,扫除人造世界的虚妄性,回复天地自然的真实性。由于日本民族特有的“物哀”的审美心理,其对事对物总有一种枯寂淡泊的悲哀之情。所以,在他们的陶瓷作品里也体现出了这一既质朴又枯淡的审美文化。

如志野茶碗,无论从造型还是装饰上,我们可以看到其整体风格都呈现出一种“大巧若拙”的意味。因为其造型的“粗拙”,装饰的简洁,色泽的淡泊,我们仿佛闻到了田野间枯木的气息,嗅到了山村里淡淡的泥土香味。

艺术家们在其略显粗糙的胎土上施以纯粹的厚厚的似平凡的陶瓷器皿,器口长石釉,烧成后白如堆雪,有开片和点点蜂窝。底足和缩和器身上面出现残破的缺釉处露出赤色的窑红。器身画上简朴洗练的几笔,充分留口和裂痕,其朴质甚至单出空间,绝不显露描绘意识,充满清淡朴素的禅意,通过质调的造型和色泽几乎使人朴无华的造型和装饰传达出了一种枯寂淡泊的佗茶风韵。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日本六大古窑之一“越前窑”灰釉圆罐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日本六大古窑之一“信乐烧”小型陶罐

日用陶瓷设计中空寂悲凉之美

1、纯真多情又纤细的美

“多情乃佛子,慈悲既佛心”,所谓“纯真多情”即是说通过对“自性”的观照,使心灵洗却铅华,呈现清净的本性后,以一颗“赤子之心”对世间的万事万物充满了真挚的悲怜情感。在中国禅宗里,由于持戒的功效,虽然有悲怜的情感,但却“外不着象,内不动心”。不像敏感多愁的日本民族,在“多情”的同时,也拥有樱花般纤细柔弱的性格。这在他们的陶瓷作品里自然而然的表现了出来。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粗放与纤细融合的抹茶碗

2、空寂闲淡又悲凉的美

“空”是因为世事无常,“寂”是因为湮灭,“闲”是因为不执著,“淡”是因为解脱。《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的偈子说的就是“无常”论。在禅宗里,通过对无常的观照,从而进入“万法皆空,一切烦恼,寂灭清净”的境界。禅宗的这种认识和日本传统的审美“物哀”相结合,便形成了一种“追求不完整的美,体现不足的美的意识。”其实,这体现了日本民族内心潜在着的灰心、无力、心中虚无、对事物的悲观情绪。

日本陶器中看似平凡的陶瓷器皿,器口和器身上面常出现残破的缺口和裂痕,其朴质甚至单调的造型和色泽几乎使人觉得这就是一个破损掉了的,随意摆放着的残次品。然而,日本陶艺的禅文化正是体现在这种地方——追求器物的不完整性和残缺美。在“空”中可以看到无限,在“寂”中可以体验永恒。其单调的造型和色泽在细看之下可以使人体会到一种悠然自得,不假修饰,不受拘束的生活情趣,强调了一种含蓄内敛之美。残破的地方使人感到生命的无常和脆弱,从而升起一种自我反省和珍惜的情感。进而使人的痛苦得到解脱,由忧伤进入悠然,得到一种淡泊的美。

日本的日用陶瓷设计充分地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呈现了其独特之美。设计者这种深入体味和发掘自身文化特质的意识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所以,我们应该在吸收他国的优秀成免盲目的照搬照抄,这样才能出现突破性的设计理念和优秀的设计作品。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从孙楠の茶席谈日本禅文化和日用陶瓷之美

志野烧抹茶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